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陈修园教你治「痰饮」
陈修园对痰饮病的论述,散见于《金匮要略浅注》、《医学实在易》、《时方妙用》、《医学三字经》等著述之中,对痰饮的病因证治,特别是用二陈汤,颇有见地,兹概括其对本病的认识如下。 01 痰饮之原本于水一般而言,在生理情况下,水液的输布,气化则水行,有赖于脾肺肾三者之运行。若
1160
0
0
1
章浩军:栀豉承气汤
章浩军,福建省名中医。善用经方治疗久利(溃疡性结肠炎)、胃痞(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胃脘痛(胃溃疡)、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 组成: 生大黄10克,栀子5克,淡豆豉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 功效: 清宣郁热,通腑消满。 主
818
0
0
0
程门雪:妇女经带歌诀
1 清经散先期多者清经散,地骨为重丹皮从。芍地青蒿茯苓柏,过者损之既济功。多为血热水多余,少则血热水不充。 方歌释义 月经先期量多,色红紫,血热也,应用清经散,见《傅青主女科》。因火旺而血热,清热泻火为主,重用地骨皮15克;凉血为次,配以黄柏(
3052
0
0
0
升阳益胃汤临床运用体会
升阳益胃汤出自《脾胃论》,系东垣为治湿热余邪困阻脾胃,脾胃虚弱失其升降而创立的一首著名方剂。由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十四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升阳、燥湿健脾等功效。笔者在临床上凡具符合该方病机的病
5230
0
0
1
国医大师王琦:抓住经方研究的三个纲
今天我讲的是一个关于《伤寒论》的问题,我在以前教过不到二十年的《伤寒论》,也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在这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天就这些想法,想跟大家一起进行一些探讨。其中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能学好《伤寒论》,落脚点是在经方应用上。我在讲课以前,先亮一亮我的观点,我今天这个
459
0
0
0
经验方:大黄白及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疾病常见合并症之一,如消化性溃疡、胃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其病因病机多责之于胃热、脾虚、气滞血瘀、气虚血脱等。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总以“血止”为首要目的。1上海名医陈泽霖在临床中,不泥于辨证分型,采用大黄白及粉治疗,取
995
0
0
0
附子与半夏同用,治疗受寒引起的腹痛腹泻
宋阳经方医案——腹泻作者/宋阳宋某某,女,48岁,主诉:腹痛间断性出现两月余,加重伴腹泻一上午。患者近两月间断性出现腹痛,今日上午突然加重,腹痛如绞,面色青灰,冷汗下如豆大,四肢厥冷,腹中肠鸣如鼓,一上午腹泻水样便十数次,舌淡苔白腻,脉象沉细,处附子粳米汤:
7533
0
0
0
祝谌予:糖尿病的治疗和体会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属于消渴病的范围,我国最古的医籍《内经》已有本病的记载,称之为“消渴”或“消瘅”。唐代初期记载了消渴病尿甜,如王焘著的《外台秘要》谓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宋以后又将本病依三多症状之轻重不同,分为上、中、下三消。 病因及症状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
1672
0
0
0
伤寒六经辨证在妇科的应用
妇女在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的特殊现象,在病理上有经、带、胎、产等的特有病变。妇科之病常常是因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通行失畅,经络协调失和所引起,现行临床上妇科病症多以脏腑辨证、气血辨证为主,鲜有六经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辨证方法,不仅在病性上有属阴、属阳、
3506
0
0
0
满是石头药的「风引汤」,怎么用?
