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73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经方家曹颖甫生平医事
曹颖甫,名家达,字颖甫、一字尹甫,号鹏南、晚署拙巢老人,清末民初江苏江阴人,生于清同治七年戊辰正月二十八日(1868年2月21日),卒于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十ー月初五(1937年12月7日)。曹颖甫先生是近代著名的中医经方家、中医教育先行者,医学著作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
1914
0
0
1
关于举办2020南京国际经方大会暨经方临床应用提高班的通知
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共同主办的“2020南京国际经方大会暨经方临床应用提高班”将于2020年10月16日-18日在中国南京举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经方传承与国际化。本次经方临床应用提高班为2020年度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年度项目(项目编号T202
385
0
0
0
中医故事趣话
伤寒岐黄故事:多吃西瓜伤阴上火
有一年北京儿童秋季腹泻流行的很多,秋季腹泻对儿童来说,是常发的一种病,有好多小孩儿拉肚子。我那个时候在门诊,一般的中医门诊呢,儿科也看,妇科也看,内科也看,有个老太太抱着孙子就去了,说:“我们这个孩子拉了好长时间了,都拉出火来了。”拉出火来了?我们的同学在旁边说:“拉出火来了?这
828
0
2
0
黄煌: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类学生“读经”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学中医,到底哪些是必读之书?根据本人主持的课题组于1998年对全国330位名中医的问卷调查,结果是《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高居前列。清代医家徐灵胎先生晚年所著的《慎疾刍言》一书中开具的必读之书为《灵枢经》
445
0
0
0
黄煌:日本汉方医学的长与短
汉方,与汉字、汉语一样,是中国特色的文化之一。从唐代开始东传的汉方,在日本这块土地上不断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学术特色鲜明的日本汉方。从吉益东洞到大塚敬节,从浅田宗伯到细野史郎,从丹波元简到森立之,一大批日本汉方学者以其聪明才智,共同构筑起了精美的汉方医学大厦。日本汉方的特色和优势
3272
0
0
0
冯世纶在2018年第九届全国经方论坛上的报告
刚工作第一次听说胡希恕,第一次跟诊抄方,却见到了疗效,不但辨证无误,而且立方遣药,寥寥无奇,却疗效非凡。一个哮喘患者,为何治喘不用麻黄。因为没有麻黄证,什么是麻黄证?胡希恕举起来了七面大旗。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一语横空出世。处听震撼,越来越感到学术价值。最突出的科研成果,
662
0
0
0
倪海厦:治不好感冒,就治不好癌症
中医师的素质良莠不齐是众所周知的,真正好的中医师他治病的范围非常广泛,从感冒到癌症都有一定的研究,因为疾病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只是专门一科例如痔疮,疣,鼻炎等是可以的,其他的疾病都与感冒有关,也就是说一位中医师如果连感冒都治不好,就绝对不可能治好癌症,西医就是连感冒都治不好的医术,
1337
0
0
0
中医故事趣话
中医治瘟疫轶事
《宋史》载陈宜中梦神人语曰 :“天灾流行,人多死于疫疠,惟服大黄得生。”宜中遍以示人。时果疫,因食大黄得生者甚众。(清禇人获《坚瓠秘集》卷五)绍兴二十六年(1156)夏,临安疫,宋高宗下诏用小柴胡汤敕治医活者甚众。《宋会要辑稿》记载了宋高宗赐药的情况。(绍兴)二十六年六月二十
830
0
0
0
“经方妈妈”群体火了,孩子小毛病在家就能治
近年来,经方因其治疗儿科病效果好,味道好喝,适合在家庭推广等特征,已经成为“香饽饽”受到妈妈群体们的热捧,“经方妈妈”群体也相继而生。那么经方为什么在儿科如此受欢迎?经方如何激发儿童内在的自愈力?儿童能喝经方汤剂么?“经方妈妈”们又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我们请来南京中医药大学
653
0
0
0
大黄甘草汤sherbet:有益化疗患者的口腔卫生
化疗是利用药物来治疗癌症。这些药物虽然可以杀死癌细胞,但是也会损害正常的机体细胞,其中就包括口腔细胞。副作用包括:牙齿和牙龈问题;柔软、湿润的口腔黏膜问题;以及负责分泌唾液(吐口水)的腺体问题。这些副作用会带来损伤,使人难以进食、谈话和吞咽;更容易感染,接受癌症治疗时发生感染问题
778
0
0
0
