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847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治疗寒湿关节痛和肠痹证医案
用四妙丸清利湿浊,合阳和汤温补肾阳,温经解凝化湿,使寒邪尽快散发,同时推动脾肾之阳气祛邪外出。其中桂枝通心阳,鹿角片温肾阳,淡附子助阳气,全方使阳气充,阳气行,达到散寒通络的作用,最终获效。采用此法治疗,凡寒湿为主的痹症,均能达到预期效果。
1333
0
0
0
温经汤临床应用
女,27岁,结婚3年,同居不孕,配偶健康。诊断:原发性不孕。辨证:冲任虚寒兼血瘀。治法:温补冲任,兼活血化瘀。方药:温经汤加味。加减连服5个月经周期,月经正常并怀孕,足月生一男婴,健康。
3791
0
0
0
灵活应用桂枝
20多年来,我用加减的炙甘草汤治疗多例心动悸、脉结代患者(心电图诊断为室上性期前收缩),效果较好。其处方是:红参6g(先煎,或党参20g)、麦冬15g、生地黄15g、阿胶10g、桂枝2g、丹参15g、茯神15g、远志10g、酸枣仁5g、石菖蒲10g、炙甘草6g。
489
0
0
0
经方加减治疗静脉曲张性腿痛
女,81岁。左小腿静脉曲张数年,肿胀疼痛2年余,加重半个月。来诊时已无法独立行走,疼痛剧烈服药1周,诸症大轻,已能独立行走。守方治疗月余,疼痛及膝盖下血管隆起消失,小腿内后侧蚯蚓状静脉曲张基本痊愈。
1487
0
0
0
肾气丸治顽固性便秘
本案患者诉便秘二十余年,久用通便药效差,可知非实热,不需攻下。观察人体质中等,面色憔悴,主诉除便秘问题外,常有口干,耳聋眼花,腿膝酸软、下肢浮肿。结合舌脉腹诊,乃属肾气丸证。给药后整体状态、疲乏、水肿均不同程度得以改善,未专事通便,但排便问题自然缓解。
1700
0
0
0
治疗不孕症验案两则
有研究表明,生殖系统炎症是导致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黄芩汤具有良好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该患者脐温高,提示中下焦可能处于炎性状态。服用黄芩汤后受孕,可能与黄芩汤改善了生殖系统内环境有关。
580
0
0
0
右下颌及耳部痤疮案
本例患者痤疮初生部位以右下颌部,逐渐扩大到右耳部。伴有口干口苦,大便秘,月经不调,月经颜色深红等症。根据“六经八纲” 辩证:患者口苦为少阳病,口干面痤,诊为阳明病;便秘几天不解,又腹无所苦诊为太阴病;局部黯黑疤痕为血瘀。
782
0
0
0
随证治之疗“怪疾”
四逆汤温肾健脾,提振机体阳气,故首选。急躁心烦、遇热难受,心中有热,邪热扰动心神之象,故用栀子、黄连清心除烦,加小量大黄引热下行;上边心火过旺,下边肾阳不足,故用龙骨、牡蛎交通上下,又可引阳入阴,安神定志;食欲不振,佐山楂健胃消食。
611
0
0
0
颈椎增生症医案一则
患者年已五旬,气血渐衰。今肾虚精怯不能上承,故督脉空虚,络脉失养;卫阳不固,复被风寒外袭,留而成痹。故以葛根汤、乌头汤、当归四逆汤、补阳还五汤、引火汤合方,针对太阳经输不利、骨痹、精血亏损、火不归原诸证,6剂病退。
1230
0
0
0
治疗男性不育两则医案
男,34岁,夫妻结婚1年余未避孕,女方一直未孕。处方:肉苁蓉10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山药15g,党参10g,杜仲20g,茯苓15g,菟丝子10g,沙苑子10g,淫羊藿20g,巴戟天10g,女贞子15g,甘草6g,枸杞子10g,白术10g,山楂10g,六神曲6g。30剂
1893
0
0
0
仲景方药治眩晕之验案六则
刘某,男,47岁,素有内耳眩晕症,近因工作繁忙眩晕又发。头晕目眩,卧床不起,目闭不开。目开则晕甚,耳鸣,食少呕恶,大便溏泄。治以健脾利湿。方用泽泻汤加味。服此方4剂诸症皆除
2429
0
0
0
名老中医治疗肾虚病证的医案