《金匮要略》中侯氏黑散、风引汤的行文和用药与其他内容不大相同,那么这两个方子是仲景方吗?丁光迪先生为我们找到了一些论证依据,一起来学习一下! 风引汤风引汤全方十二味药:石膏、寒水石、滑石、甘草、大黄、龙骨、牡蛎、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桂枝、干姜。风引汤,除热瘫痫
1618
0
0
0
真武汤治疗少阴病高心病心衰
少阴病-高心病心衰医案一则首先一起看一则临床医案:丁某,女,63岁,4月19日就诊。因上腹后背严重的疼痛要求其女、婿带来就诊。患者病史叙述不清,所答非所问。说自己阴部气味熏人(女儿在旁说:“没有啊”。),白带多;头迷糊,睡不醒;烧心,上腹痛,后上背至尾骨痛难
1749
0
0
0
乌梅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周红光1,2石海波3(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研究所 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46; 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内科,南京 210029;3.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肿瘤内科,无锡 21419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4652
0
0
0
平肝祛风之方祖 —— 侯氏黑散
侯氏黑散是《金匮要略》中一首由14味药组成的大方子,它不如仲景其他的小方一样出名,甚至还被质疑乃非仲景方,现今的教材中也未将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丁光迪先生认为这种方子确是平肝祛风的方祖,合理运用临床疗效卓著,认真研读具有重要的意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的侯氏
5794
0
0
0
跟着岳美中先生学习治疗“痰饮”
怪病多痰,久病多痰,痰多随气升降,捉摸不定,引得诸症蜂起,那么如何解决这恼人的“痰饮”,学习一下岳美中先生的经验吧! 01 《和剂局方》二陈汤姜制半夏6克,橘红3克,茯苓3克,甘草3克。加生姜。半夏、橘红取其陈久,则无燥散之性,故名二陈,治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满,
1477
0
0
0
《伤寒论》汗法十一则浅析
汗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表证。《伤寒论》中以阴阳六经辨证论治,太阳为诸经之藩篱,太阳病是邪在表,以发汗解表为正法,故治则中推汗法为首法,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伤寒太阳病表证,因证候有中风表虚
1519
0
0
0
薯蓣丸加味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34例
作者/刘渝生、严毅笔者在防治哮喘病的过程中,抓住本虚标实这个特点,拟用《金匮要略》中扶正祛邪的名方薯蓣丸加味。自1978年起先后对34例支气管哮喘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所取得的效果证明本方确有很好的平喘作用,并可防止哮喘复发。它具有协调体内阴阳平衡,恢复肺脾肾三脏功能,改善虚弱
827
0
0
0
明代大医学家缪希雍资生丸详解
资生丸作者/尹周安资生丸最早为缪仲淳所创立,用于治疗妇人妊娠三月,脾虚呕吐,或胎滑不固,兼治脏腑,调中养胃,饥能使饱,饱能使饥。它本身创立的原意是治疗妊娠疾病,或者胎滑不固。 主治特点 总而言之,它治疗的是女性的妊娠以及滑胎。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治疗
8309
0
0
0
丁光迪:羌活胜湿汤治疗“五更泻”
五更泄,亦称肾泄、晨泄,一般认为本病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独盛所致。由于肾阳不足,关门不固,故在子丑五更之后,阳气未复,阴寒极盛之时令人洞泄不止。前人多以四神丸等药温补肾阳,涩肠止泄,但疗效欠佳。丁光迪教授匠心独具,以升阳法治疗本症,取得了满意疗效。01丁老经
2074
0
0
0
小儿病,经方效果不好时,可试试钱乙方
作者/来春茂笔者习用《小儿药证直诀》 方,多年用于临床,效果确切。 因此深刻体会到钱乙组方配伍, 立法严谨,选药活泼轻灵,熨贴细微,每首处方均体现理、法、方、药的规律,理论联系实际,足为后学典范。一孔之见,忘其简陋,兹简述于下,并请指正。 一、钱氏白术散 组成
2075
0
0
0
少阴病是太阳太阴合病吗?
少阴是太阳太阴合病吗?这个问题,也是在学习少阴病篇过程中会遇到的。少阴病的本质是病位在表的阴证,而太阳太阴合病,同样有表证,有阴证,但绝对不能认为是少阴,我们来分析一下。少阴、太阴都是阴证,但少阴是病位在表,太阴是病位在里。阴证而病位在表的是少阴,阴证而病位在里的是太阴。
2818
0
0
1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