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58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李可:免疫系统病及代谢病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免疫系统病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扶正以托邪外出免疫系统疾病: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哮喘等疑难病是世界难题,但大多数可以治愈。“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病因病机:①本气先虚《灵枢百病始生》:“风雨寒暑,
582
0
0
0
朱良春妙用白及三则
白及性味苦、甘、涩、微寒,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主要用于肺胃出血等病症。对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咳血、上消化道出血等疗效显著,实为内服外用的止血良药。朱老擅用除出血证外,对下列诸种疾患,别有经验体会。 (1)恶心呕吐食管肿瘤放射治疗和肝癌等介入手术后,恶心呕吐是
697
0
0
0
小朋友的病毒性肺炎,怎么治疗?
积多年之经验,余在诊治喘证(病毒性肺炎)时,认为痰鸣、喘咳、腹胀,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三大主证。而三者又分主次,痰鸣为首,喘促次之,腹胀季位。盖喘由痰生,治以化痰为先,痰热清化,窍道通畅,肺气宣达,喘咳自平;次为消胀,腹胀除,腑气下行,痰减喘轻。据临床观察,病情危笃,则腹
456
0
0
0
彭坚7大验方从容应对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慢性口腔炎,又称复发性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长期口腔黏膜溃烂,舌边尖生,时好时坏,无休无止,十分苦恼。这个病究竟是炎症、内分泌失调还是维生素缺乏所导致的?至今众说纷纭,用西药治疗也不理想。从中医病机上分析,这种病也很不单纯,大致可以分为湿热内蕴、虚火上浮两大类,无论哪一类
1768
0
0
0
漏芦汤加味治疗面部痤疮
仁某,男,28岁,四川绵阳人,2019年11月3日初诊。主诉:面部痤疮5年。病史:患者5年前出现痤疮,面部为多,身上也有,经过多年治疗效果不大,他的一个女同事在我这里用五积散治疗好痤疮后介绍他前来治疗。现症:高个子,面黄黑,颜面痤疮,红色,身上少许,平时缓解,喝酒加重
614
0
0
0
陈宝贵从“神”论治老年痴呆
年老体虚,脾肾两虚,肾精不充,髓减脑消,故记忆减退,思维迟钝。肾主骨生髓,肾虚则下肢萎软无力,而步履不稳,计算失误。脾虚健运失司,则食欲不振,时而便溏。水湿不运,聚而为痰,痰浊阻窍,神机失用,致神情呆滞,言语减少,善悲易哭等。张某,女, 64岁, 2008年11月5日初诊。
1065
0
0
0
《古今名医荟萃》咳嗽门
徐叔拱曰:咳嗽为患,所感不同,内分经络脏腑,外辨风寒暑湿燥火、冷热虚实之因。咳者声重,从丹田下起,连咳不已,为肺气伤而不清;咳者声轻,在上焦中起,因脾湿动而为痰。咳嗽者,有痰而声从从然,出痰方止是也。治之当随脏腑四时,伤感之因,七情内伤,五脏相胜而辨治之。推其何因何脉,以用何药。
575
0
0
0
漫话七味白术散
七味白术散方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为治疗脾虚大泻大渴之方,是方观来平淡无奇,但至明代万全则多有推崇,谓之“治泻作渴之神方”,并嘱小儿泄泻大渴不止者,饮以本方煎汤频服,并禁予一切汤水。结合临床分析此说甚是有理,如据现代医学治疗腹泻低渗性脱水病人,只能静脉给液,不能口服任
1220
0
0
0
治痛经4方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于青少年女性,对于痛经的治疗,长期从事妇科诊疗的王子瑜教授根据临床所见,将其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蕴结、气血虚弱4个证型,并习用相应4首方剂,疗效斐然。一、气滞血瘀证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潮时少腹胀痛,并且胀甚于痛,精神郁闷,经期紊乱,先后不定。经
2945
0
0
1
傅青主是怎么治疗妇科病的?
