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847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好发热一月余
患者发热,伴有怕冷,辨为表证;虽然不汗出,但脉浮弱,而无表实之象,亦无明显入阴之表现,且有《伤寒论》54条“时发热”之症,故辨为太阳表虚之桂枝汤方证。又根据《伤寒论》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最终选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1636
0
0
0
中医教育
中医刮痧,常刮身体这四部位有好处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常刮身体这四部位有好处 ①、刮眼周,能明目相信大家都做过眼
445
0
0
0
中医教育
耳朵聋耳鸣的针灸治疗方法
耳聋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这些都是对耳鸣的治疗很有效果的,那么这其中关于耳鸣耳聋的针灸疗法就是其中一项比较好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下:01虚证型耳鸣耳聋①、病因病机如果伴有耳鸣常在劳累后加重,耳鸣如蝉鸣之声,时作时止,或昼夜不息,夜间明显,听力逐渐减退,兼见
543
0
0
0
治愈顽固哮喘医案一则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止作无时,以夜间发作多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归结于“伏饮”,谓:“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必有伏饮。”描述了哮喘发作时的典型症状。并谓:“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1590
0
0
0
猪苓汤与黄连阿胶汤合用治腹泻
男,19岁。2017年3月23日初诊。主诉:慢性腹泻3年余。经治疗后患者大便一天一二次,基本正常。此后,偶再因腹泻而就诊,诊治后很快恢复正常。此外,还曾先后因胸闷心悸、感冒发热而就诊,治疗后均获得痊愈。随访到2019年1月,患者的腹泻病证基本解决。
1346
0
0
0
古典中医夜读系列
经方医案之少阴咽痛【苦酒汤】
一女生在深秋晚上喝了一碗黑豆黑芝麻糊后,次日即咽喉干痛,咽口水都疼。自以为是上火了,吃了抗炎的西药,没用。吃了清热解毒的三黄片等中成药,也没用。到中午,声音已经变了。急而就诊。刻诊:脉弦,不数。略浮。舌暗红,苔厚略黄。问诊得知有清涕。无痰,不咳。
2823
0
0
0
遗精病医案三则
李某,男,33岁。遗精10余年,诸法不效。自述会阴部发痒,一痒即有性冲动,随之即遗精,左侧睾丸肿大,心烦。舌红苔薄,脉弦涩。此患者心烦,肝郁明显,故以四逆散疏肝解郁;此病会阴痒为导火索,久病必瘀,故以少腹逐瘀汤加王不留行逐瘀通络;因病久,正气不足,故加黄芪补气固摄。
4276
0
0
0
茯苓四逆汤治怕冷失眠
这个患者是头上热,眼睛红,烦躁,失眠,这就是向上走的,就是戴阳证;而有的手感到热、烦躁,这就是向四面走,就是通脉四逆汤证。这种比喻、解释非常好,是大塚敬节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把茯苓四逆汤证、通脉四逆汤证和四逆汤证之间的区分很清楚地讲出来了。
3442
0
0
1
临床治疗小便异常医案两则
张某,女,10岁半年前,突发肉眼血尿,当地医院疑为肾炎,以青霉素等治疗好转。4个月前,血尿复发,至今已4次(每月一作),且必先伴小腹绞痛。诊为气馁不摄,血虚挛痛。予补中益气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药进4剂,腹痛即明显缓解而消失,小便清澈,未见溲血
1316
0
0
0
肝硬化腹水医案一则
本案以健脾化湿、通阳利水、行气消胀为治法,方以胃苓汤主之。因患者就诊时正值7月酷暑,故在服药期间,加清暑利湿之益元散以增协同祛湿利水之效,服药后症状明显缓解。上药以健脾燥湿理气之品复中焦升降气机,服用后有恶心、呕吐之象,故复诊加强健脾燥湿以利水之功。
1620
0
0
0
全身窜痛医案一则
全身窜痛确属风,但风有外风、内风,有虚而生风,有实而生风。外风宜散,如羌活、防风、独活之属,内风宜熄,如钩藤、地龙、僵蚕、羚羊角之类;虚风宜补,但补应视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去补,如气虚者宜人参、黄芪;血虚者宜当归、白芍、阿胶、生地、熟地;阴虚者宜生地、阿胶、玄参、龟甲、鳖甲;
689
0
0
1
“胞系了戾”是个什么病?
