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18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跳出虚寒瘀,解锁月经病
女性是伟大的,女性往往又是疼痛的。月经病时常困扰着女性,尤其是在“生冷寒凉”盛行的今天。但月经病的治疗,即使在西医占主导的今天,中医往往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几千年来,先贤对气血、人体不懈探索,给后人留下的深厚福祉。相信每一位中医临床大夫对妇科病都有自己的一套手段,无论是当
614
0
0
0
经前乳胀治宜通阳
经前乳胀症,前人多以为是肝气横逆,常用柴胡舒肝散之类治之。余认为本病的产生乃肝胃气滞、痰湿郁结、胸阳痹阻所致。盖胸为阳位,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肝气郁滞,横逆犯胃,于是肝郁胃阻,痰湿郁结,胸阳痹阻。治宜疏肝和胃,通阳宣痹为法。常用《金匮要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
663
0
1
0
“铁杆中医”彭坚:桂枝茯苓丸配经验方三则
子宫肌瘤多发生于已婚妇女,特别是中年妇女。西医认为子宫肌瘤的产生与体内雌激素过高或长期使用雌激素有关。肌瘤的存在,有的影响到月经,使月经提前或推后,或痛经,或出现崩漏,月经中往往有血块,有的患者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在妇科检查的时候偶然发现,有的还会
3855
0
0
0
四逆散善治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仲景《伤寒论》中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四味研成散剂调服,功能疏肝、理气、散邪,原治邪热内郁之手足不温、胸胁脘腹疼痛及泄泻等症。陆渊雷在《伤寒论今释》指出:“热厥非本方(四逆散——作者注)所能开,实治后世所谓肝郁之病。”乃符合临床实际的经验之谈。现代常以四
1009
0
0
0
刘渡舟经方治乳痈案一则
陈某,女,25岁。新产后十六天,高热38.3℃,不恶寒,右乳内上方红肿疼痛不敢触碰。伴口苦咽干而喜饮,纳呆,大便干结,四五天一次,小便黄赤短涩。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辨为阳明、少阳郁热内结,急当清热开结而两解阳明少阳之邪。生石膏20克,竹叶、麦冬各10克,炙甘草6克,粳米一
1105
0
0
0
经方合方治疗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和霉菌性阴道炎
作者/彭坚 1.柴胡桂枝干姜汤配调肝汤治疗乳腺增生卓某,女56岁,湘潭人,社区干部,2006年11月13日初诊。五年前,患者左乳房上发现结节,大小为17mm×9mm,性质不明,肿块发硬,不按不痛,每年均做B超检查,未见长大或缩小,常年怕冷,胸闷,背胀,经常感到一阵
1482
0
0
0
桂枝汤妇科临床应用举隅
桂枝汤为《伤寒杂病论》第一方,由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组成,具有调和营卫、调和阴阳、调理脾胃之作用。调和营卫,发汗而又止汗;调和阴阳,解表而又治里;调和脾胃,养护后天之本。古今学者一致认为桂枝汤不但为“经方之魁
720
0
0
0
抵当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多囊卵巢
作者/王付王某某,女,26岁,2009年10月22日初诊。主诉:月经不调,月经延后,有时1个半月来1次月经,有时2个月来1次月经,有时甚至半年才来1次月经,多次服用西药,诸如妈富隆等,但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反复复。经彩超检查,诊断为多囊卵巢。刻诊:月经延期,经下夹血块
648
0
0
0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串讲(三)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半夏丸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干姜人参半夏丸方:干姜一两,人参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九,日三服。下面讲的这张方叫干姜人参半夏丸。大家注意,咱
1310
0
0
0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串讲(二)
妊娠下癥——桂枝茯苓丸 三 临床运用刚才说到桂枝茯苓丸,实际上就是古人在怀孕的时候得了子宫系统的肿瘤,古人也得子宫肌瘤,古人也有宫颈癌,对吧?这些病都有。那得了之后,怀着孕怎么办?实际上用桂枝茯苓丸意在邪去而正安。人体气脉流行之营卫正常是流通的,走到某一处不流
1553
0
0
0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串讲(一)
这次和大家讨论的是关于《金匮要略》的内容,会务组给定了题目:《探〈金匮〉之精髓,学安胎之药方》。客观地讲,因为我本人是伤寒教员,不属于《金匮》的本专业,说难听一点叫越俎代庖。从学术的角度,我个人有很多伤寒治学的地方需要向金匮的各位老师和专家求教求证。今天探讨所涉及的很多东西仅作为
2432
0
0
0
伤寒六经辨证在妇科的应用
妇女在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的特殊现象,在病理上有经、带、胎、产等的特有病变。妇科之病常常是因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通行失畅,经络协调失和所引起,现行临床上妇科病症多以脏腑辨证、气血辨证为主,鲜有六经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辨证方法,不仅在病性上有属阴、属阳、
3507
0
0
0
经方治疗崩漏、经期过长验案4则
真武汤方出《伤寒论》,原为治疗太阳病过汗伤阳出现“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和少阴阳衰阴盛出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诸症而设。药有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医案5剂之后康复出院。按语:真武汤适用于血脱损阳的崩漏症,以其能回
1219
0
0
0
经方在妇科病的临床运用
经方,一般是指《伤寒杂病论》的方剂而言。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病情的需要,既用时方,也用经方。现在介绍临床应用经方治疗的一些案例。 一、经行感冒黄某,女,35岁,工人。一年来经行周期基本正常,色量一般,但每逢经行之时则感冒,现经行第一天,头晕痛,鼻塞,
971
0
0
0
胡希恕先生证治妇科疾病
妊娠恶阻(妊娠初期呕吐):一般的恶阻呕吐都在怀孕后二至三个月间,不治亦可自愈。特殊的呕恶甚剧,直到小儿娩出方愈, 甚至不能食,深以为苦者,又不得不从规矩治之也,宜适证选半夏泻心汤、小半夏加茯苓汤,重者或以半夏干姜散,选用之。
814
0
0
0
经方治疗月经淋漓不断医案
王某,女、40岁子宫腺肌症、多发性子宫小肌瘤、双侧卵巢囊肿、宫颈肥大、盆腔积液伴连滞。方药: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四君子汤、当归芍药散加减。经期服用温经汤。服药40剂,上述诸症均明显减轻,彩超检查宫颈肥大、盆腔积液已正常。
1722
0
0
1
治愈子宫肌瘤案例
44岁,确诊为子宫肌瘤。痛经5个月,每月经行不畅,色黑稠粘,块屑甚多,淋漓不断,常延续10日以上不止,经期绞痛胀急。面色暗,舌淡红,脉弦。予桂枝茯苓丸加虫类搜剔缓攻之。五诊时丸药服约过半,我院超声探查,子宫6×5cm,肌瘤基本消失。
1045
0
0
0
治疗经前烦乱
经前烦乱不安是妇科常见症之一,究其原因与热扰心神有关。据临床观察,此类患者多为阳盛体质。竹皮大丸中竹茹、石膏甘寒清热降逆,白薇清热凉血,桂枝平冲,甘草和中,合用具有清热平冲之功。俟血热得清,冲气不复上逆,则气顺血安,心神得宁,烦乱自消。
582
0
0
0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