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78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浅谈芍药
十年前给一位70岁的老奶奶治疗小腿抽筋,老人体型偏胖,平常爱生个小气,消化还可以,就是有些泛酸、烧心,开了芍药甘草汤,服药后不仅不再抽筋,而且还说,她的胃病也好了。后来又接触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白芍总苷胶囊,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白芍总苷还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治疗包括系统
1801
0
0
0
经方口诀:半夏
【歌诀】半夏主,呕不渴,咳喘悸,咽异格,兼咽痛,失音疴,营养好,肤腻色,或黄黯,乏常泽,易恶心,“呕家”诀,体不羸,肥胖多,症怪异,疑虑多,舌偏厚,齿痕舌,有白线,著舌侧,常恐高,晕船车,咽喉证,伴见多。【提要】半夏主治呕而不渴者,兼治咽痛、失音、
2011
0
0
0
杜雨茂先生用药经验8则
在漫长的医学生涯中,杜师逐渐形成了自己一整套遣方用药的宝贵经验和思维方法。兹特录于此,仅供同道参考。 黄芪黄芪味甘而性温,功擅益气固表而升阳,并有利水消肿,生肌肉而驱毒邪之效。其补气重在补中焦之脾。故东垣用之以升中气之下陷,举清气之不升,但要在量之多少。杜师一
736
0
0
0
乌梅:原名梅实
乌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树的未成熟果实(青梅)的加工熏制品。产于浙江、福建、云南等地,五月立夏节前后采收,低温焙至果肉呈黄褐色,呈皱皮,再闷至黑色,即成。去核生用或炒炭用。【性味归经】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应用】1、
1830
0
0
0
看看中药的特殊用量
一个疗效显著的方剂,不仅选药精确,结构严谨,而且方中每味药的用量也是非常合理的。在临床上,药量的大小往往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先贤以实践经验创制了许多疗效卓越的方剂,其中有药量独重者,有药量独轻者,或药量重轻并见者,或药量之间遵循一定比例者,真是奥妙无穷。今不揣浅陋,试从以
674
0
0
0
老中医蒋立基应用生地的经验
蒋立基老中医业医四十余载,学验俱富。蒋老临证,喜用生地,颇有创见。兹举蒋老临床验案数则,略加分析、以示其用生地之一斑。一、治痹证:痹乃闭而不通之谓。可因风寒湿邪壅滞或痰瘀痹阻,也可因气血亏虚或运行无力。故有不通则痛与不荣亦痛之病理。倘若气血充沛,营卫调和,在外之邪不易入,
1030
0
0
1
吴茱萸:温中散寒,善解肝经之郁滞
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将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用甘草汤制过应用。【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4087
0
0
1
《伤寒论》生姜大枣的运用
生姜大枣应用分析《伤寒论》中对生姜大枣的应用较多,生姜与大枣同用的方剂有33首,只用大枣不用生姜的方剂7首,用生姜但不用大枣的方剂4首,共计44首,占了全书113首方剂的40%。不过如果认真研读就会发现,也有许多方剂不用姜枣,比如麻黄汤、苓桂术甘汤、白虎汤、承气汤等
5723
0
0
1
邓铁涛:黄芪之妙用
清代王清任善用黄芪,我师其法,用之得当,确有奇效,试作归纳,介绍如下。 1.陷者举之重用黄芪以升陷,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重症肌无力、肌肉痿软、呼吸困难、眩晕等属气虚下陷者。以上诸症皆因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脏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
1331
0
0
0
药性的阴阳转变
阴阳转换大法自古以来中医(世医)的神秘莫过于用药的神奇,而用药的独到莫过于阴阳的转变,何为阴阳的转变呢?常听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其实药量只是一部分,我说其实中医不传的是药物的阴阳转变规律,为推广我中华国术,提高临床疗效特将天机述于有缘之人。 一、基本
466
0
0
0
仲景药物学:赤石脂
赤石脂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工的一种红色块壮体。性味甘、涩,温。归脾、胃、大肠经。功效主治:1. 涩肠止泻如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等固涩之剂,皆以治“下利”为功,方中用赤石脂为主药,意如《本经》所言:“主……泄痢,肠痢脓血”,《日华子本草》亦曰: 其“治泻痢”,《本草
