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499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桂枝汤 治自汗
□ 李宏山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杨某,男,67岁。因汗出过多与2010年7月6日初诊。体虚容易感冒,汗出多天,头痛,微热,恶风,稍进食则汗出不止,口干,不能进食寒凉之物。既往患有心脏病、风湿病。患者精神差,舌质淡,苔厚腻,脉沉细(轻取则浮),曾多方求治,疗效不明显。观其脉证
499
0
0
0
《本经》黄芪功效释义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黄芪为《本经》上品。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本经》写作黄耆。耆者,长者也,是指年长的人。黄芪色黄入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黄芪有“补气之长”之称。黄
327
0
0
0
《本经》石膏功效释义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石膏为《本经》中品。原文: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即为生石膏,生石膏所含的水加热后丢失而成煅石膏。原文
269
0
0
0
三仁汤异病同治经验
□ 韩文刚 河南省荥阳市中医医院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若病因相同、病机吻合时,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之一。异病同治,核心是辨证,临床上应着眼于“证”的异同,遵循“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治病原则。在辨证同时也注意辨病,做到证与病统一,有的放矢地治疗。三仁汤(杏仁
388
0
0
0
黄芩清热泻肺有卓效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去年盛夏,暑热炎炎,有一张姓患者来诊,诉感冒咳嗽日久,近来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量多,烦渴引饮,食纳不佳,烦躁难眠。观其面红清瘦,六脉浮洪。问其病史,其病后遍服柴胡、麦门冬、竹沥水、藿香正气之类。治疗月余,病情益剧。静思其咳嗽发热烦躁引饮,实为气
259
0
0
0
附子理中汤治胃肠型感冒
□ 韩平武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文某,男,30岁,在广东佛山工作。夏初西瓜上市之际,晚饭后食冰镇西瓜半个,半夜开始出现头痛发烧,恶寒,全身酸痛,咽痛咽痒,咳嗽,腹泻,起床后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医院诊为胃肠型感冒并扁桃体发炎,给予静脉点滴以消炎等,具体用药不详。当天点滴完后症状
446
0
0
0
燥邪实质论
□ 许成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独脱燥气病机。后世医家刘完素补以“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又有喻昌创立了著名的秋燥论。刘力红教授在其《思考中医》中也对“燥”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提到“病机十九条中不言燥并不是什么疏忽,也不足为怪,实际上,言湿言热
483
0
0
0
大黄甘草汤治神经性呕吐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在临床上一些医家对于久治不愈之顽疾,多采用大剂、重剂或药性峻烈之品,以图速效。笔者随姜良铎老师学习期间,经常看到他用小方平淡之剂而愈顽疾沉疴,今举一例医案如下。车某,男,68岁,1987年3月25日初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呕吐6年,呕吐
395
0
0
0
破血利水话水蛭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水蛭性平,味咸苦,有毒入肝、膀胱经,现代医学言其含多肽类、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等。中医认为水蛭乃祛瘀破血,宣窍利水之良药。水蛭破血瘀通经络,《伤寒论》中的抵当汤、大黄?虫丸等均配有水蛭,医家张锡纯云:“水蛭味咸,故善入血分,为其原为嗜血之物,故
318
0
0
0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银屑病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疑难皮肤病,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患者张某,男,47岁,工人。2008年2月16日初诊。自述病史10余年,皮损漫布在头面及下肢,前额左侧6厘米×5厘米大小的病灶,皮损成斑块状,鳞屑厚,边界清,皮肤灰白色;
311
0
0
0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颈性眩晕
□ 刘德玉 陕西中医学院骨伤研究所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属中医“眩晕”范畴。笔者临证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组成和用法 法半夏9克,天麻9克,白茯苓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苍术12克,生草6克。水煎2次共对为500毫升,早晚
383
0
0
0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体会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可以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主治兼有表邪的湿热黄疸病证,原文记载有“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553
0
0
0
提壶揭盖法愈便秘
水壶的壶盖上有个小汽孔,如果小孔被塞住,则壶内的水就倒不出来了,这时把壶盖打开,就可水流如注了。中医学认为,在人体内肺的位置最高,就好像一个盖子,所以中医又称肺为“华盖”。上面的盖子塞紧了,上下气机不调畅,下面的水液也就出不了体外,从而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甚至大便闭塞之症。所以只
617
0
0
0
土茯苓配生苡仁白花蛇舌草治痤疮 姜良铎用土茯苓经验(5)
□ 魏文浩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专治杨梅毒疮。生苡仁甘淡渗利,寒可清热,上清肺中之热,祛痰排脓以清肃肺气;下利阳明之湿,消痈散结。白花蛇舌草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善清阳明经之毒邪,利湿排毒。王某,男,26岁,2001年4月23
270
0
0
0
真寒假热治验举隅
□ 丁树栋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管恩兰 山东省诸城市和平药店总店患者,男,48岁,2008年5月26日初诊。自述平素常有畏寒肢冷、便溏等症状。从4月12日始,每日16时至22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时达到39.5℃,一般都在38℃至39℃之间,曾在当地某医院治疗月余,诊断为“
261
0
0
0
升麻葛根仙鹤草 虚性出血尤为宜 田淑霄妇科用药经验(四)崩漏用药(1)
□ 胡锦权 席沙 沈菲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对虚性出血,田淑霄常用升麻、葛根、仙鹤草等有升补作用的药物。《本草汇言》曰:“(升麻)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为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医学启源》谓:“升麻,若补脾胃,非此为引不能补。”因其气味清轻,性为阳而主升清,世人多以升提为
472
0
0
0
胃病效方枳术汤
□ 何运强 河北省河间市盛德堂中医诊所笔者曾祖生前以擅长治疗胃病而闻名,祖父兄弟三人也是治疗胃病的高手,而在笔者的门诊中胃病患者也最为多见。当地一些老辈人和在世的一些老中医现在仍然还记得曾祖当年治疗胃病用药寥寥,却效果奇好,那么他们治疗胃病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方法不少,但其中
840
0
0
0
《本经》桂枝功效释义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桂枝在《本经》中被列为上品。原文: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桂枝,原名牡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味辛性温,主“上气”,即气机上冲,这种气机上冲可见于中医的奔豚。奔豚是指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
318
0
0
0
荆芥连翘汤治慢性肠炎
□ 郭晓冬 河南中医学院荆芥连翘汤世传三个版本,最早见于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其后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有同名方,日本一贯堂医学亦有,三方组成大致相同,只有少许差异,与《万病回春》中的荆芥连翘汤相比,《杂病源流犀烛》中无生地、薄荷,多一味枳壳,而日本一贯堂
784
0
0
0
活血化瘀法在肺系病中运用体会
宗《内经》“肺朝百脉”之理论,结合临床,提出肺病以血瘀为病立论。认为无论是咳嗽日久,还是喘、哮、肺胀等,均使肺肾阴亏,或肺脾气虚,或脾肾阳衰,摄纳失常,导致气机紊乱,气滞血瘀,瘀阻肺络,形成肺瘀,故治肺需适度活血。用此理论指导临床,选方佐以活血化瘀药,治疗肺系病症,疗效显著。《
574
0
0
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