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651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中药、针灸,治疗耳鸣耳聋
某女,45岁。糖尿病患者,初诊因左耳鸣,听力下降2个月,头昏,视物不清,精神不振,面色萎黄不华,舌淡红,苔薄,脉细弱。电测听双耳轻度混合性耳聋。随症加减服2个月,患者耳鸣、耳聋、头昏视物不清等诸症悉平,精神振作。
2200
0
0
0
经方治抑郁症
百合法意指以百合为主药的方剂,治疗抑郁症中以精神压抑、心情低落、性情敏感、周身不适而无器质性病变为主要症状的一类方法。其代表方有百合地黄汤、栝楼牡蛎散、百合滑石散、百合知母汤、滑石代赭汤(《千金方》作“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黄汤等。
4380
2
0
1
经方经典语录40条
柴胡桂枝干姜汤,服一剂如神。医圣唯一对这一个方子做出这么高的评价。疟疾好不了,常山用得少。医圣治病原则:扶阳气,保胃气,护正气,固肾气,存津液。
904
0
0
0
经方减肥王道篇
真武汤:如果是全身性的水肥,我觉得补药来讲,最有效的经方呢,是真武汤。大概吃真武汤头两个月是越吃越肥,然后呢再继续吃下去,终于再过四个月会越来越瘦,最后瘦了之后呢,你会发现不但是瘦,而且身上会留下一身很白净的、好像有棱有角的那种肌肉
4959
0
0
0
凡治病首重阳气
患者一个多月前因咳嗽,伴呼吸急促入院。经西医治疗,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出现神昏,渐至昏迷不醒。西医没有确诊,只是认为可能是脑炎或者脑膜炎。有破格救心汤一法。两天后再诊,病人病情稳定,脉沉细,右尺尤沉,面色仍是胱白,但神识已经略见恢复。
637
0
0
0
人体脏腑辨证大全集
心悸怔仲,失眠多梦,为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有症。若兼见眩晕,健忘,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色淡,舌色淡白,脉象细弱等症,为心血虚。若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津,脉细数,为心阴虚。
1879
0
0
1
治肝三十法
温肝药物:吴萸、肉桂、川椒。解析:本法适用于肝经虚寒。吴萸、肉桂、川椒皆性温入肝之品,故治肝寒,不必多言。补肝药物:首乌、菟丝子、枸杞、山萸、枣仁、脂麻、沙蒺藜。
5818
0
0
0
点穴治愈荨麻疹
七十年代间,余治一位十三岁男孩,荨麻疹遍发于胸背、四肢。上午轻,下午重,晚上更甚。已服西药治疗月余,疹尚未退。试用马秀棠点穴按摩法。取曲池、血海、足三里三穴,以大拇指或食指点住穴位,适当加压,然后于原位,手指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每穴一百次,每日治疗一次。
489
0
0
0
治疗十类低热的临床经验
痰湿发热症见恶寒发热,或夜热晨止,体胖,胸膈痞闷,喘促气急,饮水则呕,恶心欲吐,口内黏膩,不欲食,大便溏黏不畅,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滑稍数。证属痰湿交结,气机郁遏,治宜健脾和胃,化痰祛湿,方用二陈汤加味。
1006
0
0
0
大黄硝石汤
黄疸郭某,男,48岁,工人。门诊就诊。患者开始发热,恶寒,头眩恶心,继而但热不寒,惟头汗出,心下烦闷,口干渴欲饮,下腹胀满,两胁下胀拒按,大便4日未解,遂投大黄硝石汤合茵陈蒿汤,服5剂后,大便通利,小便转淡黄,腹部微胀,其他证情亦有好转。
2535
0
0
0
中医药治疗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波的普及,被诊断肝血管瘤有增多的趋势。其病机虽然错综复杂,但总不外乎瘀、郁、热,瘀又是本病的主因,故治疗时始终抓住一个瘀,根据症状不同,配合选用活血化瘀的赤芍、丹参、当归、泽兰、大黄等。临证时必须灵活掌握辨证要领
5680
0
0
0
《伤寒论》112方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872
0
0
0
治疗头痛的12法以及常用方药
凡头痛以头后部下连颈项者,为太阳经头痛,药选羌活、川芎、独活;头痛以两头角痛痛引耳前后,为少阳经头痛,药选柴胡、桂枝、天麻;头痛以前额及眉棱骨痛,为阳明经头痛,药选白芷、天虫、防风、天麻、钩藤;头痛以巅顶颜面者,为厥阴头痛,药选藁本、吴茱萸;头痛偏一侧,药选蔓荆子、白蒺藜。
4577
0
0
1
网球肘的病机
对于这种炎症和肌肉损伤,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包括:冰敷、制动、口服药物、外用贴剂、局部封闭、冲击波治疗、注射PRP等。中医多从“伤筋”“肘痛”“痹证”论治,通过推拿、针刺、艾灸、针刀等松解局部,减轻疼痛。
1108
0
0
0
六经八纲辨证篇
所以说葛根汤比麻黄汤,桂枝汤,在治疗感冒上还常用一些。因为第一在临床,这种类型特别多,第二的话葛根汤相对于麻黄汤发汗又平稳些,相对于桂枝汤,开表之力又要强一些,我们还有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这些都是用于治疗一些虚实错杂的一种表证,我们临床当中就去运用,不用那么呆板。
657
1
0
0
仲景药对方41则
泻火护水药对方:大黄+黄连=大黄黄连泻心汤。宣透郁热药对方:栀子+豆豉=栀子豉汤。破湿暖中药对方:干姜+甘草=甘草干姜汤
1389
0
1
1
3个重要“穴区”
一个多年失眠病人,近一个月几乎没有合眼,烦躁欲死。诊治时发现右侧下肢委中穴区皮静脉怒张,就在这里给他刺血后拔罐,当晚就熟睡了五个小时。后来针刺治疗了两个多月痊愈。
623
0
0
0
补气养阴如何用药
滋养气阴法主要用于肺气、肺阴不足,多因温邪久恋,五志火燔,耗散气分,消烁津液。由于气阴两虚,肺肃无权,多见气短干咳,或有少量黏痰,咯血口干,并因肺主皮毛,卫气不固,亦能出现多汗畏风等症。
734
0
0
0
《伤寒论》诊脉法与麻黄升麻汤的“下部脉不至”
在脉道理论形成的初期,经脉是各自独立的,没有相互的循环流注,也没有与脏腑建立对应联系,当时流行遍身诊法(分经候脉之类),诊脉是辨别何条经脉发生异常搏动,“是动则病”。独取寸口脉法最初也不过是据这个部位诊十二经脉而已,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辨别病在何藏。
1890
0
0
0
外感风热第一方——银翘散
本方现代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辨证属卫分风热证者。皮肤病如湿疹、风疹、荨麻疹、疮痈疖肿,亦多用之。
8427
0
0
0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