男,61岁。自述近6年来,大便干结难解,硬如羊屎,每5~7日一行,每次需半小时以上,苦不堪言。曾按气虚、气滞,用番泻叶、生大黄等泡水服,均罔效,便秘日益加重。药用:生地30g,桑椹子20g,生首乌30g,玄参15g,麦冬12g,当归10g,白芍12g,桃仁10g,郁李仁15g。
4114
0
0
0
温经汤治疗更年期失眠
失眠的女性,大多面色憔悴,眼圈发黑,黄褐斑,皱纹,头发枯黄或早白,女性的魅力也大打折扣。用中医的话来说,那就是 “血不养心” 了。温经汤就是一张养血调经方。服用此方的女人,月经容易量大,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而且还容易怀孕。血足了,睡眠质量也随之好转,不用安眠药,也能睡到自然醒。
1793
0
0
0
“产后三病”怎么治?
女,26岁,素体阴虚,大便秘结,今产后数日不解大便,解时艰涩,大便秘结,伴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脘满胀痛,小便黄,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诊断:产后大便难。方药:增液汤合麻子仁丸加减。
1295
0
0
0
治疗水肿医案3则
男,12岁。以全身浮肿近半月于1959年6月22日入院。西医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诊断:水肿(阳水),风水泛滥证。治宜散风清热,宣肺利水,方选越婢加术汤。处方:麻黄14g,生石膏28g(先煎),炙甘草10.5g,生姜10.5g,大枣4枚,炒白术14g。服药7剂后浮肿完全消退
2631
1
0
1
《金匮要略》方治验3则
女,40岁,1984年7月5日初诊。患口唇疱疹,有时溃破疼痛年余,服三黄片或牛黄解毒片则溏泻数次而疱疹暂消,然亦不过数日即又复发。现口唇有玉米样内含浆液之疱疹四五个,处方:生甘草20克,干姜10克,党参12 克,净半夏12克,黄连10克,黄苓10克,5剂,每日 一剂,水煎服。
1079
0
0
0
从一例长期发热案的治疗看中医的诊治思路
杜某,女,27岁,高热一年余,体温41.3℃,西医按普通炎症治疗输了大量抗生素无效,又怀疑结核,抗结核治疗无效。协和医院说用排除法,怀疑布什杆菌病治疗无效,最后怀疑斯蒂尔病也治疗无效。对这样一个疑难病,中医的(诊治)思路是怎样的呢?
378
0
0
0
小柴胡汤合三仁汤治成人斯蒂尔(still)案
成人斯蒂尔(still)病是一组原因及发病机制不清,临床以持续或者间断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肿痛、咽痛、白细胞升高及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临床多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及慢作用药如甲氨蝶呤进行治疗。
2789
0
0
0
13剂药治愈3个多月的慢性咳嗽
用泻黄散加减,原方出自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用来治疗小儿口疮口臭。后世多有发挥,王好古的《此事难知》,将其规整为“土中泻肺”之剂。其方具有调节脏腑寒热的功效,并且不伤及人体正气。方中生石膏、栀子清宣脾经伏火为君;火郁发之,故以防风疏散脾经伏火,黄芩清肺热,陈皮、浙贝化痰
549
0
0
0
桂苓甘露饮调治干眼症
患者眼干涩,鼻干,口干,是因汗出多,小便不利为津液的代谢、分布出现了问题,用五苓散后,津液上乘,口中生津,眼睛也滋润起来,因其汗多烦渴,小便涩少灼热,大便发烫,所以选用含有石膏、寒水石、滑石的桂苓甘露饮。
2815
0
0
0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