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58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胎教与优生
计划生育是我国当前的国策,目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编者按:现在政策已经改了),故优生优育受到普遍的重视。我国两千多年前已经注意到优生优育的问题。《晋语》指出:“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左传》也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古者聚族而居,同姓基本是同一氏族,具有较亲密的血缘
637
0
0
0
一家三口亲历流感,中药治愈过程
流感是由甲、乙、丙三种流感病毒引起,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常见,是导致流感流行的罪魁祸首。而感冒,由不同病毒的病原体引起。流感起病急骤且伴有全身症状如:高热(通常39摄氏度以上)、头痛、寒颤、全身肌肉疼痛、乏力等症状,且持续时间可达1周以上。感冒传染性不如流感那么强,且症状轻微。
569
0
0
0
阳和汤方义分析与应用
阳和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洪绪所著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治阴疽之祖方,世有“阴疽活命丹”之称。因其组方严谨,配方精当,受到医家们的重视,沿用于治疗一切阴证外科疾患。近代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亦将本方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及其他疑难杂症,临床只要辨证准确,应用得当,常
4889
0
0
0
谈谈阴虚产生痰湿
阴是体内津液、营血、阴精的总称。关于阴虚产生痰湿的理法方药,在历代(特别是明、清)医家多有论及,但多年来对其病机和治疗的论述却极少介绍,现据自己对此证的理解及临床的体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肤浅认识如下。 一、阴虚产生痰湿的机理阴对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主要是“阴成形”的作用
8808
0
0
0
“脾性湿而恶湿”在临床中的思维误区
脾性湿而恶湿,治脾病当顺其性,制其恶,此为常理。“脾恶湿”、“太阴湿土得阳始运”,常被医者奉为治疗脾病的圭臬,然因此忘掉“脾性湿”的也有之,犯了思维上的偏见。1其主要表现有二:一为过用苦燥伤脾性。《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
418
0
0
0
焦树德:我用归脾汤的心得
蜜黄芪6克、酒洗当归6克、龙眼肉6克、炒枣仁4.5克、土炒白朮4.5克、人参3克、茯神3克、远志2.4克、木香(磨冲)1.5克、炙甘草1.5克、姜枣为引,水煎服。本方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而致的怔忡、健忘、惊悸、盗汗、体倦、嗜卧、失眠、少食、头昏眼花、面色萎黄,或脾虚不能摄血
1081
0
0
0
千古解郁第一方逍遥散的讲解
抑郁失眠、月经不调,经期前后各种不舒服,血虚气虚、乳房胀痛,心烦委屈、郁郁寡欢、怨气颇深,总是(想)冲男友、老公河东狮吼……杨桢老师给这些起了一个很有中医药文化创意的名字,叫——怨妇综合征。并给出了一个屡试不爽的治疗方剂——逍遥散【方剂】逍遥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480
0
0
0
胃脘痛(萎缩性胃炎)的证治体会
萎缩性胃炎,是以胃脘疼痛,病情迁延日久,进一步出现贫血、消瘦、疲乏、腹泻等全身症状为主的疾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的范畴。对于胃脘痛一病,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多数按“九痛”(即“九种心痛”)进行论治。然而,鉴于萎缩性胃炎的这样一种特殊的胃脘痛,若按“九
938
0
0
0
朱良春妇科疑难病治验
“复方蜂房汤”预防子宫绒毛膜上皮癌复方蜂房汤,由蜂房、当归、泽兰、炮穿山甲各9克,丹参、生山楂各15克,茯苓12克组成,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5剂为1疗程;并做尿妊娠试验,如已转为阴性,即可停服;倘仍为阳性,可服第2个疗程,并加入半枝莲20克。一般药后会出现不规
1006
0
0
0
当归拈痛汤如何治湿热?
