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59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医案医话五则
一、治血崩奇方1960年,余治董姓妇,年将60,绝经5年、忽患崩漏,经妇科医治,血稍减,但淋漓不断,间又血下如注近半年,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中西药服之殆遍,几无一效。余以圣愈、胶艾、补中益气、归脾汤等方加止血药,服至10余剂亦不应。偶阅鲍相璈《验方新编
1298
0
0
0
一味药也能治病 65种单方大全
1.独参汤(《医方考》)根据患者素质,偏热者用西洋参或生晒参,偏寒者用别直参或大力参、红参。以较大剂量(10~15克),水煎浓汁,顿服或分服。有益气固脱之功,主治大出血或创伤后的虚脱,重危病人,元气虚弱之面色苍白,神倦乏力,肢冷腹泻,汗多气喘,或血崩不止,脉微细者。近代许多制
479
0
0
0
叶橘泉:单味蒲公英治黑疸
某中年妇女,病由黄疸后变成黑疸,面目青褐色,胸满腹胀,大便顽固秘结。邻人悄悄说:黄病变成臌胀,怕是不治之症了吧!患者呻吟病床已年余,因长期负担医药费用,家中已典卖一空,寡妇孤儿,情殊堪怜。故给予免费诊治,并送了几剂药,稍稍好转。乃教给她十多岁的儿子,自挖蒲公英(当地农民叫“奶
645
0
0
0
逍遥化瘀盆炎汤解决慢性盆腔炎难题
笔者有幸师从于骆氏妇科第八代传人骆春,骆先生临证38年,擅长治疗妇科疑难疾病,对盆腔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治疗多有良效。现将骆氏妇科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方介绍如下:逍遥化瘀盆炎汤【组成】柴胡6g,制香附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丹参15g
749
0
0
0
名医名方
李耀谦:痛风汤
李耀谦,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药物组成:忍冬藤30克,薏苡仁30克,生石膏30克(先煎),海藻15克,山慈菇15克(先煎),炒黄柏5克,苍白术各10克,知母10克,白芥子10克,豨莶草10克,干地龙10克,木防己10克。功能:清热消肿止痛,主治痛风及高尿酸血
1540
0
0
1
乳蛾非尽属火,“家方”一服可愈
乳蛾起病急骤,畏寒壮热,咽喉肿痛,甚则溃烂,一般治法,多用清热解毒,滋阴凉血。先生认为,本病不尽属火,而以寒包火者居多,创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并自诩为“家方”:生大黄9克,淡附子3克,细辛0.9克,玄明粉9克,姜半夏9克,生甘草3克“举凡乳蛾,其舌苔白,舌质微红,及有其
669
0
0
0
近代老中医那些年用过的秘方和纪实
—1—蒲辅周小传蒲辅周(1888—1975),四川梓潼人。三世精匡,祖父尤知名。十五岁始继承家学,三年后独立应诊于乡,后悬壶于成都,声誉日隆。解放后,于一九五五年调中医研究院工作。倾心中医事业凡七十余午,医理精深,经验宏富,长于内,妇、儿科,尤擅治温病,在中医学术的许
591
0
0
0
旧蜂房治疗鼻窦炎
好友马某的儿子1988年患上了鼻窦炎,头痛、精神不集中、记忆力衰退、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多方求治未果,特地从省城赶回来让我想办法。我因从前已用“乾清汤”治疗该症几十例,疗效满意,就提出让他服中药的办法。他一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这孩子非常难缠,不要说服中药,就是服药片也非常困
953
0
0
0
中医故事趣话
王琦医案故事:脱敏汤治人工荨麻疹
王琦教授的经验方脱敏汤只有四味药,乌梅、蝉衣、赤芝、防风,益气祛风脱敏,可作为一切过敏性疾病的基础方。在此方基础上随症加减,标本共治,虽方小药简,却效如桴鼓。家住江西南昌的周阿姨五十多岁了,刚刚退休不久,一向喜欢热闹、闲不下来的她觉得退休生活分外无聊,总觉得闲得发慌,心情也变
2251
0
0
0
名医名方
成肇仁:芳香辟浊汤
成肇仁,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组成:藿香10克,佩兰10克,法半夏10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连翘15克,薄荷6克,白芷10克,荷叶10克。功效:芳香辟秽,燥湿化浊。主治:口气、非口源性口臭证属脾胃湿热者。症见口气,口臭,口
