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981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胃热津伤之厌食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易虚易实。所谓易虚易实,在中焦则为脾易虚而胃易实也。胃实者燥邪也,燥邪者胃之贼也。故余治小儿厌食一症,恒以润燥滋阴消积醒脾为法,方取白虎汤加味,无不应手取效。
396
0
0
0
苍耳散、辛夷散、藿香汤解决难缠鼻炎
鼻炎虽是小疾,但患者会感觉很不舒服。我初学医时,听到的说法是慢性的鼻炎不可治,这多半是从西医传过来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此病中医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并不是不可治疗。 1、苍耳散苍耳散是我最早知道的治疗此病的方剂,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只有一例患者吃了此方
620
0
0
0
倪海厦:猪苓汤可以治疗肾结石
倪海厦在讲《金匮要略》猪苓汤方义的时候,提到猪苓汤可以治疗肾结石,现在把倪师讲课的原稿呈现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参考。
2694
0
0
0
桂枝茯苓丸应用
桂枝茯苓丸的应用有六字诀:硬、痛、紫、涩、动、久。此六字真言来源于《金匮要略》原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宿
622
0
0
1
如何通过脉诊判断湿邪?
濡脉:轻手按之浮而细软,稍重按之即空,再举之又见,或脉体模糊,边界不清。前人谓此脉“帛浮水面、如絮浮水、水上浮沤”。
1485
0
0
1
咳则两目发胀多用越婢加半夏汤
热壅饮逆复兼外邪束表,故咳而上气,则为肺胀。目如脱状者形容眼球突出如欲脱,为眼胀之甚。其人喘,目如脱状,亦邪逆气壅于上所致。脉浮大为外邪内热的反应,故以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2845
0
0
1
中医入门:如何学习《金匮要略》
学习方法与《伤寒论》一样,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本全书名为《伤寒杂病论》。所以,我们在学习时要把这两部书合二而一,紧密地连贯在一起,方证互勘,全面理解。仲景全书历今1800年,被奉为经典。古今大凡著名医家无不是在熟读经典,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而成为一代良医
1559
1
0
1
见芤脉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临证有虚劳之象,如乏力、易出汗、腰痛、腰膝酸软、遗精、梦交等症状,兼见芤脉者,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或二加龙牡汤的机会较多。
2391
0
0
2
从四个方面理解桂枝汤为“群方之冠”的原因
誉为杂病矩范的《金匮要略》,桂枝汤又位居群方之首,其旨趣甚深。伤寒多系外感,杂病多属内伤,但外感日久可致内伤,内伤更易与外邪狼狈为患。《金匮》不仅奠定了内科杂病的基础,而且首次整理了我国古代妇产科方面的成能。其中重点讨论了妊娠、产后及妇科杂病。在妊娠病中,桂枝汤又位居第一。
2222
0
0
8
胡希恕先生治疗血液病的二十个方子
其人骨瘦如柴,脉不虚,浑身紫斑,自述游泳后得之,皮下瘀血,后又腹痛(说明是瘀血),大便干,自服麻油,大便下血甚多而愈。后又复发,大便干、腹拒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而愈。
2789
3
0
2
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一证
治疗当在补心阴的基础上资助心阳。用桂枝之意,是在配党参助心阳,故不可量大,2~3g即可。根据心阳虚的微甚,一般脉搏出现偶发性结脉,可用2g;频发性代脉(即二联脉、三联脉),可用3g。并加宁心安神之品,则收效更好
1137
0
0
0
乌梅丸临床上的多方面应用
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
1752
0
0
0
挑食?口臭?脾胃不和的孩子如何调理
脾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临床常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加减,发挥健脾益气的作用,对于脾胃气虚证各类脾胃疾病(如厌食、腹泻、疳证等)均有效果,伴有食积者还可用保和丸、消乳丸等消食化积。
745
0
0
1
千金苇茎汤的各类用法
苇茎汤,出自《千金·肺痈门》中,为专治肺痈之方。由苇茎、桃仁、苡仁、瓜瓣四味组成。据其药性分析,主要作用不外清热化痰、排脓祛瘀八字。因此,本方针对病机,不外湿热蕴结、痰瘀阻滞之证,故能主治肺痈,为治疗肺家瘀热痹阻之要方。
3567
0
0
0
越鞠丸 治疗气、痰、火、湿、食诸郁的千年妙方
越鞠丸为临床常用之方,又名芎术丸,出于《丹溪心法》。由苍术、香附、川芎、神曲、炒栀子,各等份,组成之水泛丸。其功能行气解郁。凡由气、血、痰、火,湿、食郁结而致的胸膈痞闷,或脘腹胀痛,嘈杂吞酸,噫嗳呕吐,饮食不化等证,多可应用。
1330
0
0
0
治疗关节疼痛难忍的经验方
关节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病证中,如痛风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等。关节疼痛万不可忽视,若不及时治疗,放任病症发展,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日常活动,对生活、工作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895
0
0
1
香砂六君子能让你“恢复胃口、少生气”的中成药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为引用柯琴之方论,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属于四君子汤的演化方,是非常适合贪凉饮冷、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的年轻人的“养胃方”。
1594
0
0
0
一身湿气如何祛?
新加香薷饮,治疗外感风寒暑湿,内蕴湿热,舌苔白腻,尿黄甚至口干欲饮,可以选用。本方用香薷厚朴辛温一则治表辛温芳香化湿,一则苦温行气燥湿,再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芳香化浊;扁豆用花,也能解暑治疗泄泻;对于夏季感冒暑湿,表里合邪或者所谓“寒包湿热”率先应用效果卓著。
1341
0
0
0
巧用葱姜蒜,防治外感食疗方案来了
肠胃型感冒出现腹泻时可用焦米汤,做法如下:大米浸泡半小时后沥干,上锅翻炒至焦黄,煮水喝。炒焦米有涩肠止泻、健胃消食、补充营养等多种功用。焦米可以吸附肠道黏膜上的有害物质,使之排出体外,从而缓解腹泻症状。若上吐下泻,可用橘皮姜汤或红茶姜汤,三碗水煮成一碗浓汤,热服。
614
0
0
0
解决疑难杂病,认准小柴胡汤
小柴胡并非一证专方,它的应用具有灵活而广泛,正如《伤寒论》101条中言:“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临床中只要辨证准确,应用得当,常效如桴鼓,起沉疴、愈痼疾。但平常百姓对小柴胡的认知很有限,如同我的堂姐,仅仅把小柴胡定位在感冒用药上,此外其他治疗一无所知
1227
1
0
0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