“拈痛汤”出自金代李杲所著《兰室秘藏》腰痛门,云:“治湿热为病,肩背沉重,肢节疼痛,胸膈不利。”药物组成为白术、苦参、升麻、葛根、苍术、防风、知母、泽泻、黄芩、猪苓、当归身、炙甘草、茵陈、羌活。汤头歌中将其引申为“当归拈痛汤”。主治脚气疮疡,症见脚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临
1122
0
0
0
五味消毒饮内科临床运用举隅
五味消毒饮原为《医宗金鉴》治疗疔毒外疡的专方,经化裁加减后,用以治疗内伤杂病亦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注射狂犬疫苗引起变态反应的后遗症朱某某,男,46岁。1980年5月18日因被犬咬伤左小腿而注射狂犬病疫苗(累计14ml),至6月7日畏寒发热,尿频尿急尿痛,两肾区酸痛。因注射抗
610
0
0
0
我国古代治疗流行病的有效方法
辛温解表,调和营卫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在《素问》“热论”“刺热论”及“评热论”等篇,记述了战国以前与当时的医家对热病的看法。认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素问·热病论》),并以三阴三阳为纲,对热病进行辨治。主用针刺“疾泻无怠,以通荣卫”(《素问·气穴论
875
0
0
0
江尔逊解决舌苔厚腻的方法
白厚腻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苔象。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罩着一层油腻状的黏液,舌质大都被其掩盖,或中根部较厚,边尖部较薄。对着镜子,伸出舌头,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舌苔就是这样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舌苔的出现多是由于饮食停滞或湿浊瘀积。江尔逊先生临床非常重视苔证结合,对付这种舌苔
4997
0
0
0
学习朱良春治疗慢性胃病的经验
1 舒胃散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成:生黄芪90克,莪术50克,潞党参、淮山药、蒲公英、枸杞子各90克,鸡内金、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各60克,炮穿山甲、木蝴蝶、凤凰衣各45克,甘草30克。用法:共碾极细末,每服4克,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服用。阴虚者加北沙参
1729
0
0
0
补一大药汤调理亚健康
中年妇女亚健康状态十分常见,但治疗并非易事。原因是病人“一身尽病”,处方用药往往无处下手,笔者近年来,凡遇到此种病人,多选用重庆“火神菩萨”补晓威老中医的补一大药汤加味而治,该方按补晓岚先生的观点是“有病祛病,无病强身,调气行血,温通经脉”,用于治疗这种病人多有良效
6099
0
0
0
温胆汤的源流、类方、方证及临床应用
1、渊源温胆汤最早的文献记载当为南北朝名医姚僧坦所撰的《集验方》,宋嘉祐年高保衡等曾据此校《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胆虚实》谓“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此方为:生姜四两,半夏一两,橘皮二两,竹茹一两,枳实二两,炙甘草一两半。《外台秘要·虚劳》所载
4960
0
0
0
温胆汤治疗内科杂病之我见
温胆汤最早见于《千金方》,该书曰:“虚烦不得眠,温胆汤主之”,但时至今日,医家早已突破治失眠一证的记载。而是以该方为基础,加减运用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方名探源在期刊杂志上,有些医家对温胆汤方名发生质疑,名为温胆,但查阅其中药物、温药不多,凉药不少,统观全
827
0
0
0
叶橘泉:运用五积散的经验和体会
五积散初见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门》。本方主治气、血、痰、食、饮五种病邪的郁积,医以五积散命名,为宋元以后历代医家常用的名方之一。笔者也喜用此方,薄有体会,通过进一步学习,更觉过去对该方认识的狭隘。本文拟在温习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临床实践的点滴经验和体会,做一简单介
1797
0
1
0
3剂药搞定流感,看中医有什么妙方
—1—案例一刘X,男,17岁。初诊2019年12月12日。发热2天,体温39℃,恶寒,微汗出,咽痛,腹胀,胸胁痛,舌红苔白,脉浮数。予柴葛解肌汤加味:组成柴胡30g葛根30g黄芩15g白芍15g桔梗10g白芷10g石膏60g甘草10g川朴15g陈皮
603
0
1
0
大血藤妙用:术后瘢痕包块、黄褐斑
大血藤,别名三叶藤,大血藤科,大血藤属,性微温,味微苦、涩,具活血通经、祛风除湿之功,民间草医常用于人畜跌打损伤,外用包敷,不内服。1笔者试用于外伤出血,其效甚捷;若配伍它药用于治疗阑尾炎,或用于手术后肿块,疗效神奇。一如中年妇女罗某某,手术切除子宫肌瘤后,切
988
0
0
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