1066
0
0
2
益肾化斑汤加减治疗黄褐斑
益肾化斑汤是南通市中医院姚寓晨主任中医师的名方,我于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兹用临床体会与大家分享,请同道指正。方药:菟丝子20克 仙灵脾15克 地黄15克(血热用生地,虚寒用熟地)当归12克 川芎12克 芍药12克(养血用白芍,化瘀用赤芍)桃仁12克 红
722
0
0
0
张锡纯:薯蓣粥、一味薯蓣饮
山药,药食同源,能补五劳七伤,愈沉疴痼疾,本草经记为上品。名医张锡纯善用山药,以一味薯蓣饮治疗泄泻、阴虚劳热等效若浮鼔,其辨证用药精准,值的医者学习深研,体悟药性,以实效于临床。 一、药物篇·山药解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
3663
0
0
1
名医名方
李玉贤:宁风定眩汤
李玉贤,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组成:茯苓15克,泽泻15克,白蒺藜15克,白术9克,钩藤15克,半夏9克,陈皮6克,天麻9克,制首乌12克。功效:散饮化痰,熄风止眩。主治:风痰上扰所致之眩晕恶心,胸闷脘痞,纳差食少,脉弦滑,苔厚腻。用法:
712
0
0
0
名医名方
龙运光:咽炎散
龙运光,男,主任医师,曾任黔东南自治州中医院副院长,黔东南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组成:八爪金龙5~10g,接骨茶15~20g,蝉衣10g,山豆根15g,大火草根15~20g,木蝴蝶10~15g,甘草5g,射干5~10g,牛蒡子10~15g。制法:足年自然药物,严定采摘
1003
0
0
0
名医名方
周信有:狼疮宁复汤
周信有(1921—2018年)第三届国医大师。组成:淫羊藿20克,桑寄生20克,补骨脂20克,巴戟天20克,黄芪30克,紫草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半枝莲20克,板蓝根20克,当归9克,赤芍9克,丹参20克,桂枝9克,白芍9克,鸡血藤20克,乌梢蛇9克,全蝎6克。功效:
616
0
0
0
李可医案:脑溢血和中风脱症
(一)脑溢血张翠兰,女,47岁,肥胖体型,患原发性高血压,多年失治,治疗时头晕肢麻。1997年6月16日14时许,突然昏扑,扶起后,口角流涎,呕吐如喷射状,失语,右瘫,昏迷。面赤如醉,两手握固,四肢拘挛,项强,瞳孔不等大。痰涌如鼾,即送城关医院抢救。会诊意见:1.脑溢
1933
0
0
0
名医名方
石恩骏:益气解毒汤
石恩骏,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贵州省名中医。组成:黄芪12克,炒白术12克,黄连3克,黄柏10克,金银花15克,厚朴10克,藿香6克,土茯苓15克。主治:多种气虚湿热证,如胁痛黄疸,小便涩痛,下痢里急,关节肿痛,疮疡,高热表情淡漠,湿热弥漫三焦,妇女白带多而
2080
0
0
0
古方“三两半”,治腰肌劳损效果不一般
导读:古方“三两半”是吴江市卫生局中医药顾问、退休老中医马云翔先生(原南京军区总医院主治医师)13年前在一次中医学术年会上介绍的临床经验方。本文选取的两篇文章在方剂组成上稍有出入,但在临床上用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腰肌劳损都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编辑/闫奇峰) 古方“三两半”治疗
2486
0
0
1
绿豆甘草解毒汤
组成:绿豆120g,生甘草15-30g,草石斛30g,丹参30g,连翘30g,白茅根30g,大黄15g或30g(后下)。功能:解毒益阴,兼顾心肾。主治:多种食物或药物及其他中毒后,见发热、口干舌燥、心烦呕吐,甚则神志恍惚,小便浑浊等症。煎服法: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服,煎
5927
0
0
0
名医名方
石恩骏:清相火解毒方
石恩骏,贵州省名中医。组成:地肤子、茵陈、土茯苓各15克,白茅根30克,炒栀子、连翘、赤芍、薄荷、麻黄、薏苡仁、生甘草10克,牡丹皮、骨碎补、红花各6克。功效:清泄相火,化痰活血。主治:痤疮,发于面部、胸背等皮肤脂液分泌较多部位,表现为黑白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瘢痕
1588
0
0
0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