古代大医之师徒传承
中医之发展,师徒授受、传承进步,有着光辉的历史,十分优越的传统,特别晋唐之前,学校教育尚未发达,中医学术的继承、发扬、创新、进步,主要靠师徒传承。因为,父子传承的世医、学校教育师生传承,发挥重要作用者基本上在晋唐时期,之后虽有发展,或有扩大,但师徒传承始终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
1050
0
0
0
德国经方医生的验案
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黄煌教授这次来德国,遇到不少跟我学经方的自然疗法师,他们与我分享了一些运用经方治疗疾病的成功案例。克雷蒂亚,大眼睛高鼻子的漂亮女人,爽朗爱笑。她说,有个4岁的孩子,两下肢疼痛,经常踮着脚尖走路,如芭蕾舞步,而且伴有睡眠障碍。她用芍药甘草汤为
519
0
0
0
经方传承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中国中医药报编者按:在中医学传承事业中,经方的分量最重。经方是中华民族的原创,传承至今几千年,依然活力四射。经方以其极强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在中医人才培养、临床医疗保健、市场开发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年来,经方的传承日益受到国内外中医界乃至社会的重视,成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
3156
0
0
0
小柴胡汤成语妙解
嗯?听说过字里藏医,难不成老师今天是要来一个词里藏医吗?没错,就是这样。老师用简单的五个表示春天的成语,为我们揭示小柴胡汤是怎样通过生发春机来调理人体五脏六腑的,如果说五脏六腑似人体大地,那小柴胡汤疏肝利胆,像吹过大地的一阵阵春风。一、春回大地。这是肝脾同治的思想。你看,
538
0
0
0
我的学医历程——从排斥到热爱
作为20世纪6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一员,年轻时梦想在数学中有所作为,下乡的7年中,空闲时间只啃了两类书,一类是旧书店淘来的《几何辞典》《代数辞典》等,一类是哲学书,当时对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爱不释手。当时,社办企业盛行,1972年被招入社办厂,从事有色金属加工,又想
402
0
0
0
钱超尘:王叔和未窜乱《伤寒论》
自明朝方有执首提王叔和窜乱《伤寒论》经文以后,唱和者相继而起,喻昌、张璐、吴仪洛、程应旄、周扬俊、黄元御、章楠各有著述以讥评叔和,逐渐形成错简重订学派。吴仪洛言:“自叔和而后,《伤寒论》一书沉沦于羊肠鸟道中者几千余年,有明方有执出,著《伤寒论条辨》,澄几研理,卓识超于前人。”
739
0
0
0
查遍典籍告诉你《金匮要略》的“正名”
《金匮要略》这样一本重要的经典,按说应该有确定的名称。但事实是其书名自古以来比较杂乱,几种重要的传本几乎是各本各名。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金匮要略》全称是《金匮要略方论》,例如,《中国医籍大辞典》立“金匮要略方论”为正词条,称其书“简称《金匮要略》《金匮》”;赵法新等所编《中
1916
0
0
0
经方之美,你感受到了吗
沧桑之美经方,形成于何时?什么人发明的?不知道。神农、伊尹只是假托,张仲景只是它的传人,他们背后站着的是一群默默无闻 的古代医工——经方的先驱者!就其载体——《伤寒论》来说, 迄今已经1700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说不清楚其书哺育了多少医生,算不清楚其方救了多少
547
0
0
0
日本学者江部洋一郎眼中的胡希恕
网上有一种争论,说胡希恕先生的学术思想受到日本医家的影响,但是在日本医家眼中看来,胡希恕先生的理论是独特的,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早在2011年的时候,徐文波教授赠送我一套日本学者江部洋一郎的《经方医学》,但一直没有阅读,
2909
0
0
0
漫漫从医路,切切经方情——品味娄绍昆《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
作者:彭坚我对娄医生心仪已久,但最初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去年11月出版的《思想者》第一辑上。娄先生的文章是一篇回忆录,题目为“我从医的精神史(一)”。从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得知:50年代,身为中学老师的父亲被精简回乡村,他自己也跟着受累,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被强行动员
2374
0
0
0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