“胞系了戾“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胞系了戾实际上是“转胞”病的主症。胞系,通指泌尿系;了戾,缭绕不顺,指脐下急痛、小便淋沥不通等症状。
1201
0
0
0
热入血室医案一例
此案为经前外感,考虑有脉滑数,舌质红,口略渴等阳明之象,加入石膏、丹皮。二诊时因有咽痛,故加入桔梗。四季抗病毒合剂为解表清热之剂。服用第二剂汤剂后,体内正气充足,得以祛邪达表,故蒸蒸汗出而解。
675
0
0
0
经方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之谈
女,38岁。自诉胸闷、心悸、脉结代2年,加重月余。心电图检查提示:频发性室性早搏。此系心气不足,血行不利,致胸中络脉不和,形成胸痹。方用炙甘草汤加味治之。服药10剂,胸闷、心悸减轻,结代减少。后在上方基础上随证加入小麦、山萸肉、橘红、石菖蒲等药,服药月余,结代脉偶见。后改以生脉散
1966
0
0
1
傅青主的方子治妇科病有特色
脾为后天之本,主统血,脾虚失于统摄,冲任不固而致崩漏。固本止崩汤乃气血两补之剂,气壮本固以摄血,血生配气能涵阳,气旺血充,阳生阴长,冲任得固,血崩自止。
1695
0
0
0
当归四逆汤治愈结节性红斑
患者平素怕冷,四肢凉,冬天下肢冷甚,可知其体质特点为虚寒质,而局部皮下有结节红斑、疼痛,四诊合参辨为太阳太阴合病,治当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佐以凉血清热,方用当归四逆汤,加紫草、忍冬藤凉血清热,牛膝、木瓜引药下行,兼通络。
1831
0
0
0
半夏泻心汤合吴茱萸汤治疗十年头痛案
女士,54岁。头痛十余年,近日心慌心悸,乏力,反酸十余天 。寒热错杂的半夏泻心汤证及厥阴头痛的吴茱萸汤证。十余天后患者带其久病的姐姐来看病,诉服药后头痛一直没有发作
4984
0
0
0
大灸疗法结合四神煎治支气管哮喘
女,35岁。自幼患有哮喘,因受凉、劳累、情志不遂致哮喘发作、加重,经用氨茶碱、沙丁胺醇(舒喘灵)气雾剂、强的松等药物治疗,病情控制,症状缓解,入伏后,予大灸疗法。第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白天哮喘症状消失。夜间发作2~3次,仅用舒喘灵气雾剂即可控制。
556
0
0
0
用小青龙汤加减治好产妇大虚
这个病人有十多年的哮喘病史。怀孕的时候就已经患喘,生小孩以后就猛喘。喘到什么什么程度呢,不能平卧,而且咳嗽不断。喘促非常严重,张口抬肩。咳而呕逆。门口一个脸盆,全是白泡稀水,白色的痰涎。外寒内饮肯定用小青龙,但这是一个产妇大虚,你怎么能用小青龙?
518
0
0
0
“豨莶至阳汤”和“豨莶至阴汤”疗中风
男,56岁,先患头晕,继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白唇暗,口角流涎,左半身瘫痪,四肢不温,口眼歪斜。先处以辛温开窍法,用细辛5g,煎汤化开苏合香丸5g,灌服,3小时内灌服2次,下午3时左右,逐渐清醒,并有饥饿感。继用豨莶至阳汤
802
0
0
0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