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651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黄煌:日本汉方医学的长与短
汉方,与汉字、汉语一样,是中国特色的文化之一。从唐代开始东传的汉方,在日本这块土地上不断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学术特色鲜明的日本汉方。从吉益东洞到大塚敬节,从浅田宗伯到细野史郎,从丹波元简到森立之,一大批日本汉方学者以其聪明才智,共同构筑起了精美的汉方医学大厦。日本汉方的特色和优势
3276
0
0
0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
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局组织专家制定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中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到我局医政处。北京市中医管理局2020年6月14日
625
0
0
0
裘沛然谈从医六十余年的教训
导读:裘沛然说,“医人之病我写《壶天散墨》,治人心灵之病撰《人学散墨》”。从医75年,从教近60余年,裘沛然为推动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为裘沛然谈临床60余年遇到的挫折、教训以及感悟,字字发自肺腑,可以说是我辈后学中医路上的一盏启明灯,细读之,当少走很多弯路。
772
0
0
0
清代高人173条医林琐语
1、医之为道,莫过于不使病大,不使病大,莫过于有病即治,可以保富贵,可以别贫贱2、小而至于以草取嚏,真不足道矣,而此法出于《内经》3、《伤寒论》曰:服桂枝汤不解,先刺风池、风府。(风池二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入耳者是。风府在项上发际大筋宛宛中者是。)否则,以三指密排,
477
0
0
0
冯世纶在2018年第九届全国经方论坛上的报告
刚工作第一次听说胡希恕,第一次跟诊抄方,却见到了疗效,不但辨证无误,而且立方遣药,寥寥无奇,却疗效非凡。一个哮喘患者,为何治喘不用麻黄。因为没有麻黄证,什么是麻黄证?胡希恕举起来了七面大旗。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一语横空出世。处听震撼,越来越感到学术价值。最突出的科研成果,
664
0
0
0
如何煎药服药?
中药煎煮的方法是否适当,关系到其药效。药材煎煮前如何处理?煎药用具及用水如何选择?煎药火候、时间如何把握?煎煮要不要加盖?药液都要温服?……为了大家能正确煎药,正确服药,下面给大家介绍中药煎煮的几个注意事项: 1 煎煮前药材处理清洗 煎煮前一般无需清洗。如果草药中有
655
0
0
0
金世元:自古防疫方药众,清肺排毒汤和而不同
中医关于疫病的论述很早就有记载,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皆相染易”“病状相似”就是强调疫病传染性强、症状表现类似的特点,这与今天的传染病是一致的。到了明代,出现了吴又可的《瘟疫论》,清代有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
535
0
0
0
中医故事趣话
朱良春善待民间中医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新闻:三位民间土医生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特约研究员,被人们称为“三枝花”。他们都是朱良春先生一手栽培的神奇的花朵。
1218
0
0
0
传统中医三大支柱之官医、草医、游方医
作者简介沈谦益,民间中医昆仑派传人,又得到多位民间中医华佗派前辈的指点。临床上以三元色脉统御识证、遣药、用针,灵活运用简易、变易、不易之古法,以精简的中医治疗方法从事临床多年。著有《沈谦益古中医传讲录——一位民间中医传承者的医道独白》(学苑出版社,2020)。推荐沈谦
3095
0
0
0
一位身怀绝技的土郎中带走了他的绝技
20年前,在北京酒仙桥,认识了一位在诺基亚上班的密云小伙子小张。那时,正受痔疮的折磨,在中日友好医院找专家花了300元做了切除手术,半年后又复发了。疼痛有时出血,稍微一吃辣的就受不了,走路趔趔趄趄的。有一天,小张说,他爸爸专门治疗痔疮,不用手术,在嘴
1246
0
0
1
关于印发《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京中医政字〔2020〕35号市医管中心、各区卫生健康委、各有关医疗机构: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局组织专家制定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四
436
0
0
0
漫话中医防疫
瘟疫,是中医学对传染病、流行病的总称。其中有些病名和西医学完全相同,如麻疹、白喉、痢疾、疟疾;有些则是中医独特的病名,如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痄腮(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等。中医学认为引起这类疾病的原因,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邪气,称为“疠气”、“毒气”、“戾气”、“异气”等。《
437
0
0
0
刘清泉:中医真正的优势不在于慢性病,而在于急症
刘清泉教授是国内从事急诊临床工作最优秀的医生之一,尤其在中医急诊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急症是中医真正的优势。“中医在急诊中的作用不大,救急主要靠西医,中医的优势在慢性病”,西医界这么认为,中医界抱有此
691
0
0
0
瘟疫学鼻祖吴又可
吴有性(1582—1652 ),字又可,汉族,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
6345
0
0
0
中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
中华民族繁衍数千年的历史,也是与疾病抗争的历史。在防治危害尤其严重的传染病方面,我国从古到今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值得回顾、思考及取鉴。一、历史上的瘟疫之害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瘟疫多不胜数,《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辑录1840年以前就有826条记录,其中有不少疫情对我国政治经
518
0
0
0
李佃贵为肺炎患者开中药处方
2月4日上午,国医大师李佃贵深入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隔离病房,诊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这也是我国首位进入病房亲自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把脉会诊的国医大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是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收治定点医院,目前收治确诊病例16人,其
791
0
0
0
温病四大家如何防治瘟疫
自古以来,人类便饱受瘟疫之害,而最惨烈的莫过于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和导致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的“天花”;当然,华夏也是深受其害,但是相对于医疗水平落后的欧洲和美洲,华夏古代的医学水平那可是相当高的,对如何预防及治疗瘟疫,有一套相对成熟得多的方法;在清朝时期,还出现了以防治瘟疫见长的
1064
0
0
0
从民间献方到中西医结合:面对疫病的中医思考
疫情突如其来,我许多在医院工作的同事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春节假期,不惧生死,奔赴在了抗击疫情的一线。面对疫情和生死,“逆行的战士”一下子成了他们最贴切的称谓。而就在疫情大面积扩散引起民众高度关注的前几天,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刚刚被患者砍伤,倒在血泊之中。很惭愧,同样是中
331
0
0
0
清肺排毒汤疗效显著,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试点省份临床观察显示:清肺排毒汤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日前,由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实施的应急科研专项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据4省试点临床观察显示,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
409
0
0
0
为什么有的人不易感染病毒
一面对传染病,既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消除致病的原因;又要调整人体的状态,增强抵抗能力,使人体经受住疾病的伤害。就像面对洪灾,既要疏浚河道,使洪水退下去;又要筑牢堤坝,防止洪水溢出来。西医就是疏河道的工程师,中医就是筑堤坝的工程师。在早些年,对细菌性传染病,因为西医
761
0
0
0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