根据妇女生理以血用事的特点,傅青主临床处处以照顾精血为其思想核心。全书辨证以脏腑气血并结合冲任为主,尤其着重于肝、脾、肾三脏,每节论治,大都本此;而且在邪正交争的情况下,他大多是以扶正祛邪着手,采取攻补兼施之法。其对月经、妊娠、产后、带下的不同情况,论治也有其侧重。如
620
0
0
0
王琦医案故事:益气聪明汤解耳鸣之殇
治疗耳鸣,王琦教授主张给耳朵“加点水、关掉炉火、打开壶盖”,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滋阴补肾、疏风清热、升清开窍又散邪”。王琦教授常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耳鸣。每年一到夏天来临,知了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在炎热夏日里,知了不绝于耳的鸣叫,不免让人心生烦躁。如果
1985
0
0
0
《红楼梦》林黛玉脉案分析
脉案,古称“诊籍”,又称“医案”,即今之病历。有的医家径称之为“脉案”,是为了突出脉诊的重要性。它是病人诊疗过程的真实记载,也是具有保留价值的医疗档案资料。在古代,中医对病历的书写要求虽没有现代这样严格的统一规范,但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留下的大量医案,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值
1638
0
0
0
活用消风散,体悟中医组方之妙
老师们常说,我们学《伤寒》、学《金匮》,学方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医圣的组方思路。我们中医组方有君臣佐使的概念,每当讲到君臣佐使,很多人习惯用麻黄汤、桂枝汤举例,但我喜欢举消风散、龙胆泻肝汤的例子,我们今天来聊聊消风散。我们说的消风散一般是指《外科正宗》中的方子,现在按
1942
0
0
0
朱良春治疗失眠经验介绍
朱良春老师治疗顽固失眠思路广博,用药独特,博采众方,独辟蹊径,崇古而不泥古,尊师而有创新。临床多见遣方新颖,别具一格。吾辈遵朱师之法,多年应用临床,每收著效,为究其陶铸古今,自成一家之路,今整理朱师经验数则,加以浅析,以与同仁共享之。顽固失眠多责之思虑劳倦,情志失调,素体虚弱
816
0
0
0
中医能治胆囊结石吗?
中医治疗“胆石症”,疗效较好,临床报道亦不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从临床疗效看,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思维上做一些探讨。中医治疗胆石症有其长处,然单方单药并非不易之法,欲提高其疗效,临床上应当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01 病位问题石结于胆,但就胆石症的证候表现看
805
0
0
0
甲亢的中医诊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甲亢”,是指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部分患者还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甲亢若迁延失治或误治,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有心律失常、房颤等甲亢性心脏病或甲亢危象等
2816
0
0
0
胃热、胃虚、食滞都能引起神志病
人之神,是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表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精气的源泉。因此,胃与神就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胃与神的生理,胃与五神志的关系《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其内容是指神、
792
0
0
0
温胆汤临床运用剂思路
近用“温胆汤”治痰浊化热证常能获效。要掌握6个主证:苔腻、脉滑、头重、胸满、口粘、纳呆。其中尤以苔腻为要,可以“一锤定音”,所谓“但见苔腻一证便是,其余不必悉具。”运用时还宜加减:竹茹清热祛痰为主药。云苓、陈皮健脾祛痰,截断“生痰之源”为辅药。枳壳理气行滞
3508
0
0
0
漫谈当归补血汤
内伤学说与当归补血汤的产生当归补血汤初见于《内外伤辨惑论·暑伤胃气论》中。《内外辨惑论》、《脾胃论》是李东垣内伤学说的代表作品,他的主要学术论点及治病方药多载于此两书中。当时正值宋元时期,战乱频繁,劳动人民在沉重劳役、流离失所、饥饱失调的艰苦生活条件下,得了许多疾病
2222
0
0
0
小儿不愿吃药可以用中医外治法
中药外治法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临证上广泛地运用于内、妇、儿、外、骨伤、皮肤,五官与肛肠等各科。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545
0
0
0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