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58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中医实战用药心法
用药心法:宣:可以去壅,姜、橘之属是也。通:可以去滞,木通、防己之属是也。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泻:可以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重:可以去怯,磁石、铁浆之属是也。滑:可以去着,冬
2663
0
0
0
六味地黄丸能治多种病
六味地黄丸出处来源《小儿药证直诀》药物组成:熟地黄24g,山茱萸、山药各12g,茯苓、泽泻、牡丹皮各功效主治:滋阴补肾。治肾、肝、脾三阴不足所致腰膝疫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痛,小便淋漓及小儿囟门
1432
0
0
0
《温病条辨》香附旋复花汤解析
四十一、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不可误认柴胡证,香附旋复花汤主之;久不解者,间用控涎丹。按伏暑、湿温,积留支饮,悬于胁下,而成胁痛之证甚多,即《金匮》水在肝而用十枣之证。彼因里水久积,非峻败不可;此因时令之邪,与里水新搏,其根不固,不必用
4525
0
0
0
中医人也要懂点西医:临床危象汇总
临床危象,即疾病的危急征象,见于临床各科。危象的识别与救治是危重病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内分泌代谢系统1.1垂体危象:本危象是垂体功能减退症未经系统、正规激素补充治疗出现的多种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失调,是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之一。诊断要点:垂
3456
0
1
0
温肺止流丹治疗鼻炎
温肺止流丹《辨证录》《 辨证录》:人有鼻流清涕,经年不愈,是肺气虚寒,非脑漏也。夫脑漏即鼻渊也,原有寒热二症,不止胆热而成之也。然同是鼻渊,而寒热何以分乎?盖涕臭者热也,涕清而不臭者寒也。热属实热,寒属虚寒,兹但流清涕而不腥臭,正虚寒之病也。热症宜用清凉之药,寒症宜用温和之
14180
0
0
0
察舌失误有感
四诊之中,能直观地反映出病变的本质者,莫过于舌象。临证之际,舌象复杂多变,医者务要知常达变,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贻误病机。曾治张某某,男性,70岁,某制冰厂工人。因1个月前右下腹突发疼痛,伴大便秘结不通,于某医院外科就诊,诊为“慢性阑尾炎”,考虑年龄太大,未予
579
0
1
0
小婴儿可以吃中药吗?
胎怯,指初生胎禀怯弱之证。本病为新生儿常见病证之一,若不能及时调治,影响小儿发育成长。自《小儿药证直诀》开始,古代儿科医籍对本病有不少论述,但现代关于本病的研究报道却甚为鲜见。我们近年来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初步介绍于下。 求因审胎前胎怯总因先天未充而患,因而初
449
0
0
0
保和丸临床活用能治十多种疾病
保和丸一、古方简介【来源】《丹溪心法》。【组成】山楂18g,神曲6g,半夏9g,茯苓9g,陈皮6g,连翘6g,莱菔子6g。【功效】消食和胃。【主治】食积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厌食呕吐,或大便泄泻,苔厚腻,脉滑。二、临床新用(一)内科疾病1.
6584
0
0
0
潜阳丹加味治疗手脚心发烧
藿某,女,60岁,四川绵阳涪城区人,2020年11月12日。 主诉:手脚心发烧前来治疗。 病史:患者是我的老顾客,以前腹胀,口唇干,口粘,大便干燥,不能吃冷药,吃冷药胃疼;吃过热药牙痛目赤,在我这里治疗好之后,有个小毛病就只愿意在我这里看病。 现症:手脚
1846
0
1
0
小儿外感发热验方
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的病证。我在长期的临床用药过程中,筛选出解肌清热、醒脾和胃的验方,用来治疗此证,疗效甚好。方由葛根、茵陈、藿香3药等量组成(没有恶心、呕吐,也可不用藿香)。葛根解肌退热;茵陈善于清利湿热;藿香醒脾和胃,辟秽化浊。三药性味皆轻清,微温微寒,有寒温相济
1194
0
0
0
温胆汤怎样用效果能更好?