1221
0
0
0
路路通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良效
中风后遗症,是指患中风病后遗留下来的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不利等后遗症。其病机多与气虚血滞、风痰阻络、阴虚阳亢有关,即气、血、风、痰是病机关键。临床多伴见患肢疼痛或水肿等。治疗当用益气活血通络,或祛风除痰、宣窍通络,或滋阴潜阳、化痰开窍等法为主。路路通,又名枫香果,为金缕科
1332
0
0
0
张锡纯用山萸肉治脱证经验总结
张锡纯(1860年-1933年)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他集毕生医疗实践之经验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内容丰富,在学术上有许多独到见解,对临床用药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书中多处用到山萸肉一味,使用方法别具一格,发挥甚多,疗效显著。笔者对张氏应用山萸肉治脱证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其应用特色
2056
0
0
0
仲景药物学:人尿
人尿,即健康人之小便。一般以10岁以下儿童的小便为佳,故又名“童便”。其性味咸、寒,归肺、肝、肾经。功效主治:1.引阳入阴如白通加猪胆汁汤主治阴盛戴阳证,服热药后发生格拒现象。仲景于白通汤中加入“咸寒下走之人尿,苦寒滑下之猪胆以反从其阴寒
2796
0
0
0
经方用药:葱白
一、性味:辛,温。二、定性:太阳药物三、历代本草论述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②《别录》:治"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③孟诜:"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通大小肠,霍乱转筋及责豚气,脚气
15775
0
0
0
金匮要略之防己类研究
胡希恕老师讲过,人体生病,有三种:一是食伤;一是水伤;一是血液伤。提高研究水饮类的“湿、水气、水饮”篇,发现防己类方剂在这三种了都有,感觉到有必要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比较,好加深印象。先看原文:1、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防已黄芪汤方防己一两甘草半
1598
0
0
0
瓜蒌:用于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咯出之证
瓜蒌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栝楼和双边栝楼的成熟果实。产我国南北各地。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柄剪下,悬挂晾干,或剖开去瓤,将壳与种子分别干燥。瓜蒌皮(壳)、瓜蒌仁(种子)生用或炒用,皮、仁合用称全瓜蒌。【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功效】瓜蒌皮清肺化痰,
2380
0
0
0
附子“通行十二经”议
附子“通行十二经”一说,见于清代医家黄宫绣所著《本草求真》一书,其云:“附子味辛大热,纯阳有毒,其性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为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剂。”黄氏对中药附子功能持如此评价,确令人玩味。 一、关于“通行十二经”的含义“通行十二经”者,应谓人身手足三阴三
1110
0
0
0
薏仁汤加苓术附治疗腰痛伴麻木
强某 ,女,2019年2月14日因腰骶疼痛,肿胀,麻木,一直放射到小腿,经人介绍来治疗。现症如下:中等偏瘦体质,面白,欲出汗发热而突然发热,怕冷,腿冷,咳嗽频作,干咳,舌质白,苔白,有齿痕,口干,欲饮水,口淡无味,饮食纳差,二便正常,脉浮滑。分析之:体瘦,面白,出汗,
935
0
0
0
蒲辅周运用附子二十三法
我国当代名中医蒲辅周(1888~1975),以其学识渊深,擅治急性病和疑难病而望重医林,饮誉海内外。用药轻灵疏缓,是他临证独特风格之一。惟细读其著述,可窥见他对性味辛温雄烈之附子亦有着大量精到配伍应用经验。兹介绍如次,以飨读者。漏误之处,同道补正。 1.回阳救逆《伤寒
904
0
0
0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