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847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经方与时方配合应用的经验
笔者多年来以“伤寒”方与时方配合应用的经验介绍于下:1、小承气汤合乌梅下蛔汤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宋某某,男,6岁。1979年10月15日诊。患儿脐周疼痛二天,呕吐、不能进食。一医予藿香正气水一瓶,服之无效。大便五天未行,不排气,且吐出蛔虫四条。检查:腹膨胀
462
0
0
0
经方调治慢性胃炎案4则
案例1:胆汁反流性胃炎案患者,男,67岁,2012年12月29日初诊。形貌:体瘦肤白。身高165 cm,体重49 kg。病史:诉“老胃病”已30余年,胃脘嘈杂不适,纳食不振,饭后打嗝、时作嗳气。大便不畅呈粒状,3~4天1行。平素怕冷、睡眠差,常有心悸、脚麻。既往有慢性鼻炎
1170
0
0
0
胡希恕:经方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导读: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你见过胡老用45克瓜蒌,75克半夏吗? 短气未必都是虚,胸痹半表半里实 60年代有了心电图机,冠心病诊断渐渐明
2228
0
0
0
经方治疗肩周炎1、2、3
刘渡舟案一 于某某,男,43岁。1993年11月29日初诊。 左侧肩背疼痛酸胀,左臂不能抬举,身体不可转侧,痛甚之时难以行走,服西药“强痛定”可暂止痛片刻,旋即痛又发作,查心电图无异常,某医院诊为“肩周炎” ,病人异常痛苦。
7480
0
0
0
【经方】泻心汤证的腹诊体会——医案一则
自古中医经典《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都非常重视腹诊作为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特别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腹诊证候有20 多种,如: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
1457
0
0
0
经方是如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娄绍昆医案
经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即使通过手术或者手法纠正和修复了椎间盘,但并不意味着原来病变周围组织都恢复了正常。 桂枝新加汤合五苓散证郑某,男,50岁,1995年9月20日初诊。慢性腰腿痛10年,时发时愈。近年来症状加剧,下腰部坠痛,臀部酸痛不适,以
2746
0
0
0
令人意想不到的经方变通用法
经方主要是指仲景的伤寒、金匮方,它是汉代以前临床医家实践经验的积累,经得起重复考验的效方,其特点是方随证立,配伍严谨,组药精炼,加减有度。古方今用,活法在人,临床若能方证相合,自能变通应用于外感、内伤多种疾病,取得显著的疗效,如执方不变,舍证从病,势必误以为古方不可治今病矣。
616
0
0
0
经方在妇科病的临床运用
经方,一般是指《伤寒杂病论》的方剂而言。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病情的需要,既用时方,也用经方。现在介绍临床应用经方治疗的一些案例。 一、经行感冒黄某,女,35岁,工人。一年来经行周期基本正常,色量一般,但每逢经行之时则感冒,现经行第一天,头晕痛,鼻塞,
974
0
0
0
经方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案
梁某,男性,76岁。越秀区儿童医院梁副院长之父,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病史多年,1994年8月17日凌晨2时,突发持续性胸腹部剧烈疼痛,当时以为是胃痛,自行服胃药,服药及休息后疼痛症状不减反增。家属始觉事情不妙,急呼120,早晨7时,患者由120送至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即测血
2421
0
0
0
王付:精少不育症的经方治疗
夏某,男,31岁。主诉:结婚4年,在2年前经男科检査:精子计数1800万/mL,诊断为精子减少症,服用中西药已1年多,精子减少未能达到有效改善,近由其表弟介绍前来诊治。刻诊:婚久不育(即精子计数低于1800万/mL),面色萎黄,失眠多梦,不思饮食,性欲淡漠
1472
0
0
0
我在病房用经方
我现在病房上班,患者的主诉、症状、体征的变化(舌苔、脉象、各种肢体症状、皮肤色泽)都在我眼皮子底下。我深深的感到,病房和门诊一样,都是中医不能丢的阵地,对选择来中医院治病的患者来说,用中药治疗,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负责。所以今天,我想与同仁分享几例我在病房用中医的案例。
815
0
0
0
胡希恕讲伤寒
胡希恕经方故事
1、桂枝汤速治定时发热汗出《伤寒论》曰:“病人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病人定时发热汗出,先其时者,是说假设病人下午两点左右发热汗出,你在两点钟以前给他吃桂枝汤准好。这个我遇到很多,一个朋友的厨子,就是这个病,
2044
0
0
0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验案1则
患者,女,50岁。左乳癌术后3年余,左上肢肿胀1年余。患者既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自汗、脉细无力等虚象,又有左手臂肿胀麻木、舌质黯、舌下脉络曲张等实证之候,当属本虚标实。正气亏虚,毒瘀内结,瘀血化水则发为水肿。补阳还五汤乃专为中风气虚血瘀之半身不遂等所设
505
0
0
0
吴茱萸汤治疗严重失眠一则
女,35岁,严重烦躁失眠。合吴茱萸汤原方3剂喝了,效果非常的好,后来她又吃了7剂,烦躁消失,能吃饭,以前吃安眠药也没有效果,现在吃安眠能睡好了。
3305
0
0
0
治疗长期盗汗医案一则
男,35岁。主诉:晚上出汗三个月。治疗:小柴胡汤合桂枝加附子汤。 二诊:口苦好转百分之七十,吃饭比以前好多了。但夜间出汗没有改善。治疗:牡蛎散。三诊:夜间出汗好转70%,口苦无。效不更方继服五剂,夜间盗汗告愈。
1846
0
0
0
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自发性气胸
女,感冒后突然胸满呼吸困难,头身汗出,急至某院治疗。诊为自发性气胸。因该院无空床而不能住院。又请中医治疗,医诊后颇感棘手,勉予宣肺定喘之法治之,不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昼夜兼进2剂,次日诊之,诸证俱减,乃续以上方服之,一日而安。
1532
0
0
0
足胻消肿汤治下肢水肿出奇效
一夫妇,男的一条腿下肢静脉血栓,引起下肢水肿3年余,穿了3年弹力袜也不效,脚面有瘀斑,用足胻消肿汤加桃仁、红花,7剂大效,一月余病愈;其妻不明原因的足踝水肿数年,反复发作,一发作吃此方10 余剂即平,这几年越治越轻,已基本治愈。
3981
0
0
0
乌梅丸意外治顽固性腹胀
重用乌梅,既能滋肝,又能泄肝,酸与甘合则滋阴,酸与苦合则泄热,是乌梅丸配伍意义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辛与甘合,能够温阳;辛与苦合,又能通降,所以用于厥阴病阴阳两伤,木火内炽最为允当。把乌梅丸视作蛔厥专方确实违背了仲景本意。
3701
0
0
0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皮肤病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第3条:“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薏苡六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三味,杵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2414
1
0
2
小儿外感热病医案
治疗小儿外感热病,医者多能做到慎用麻、桂等大发汗之品,但对于西药(如布洛芬、尼美舒利、对乙酰氨基酚等)的应用却不假思索,试问退热之西药哪个不是发汗之品?只知道外感热病忌用中药之“麻、桂”,却不知忌用西药之“麻、桂”,重发其汗,耗损津液,直致热势反复燔炎。
816
0
0
0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