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185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蔡长福:三阳与肝胆
三阳开泰给出路我的每个方子都不离三阳辨证,一看方子就知道了能不能治病。寒热分不清,主与次分不清,表里分不清,你这叫什么处方?你看我的方子一层层往里排的,一层层往里开的,头一层什么,二层是什么,三道围墙一样,真正的六经辨证就是这样干的。你们一定要在三阳上动脑子。什么叫
1564
0
0
0
倪海厦治疗慢性肾衰的特色解析
倪海厦教授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且经验丰富。根据五行生克观念,从心、肺、肝、肾入手治疗慢性肾衰,治肾先治心,补金泻木,临床收到较好疗效,加深了笔者对五行学说的理解,启迪颇多,临床运用其所制处方加减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病患也收到较好疗效。 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倪海厦医师医术
20371
0
0
0
干货收藏 伤寒论方证总汇
桂枝汤病类方证一桂枝汤方证:1.桂枝汤方证: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浮弱者.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4.)太阳阳明并病,汗多,脉迟表未罢者5.)病下利而脉浮弱或自汗出者6.)霍乱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2596
0
0
0
关于经方、剂量与偏方
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工具。但大多数老百姓对中药方剂缺乏必要的认识。所谓中药方剂,是按照一定的医理,把不同的药材组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一个方剂,可以有若干味中药,少的一两味,多的几十味。多味药组成的方剂里面,每味药在方剂中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即中医方剂学中“君臣佐使
4878
0
0
0
你知道仲景有一个“运大气方”吗?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又称运大气方,为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篇》治疗“气分”之专方。《医学纲目》云:“气分谓气不通利而胀,血分谓血不通利而胀,非胀病之外,又别有气分,血分之病也。盖气血不通利,则水亦不通利而尿少,尿少则腹中水渐积而为胀。”《医门法律》亦云:“胀病与水病
444
0
0
0
宋柏杉:浅谈中医与西医思维的差别
承蒙罗、王两位老师盛情邀请,来谈谈我对中医思维的看法。在开讲之前,我谈两个病例以供大家先期思考,这都是我2012年治的病例,一个是左脑颞叶胶质瘤患者,已经八十岁了,这是我一个同学的父亲。去北京天坛医院认为手术风险太高,拒绝手术,转入我门诊治疗。第二个病例,是个主动脉夹层的
727
0
0
0
5分钟学习37个实用的方剂歌诀
泻下剂歌诀 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小承气汤去硝名曰小承气,便硬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复方大承气汤更有复方大承气
763
0
0
0
阴阳思维极为重要 认病捷要总诀
发热类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发热身疼,恶寒,口不渴者,邪入少阴也(麻黄附子细辛汤)。素禀不足,无故身大热,舌青欲
760
0
0
0
经方治疗反流性胃食管炎
前言: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咽部不适、反胃、口苦、嗳气等症状。本病以 “逆”“热” “郁”为基本病机特点,有虚实之分,实有痰、热、湿、郁、气、瘀,虚以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为主。本文从桂枝类方、柴胡类方、半夏类方、泻心汤类方,以及橘皮竹茹汤、旋覆代赭汤、乌梅丸
5769
0
0
1
倪海厦:论骨质疏松
倪师论述:汉唐63号中医学之骨损症(临床时可比西医学之骨质疏松症) 目前西方医学对骨质疏松症是因何而来的,并未知晓,只是查出骨质流失钙质引起,而不知为何会流失, 也因为不知道故根本无预防方法。许多妇女因为无知,又惧怕得到骨质疏松症,只要医生一提到那些药可预防,就拼命的吃,
9369
0
0
0
黄煌运用桂枝茯苓丸的经验
1.桂枝茯苓丸治疗肺病人但知桂枝茯苓丸是妇科方,却不晓其也是内科良方,用于肺病颇佳。前不久在江阴诊治一老人,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一月数发,必住院输液吸氧,稍能稳定。其人身板硬朗,但面红如酒后,谈话中气喘吁吁。断为肺循环不佳,用桂枝茯苓丸加川芎、丹参。一月后复诊,告诉咳喘大平,
3438
0
0
0
小柴胡汤条文后的加减应用
小柴胡汤是仲景的经典名方,被后人所推崇,广泛运用于各科,今天就小柴胡汤后面的加减进行单独讲解并重新命名,便于引起大家重视。小柴胡汤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
6950
0
0
0
大黄黄连泻心汤与三黄泻心汤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亦名泻心汤,是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故又名三黄泻心汤。方中以大黄之苦寒泻热通便,泻下焦之火;黄连之苦寒泻火坚阴,泻中焦之火;
6369
0
0
0
小柴胡汤古今应用纵横谈
小柴胡汤乃仲景《伤寒论》中之一首名方,千百年间为炎黄子孙之健康贡献殊多。此方构成简洁,用药平淡无奇,颇有貌不惊人之嫌。然在《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之中,唯有小柴胡汤最为出奇制胜之方。无论组方之善,效验之宏,应用之广,其余诸方未有可与伦比者。今就小柴胡汤本方及其治疗伤寒
1591
0
0
0
经方学习运用心得
葛根用于下痢,下痢越重,用药越重 顾志君:连翘,通透十二经,善清血中毒素,大剂量应用还可以升高白细胞。另外,和中消导不可小视 《皇汉医学》:大人小孩呕吐不止,可用连翘加入任何药方之内 小柴胡汤是和法的代表方,不是补益,也不全是清热,而是对机体抗病能力的调整。所
712
0
0
0
皂荚丸在肺系病中的运用
《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载:“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皂荚丸由皂荚、蜜、枣膏组成。现今临床上很少单独应用,而且对其疗效评价也缺少文献报道,因此注意重视对经典方的发掘和研究,实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当代中医临床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我在
3236
0
0
0
张锡纯答痰饮治法
《医学衷中参西录》被称为“医书中第一可法之书”、“医家必读之书”、“至贵至宝之救命书”。本文是该书医话篇的一节,对于所问痰饮的治法,方药,十分透彻。答严XX代友问痰饮治法原问敝友患寒饮喘嗽,照方治疗未效。据其自述病因,自二十岁六月遭兵燹,困山泽中,绝饮食五日夜,归家急
915
0
0
0
泻心汤类方:泻热消痞
经方,原指经验用方,今特指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此说乃相对于宋、元以后所出现的时方而言。类方,则是指在药物组成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方剂集合,意在将用药相近的方剂同类相附,从而研究每类方剂的学术思想和用药变化。泻心汤类方以治疗痞证为主,其特点是心下堵闷不舒,然以手按之却柔软
2069
0
0
0
和解亦是驱邪法
和解一方面指协调人体胸腹两大腔间所涉及的诸多脏器,使之联合起来,协力驱邪;另一方面,通过呼吸、大便、小便、出汗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联合,给邪气出路,从而达到驱邪排毒的目的。不同病位的驱邪方式经方大家胡希恕在《辨证施治概论》中论述了:“所谓表证,即是人体欲借发汗的转机,自
516
0
0
0
四逆汤圆通应用法
一、治头脑冷。夫脑为元神之府,清阳聚会之处,如何得冷?其所以致冷者,由命门火衰,真气不能上充。四逆汤力能扶先天真阳,真阳旺而气自上充,故治之而愈。二、治气喘痰鸣。夫气喘之病,举世皆谓肺寒,不知先天这一点真气衰,即不能镇纳浊阴之气,阴气上腾,渐干清道,故见痰喘。四逆汤力能温下焦
728
0
0
0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