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651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腹诊篇 + 命门解
腹诊是确定虚实、寒热、表里和病位的关键。一般来讲,有压痛者,属实,喜按者,属虚。痞满而无压痛者,属气滞;剑突下小范围内有压痛者,为痰实;整个胃脘有压痛者,属胃中实滞不化;按胃脘而咳喘加剧者,属脾胃寒痰凝结
877
0
0
1
阿是穴治病法
在临床上,阿是穴应用广泛,不应将其局限于压痛点,疼痛局部,而应扩展其外延。凡依孙思邈“阿是之法”所取得具有“按之痛解”的施治部位,都可当作阿是穴对待,此处可以是局部压痛止痛处、远部压痛止痛处、痛点对应部位止痛处(按压此处患者可无疼痛或出现舒适感)、耳穴压痛止痛点等。
1007
0
0
0
打通中成药的使用思路
把握使用中成药的原则呢?还是要从“鼎三法”入手,把中成药与鼎三法相对应。比如,顺其性的,往上升的药,有补中益气丸、逍遥丸、小柴胡颗粒、午时茶冲剂、小儿解表颗粒、木香顺气丸等。往下降的,有保和丸、大山楂丸、麻子仁丸、牛黄清心丸、黄连上清丸、三黄片、龙胆泻肝丸、王氏保赤丸
2071
1
0
1
孔圣枕中丹治疗记忆力下降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劳心劳肾,心肾受伤,也很容易忘事。如果你觉得最近一段时间状态不好,记忆力下降了,脑袋发昏了,耳朵鸣响了,注意力不集中了,晚上做噩梦了,容易惊醒了,你都可以用孔圣枕中丸
2121
0
0
0
王清任“逐瘀汤”的组方结构规律与原则
王清任在组方中每每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活血祛瘀药作为基础药物,再结合瘀血所在的部位、性质、兼证以及病因等配伍相应药物,就可创制出新的方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是以人体部位作为制方的依据,此三方即由基础药物加上部位引导药组成。
4338
0
0
1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
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1次显效,1-5次痊愈。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轻者一般3-10次痊愈。重者加服中药。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
829
0
0
0
2021年,中医药行业大事件回顾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医四诊仪首次运用在中国空间站上,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创新运用中西医结合等措施更好地保障了航天员在轨生活。
929
0
0
0
中医眼中的“本”与“治”
一般情况下,要遵循“治病必求于本”的治则,但若病证复杂多变,出现标本主次之异,治疗上就当有先后缓急之分。如在某些情况下,标病甚急,倘不及时施治,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当先治标病,后治本病, 如《内经》所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若标本并重,则应标本兼顾、标本同治。
557
0
0
0
理中建中的真正奥秘
中气在人体中就是表现在脾胃,都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这后天和先天,一定得理解透了,脾胃者,水谷运化的第一道关卡,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全靠脾胃去运化成精微,而且人体中最重要的元气,也就是阴阳一气,也都是靠脾胃运化后补充到肾中,这就是所谓的后天之本
1470
0
0
4
谈谈扶阳医学的“脉法药一体论”和治病次第
扶阳医学的最大特点,是以“脉、法、药”三位一体的临床思维模式,即以脉定法,以法选药,以药组方。脉象有一般脉象和特殊脉象,立法有四个大法。药物有特殊理解,动态规律。扶阳医学讲究立法,总体上分为“大法、常法、法中法、法变法”这几大类
2639
0
0
0
“波浪式加减”的给药方法
“波浪式加量”法具体操作为:先从0.5剂开始服,每日增加0.5剂,以知为度确定第一阶段的最高量,然后剂量逐日递减至0.5剂,再重新逐日递增。药物剂量过大容易药过病所;剂量过小则容易病重药轻。在波浪式加量服用麻黄过程中,需观察患者心烦、饮食、睡眠、小便、心率是否正常
499
0
0
0
推拿整脊手法治疗内科疾病
精神分裂症属于中医“癫狂"范围,中西医不乏有效疗法,但颈椎外伤后引发此病则未见报道。我用整脊手法纠正偏歪的颈椎棘突后,癫狂症状顿然消失,其中机制也难以用中西医学的理论作出确切的解释。
424
0
0
0
常见治“烦躁”的经方
太阳病本应用汗法,反用烧针,此为误治,耗伤心阳,使心神不得阳气制约而烦躁不安。故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其中龙骨、牡蛎潜阳安神而治疗烦躁不安。本应解表,反用烧针,复加下之,耗伤心阳而烦躁。
2482
0
0
1
如何将中医药疗效“讲清楚、说明白”?
中医学最大特点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在不断解决临床难题的积累中,把个人的临床经验逐步提炼升华为适应于群体的新方药,中医药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方药多来自于临床实践。
785
0
0
0
董洪涛微博针灸医案汇总
一病人阴道霉菌感染七年,每年五六次发作,奇痒难忍,局部皮肤敏感不适,西药不能控制,痛苦异常。伴白带多,透明,右关涩。此脾湿郁火,内淫于肝经。用下三皇健脾利湿,太冲、行间清肝经气火,血海清血热,关元、气海以牵引之。调治三次,诸痒皆去。半年后再诊,症状未复。加针足五里、阴廉以清肝火。
934
0
0
0
从庸医变为良医的关键思维
中医与西医在这个总体原则上也是一样。我们说甲状腺肿或者失眠,它只是一个“证”,而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通过这个“证”来辨别疾病的“因”,然后根据这个“因”来进行治疗。这也叫做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628
0
0
2
自拟加减二仙汤治疗慢性肾炎引起的高血压
慢性肾炎出现高血压,病之本在于阴阳失调,其标为瘀浊内阻。肾藏阴而寓阳,以阴阳互根之理而论之,单用平肝潜阳,此乃舍本而求末,非治本之法。当以滋阴补阳并进,木得阴阳两气之助,能遂其条达畅茂之性,自拟加减二仙汤
810
0
0
0
关于中医传承的一些思考
经方是否存在学术界限?其实我们都知道,经方不只是仲景先师一家,而且在古人的传承里面,如果忽略掉伊尹,那么仲景先师为经方之肇始,孙真人为经方之大成,这里头其实有一个严密的学术体系。
416
0
0
0
为什么说真正的中医在民间?
如何学中医我认为要先多经典开始。从看【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后看经络学,药性汤头,诊断学。有条件要学点民间的草药,针挑与伤科及手法。有些书要看,如【易经】,【庄子】,【老子】,【论语】,【金刚经】,【六祖坛经】,【心经】。这些经典,对人的智慧开启,提升中医水平极有帮助
1072
0
0
0
吞津(唾液)对人体的强大益处
关于长寿人的延年益寿法都有咽唾一项。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一个曹操问皇甫隆养生长寿秘诀的故事,曹操问皇甫隆为什么一百多岁了还耳聪目明,体力不衰。皇甫隆回答说,蒯京活了一百七十八岁还很壮实,靠的是清晨起床前叩齿和咽唾液,我是学了他的经验而长寿的。
5167
0
0
0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