温胆汤命名温胆汤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该方被收录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燾编撰的《外台秘要》中。《外台秘要》标明其方源于《集验方》,且云“出第五卷中”。考《集验方》乃南北朝名医姚僧垣(公元499~583年)所撰。原方由生姜、半夏、橘皮、竹茹、枳实、炙甘草六
2686
0
0
0
《温病条辨》三石汤解析
四一、暑温蔓延三焦,舌滑微黄,邪在气分者,三石汤主之;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加味清宫汤主之;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先与紫雪丹,再与清宫汤。蔓延三焦,则邪不在一经一脏矣,故以急清三焦为主。然虽云三焦,以手太阴一经为要领。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暑湿俱化,且肺脏受生于阳
3809
0
0
0
沈绍功:治阳痿不能一味的壮阳
这治阳痿呀绝对要注意,不能一味的壮阳,江湖郎中讲究疗效,3付药就能好。是呀用鳖、鹿茸、阳起石、仙茅,也许3付药就起来了。但是因为阳痿的病人可以理解,很久起不来,一起来控制不住,用了过头,用这些霸道的壮阳药,起来以后再下来,那就血染的风采,永远不起来了,所以这是忌讳绝对不能用。
1376
0
0
0
温病的四大外治法
外治法是通过皮肤、九窍给药,以治疗温病某些病证的一种治法,适用于温病各阶段的多种病证。人体的皮肤、九窍与内在脏腑及全身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因而通过皮肤、九窍给药也可以起到祛除病邪、调整脏腑及全身功能活动等作用。温病由于传变迅速,变化多端,许多传统
890
0
0
0
巧用三仁汤治产后发热
吕某,女,30余岁,2018年8月11日就诊:产后十五天,发热三日,持续午后发热,最高达39.3摄氏度,无口干口苦,无往来寒热,无头晕目眩,无大便秘结,初以为乳腺未通所致急性乳腺炎可能,经自行找催乳师三次,奶水已通,余予排除急性乳腺炎可能,门诊急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79.9%
727
0
0
0
从营卫运行的角度辨证用方
为什么同样一个方子可以治疗不一样的疾病?为什么同样的病征,却要用不同方子?为什么名家辨证用药总是信手拈来,恰如其分;轮到自己的时候就束手束脚?中医辨证用药到底该如何下手?今天,让我们从人体营卫运行的实际案例来解读。病例:女,起青春痘,脸上背后都有。平时爱喝热
563
0
1
0
王静安儿科用药经验
中医认为,理法方药乃辨证论治之精髓。药可组方,方体现法,依法据理,药之不当,方不对症,势必“有法不依”、有“理”不讲,必然用之不效,甚或有害。一草一药如一兵一卒,必须熟悉其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开合补泻、有毒无毒以及炮制后的药效等,对药物了如指掌,才能“用兵如神”,立竿见影,
844
0
0
0
有一种瘀血发热叫“灯笼热”
曾某,男,58岁,干部。患胸膜炎并胸腔积液,在某医院治疗,已多次抽水,胸水渐已平,但却又出现低热,每日下午6时开始,至次日早晨6时热势即解,热势不高,腋下测体温38℃~38.5℃,二十余日发热不退,查胸部无占位性病变,又治疗1个月,每日夜间按时发热如故,西医束手,延请中医会诊。
2361
0
1
0
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哮喘
哮喘,中医称为“哮”,为顽固难愈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如哨鸣,呼吸急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常突然发作,短者仅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长者可持续几天或更久。哮喘的病因病机,古人已有精辟的论述,如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哮病》言:“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白,
620
0
0
0
黄连温胆汤治疗疑难杂症
徐经世尤以擅长治疗疑难杂症而著称。现将其运用黄连温胆汤化裁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浅述如下,供同道参考。一、黄连温胆汤的沿革黄连温胆汤即温胆汤加黄连而成。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由半夏、枳实、陈皮、竹茹、甘草、生姜6味药组成,温养胆气为其主要功能,用于治疗胆寒所致
2069
0
0
0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