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如何治疗恼人的“牙痛”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这一俗言说明了牙痛虽为小病,却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因此,明确和掌握牙痛的发病机理及辨证治疗,也是除疾利民之思。01牙痛为多种牙齿疾病及牙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发病,其中以胃、大肠、肾与其关系最为密切
1379
0
0
0
《伤寒论》证的三重含义
《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临床著作,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我们在继承发扬《伤寒论》辨证论治同时,不应忽略其关于“证”字内涵的挖掘,笔者认为书中所言“证”,并非仅指方证或疾病当前阶段本质的概括。细读《伤寒论》中出现“证”字
546
0
0
0
临床中运用乌梅丸的几点体会
第一次见到乌梅丸,是方剂学中治疗蛔厥的。第一次见到运用乌梅丸,是在臧云彩老师门诊,当时是一个颈椎病的患者,采用乌梅丸治疗而痊愈的;又有面部湿疹的,处方乌梅丸效佳,这时候便发现乌梅丸并不仅仅是一个祛蛔的方子,而是在很多疾病中都可以运用。如何运用乌梅
5026
0
0
0
傅青主12种治痰之法及方药
痰嗽门作者/傅青主古人所主治痰之法,皆是治痰之标,而不能治其本也。如二陈汤上、中、下、久、暂之痰皆能治之,而其实无实效也。今立三方,痰症总不出其范围也。 初病之痰伤风咳嗽吐痰是也。方用:陈皮、半夏、花粉、茯苓、苏子、甘草各一钱,水煎服。二剂而痰可消矣。
4644
0
0
0
最全整理:治咳嗽14法
咳嗽在中医属一种病证,在西医则是一个病的症状,是一种病理上防御性的反射,这种反射对排出毒素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临证治疗不能一味地止咳,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方能因去而咳嗽止。今对辨证治咳嗽十四法的临床应用作一小结,供同道参考。 01 宣肺法适用于外邪犯肺,肺
15101
0
0
0
从两例皮肤病,谈中医辨证思路
群里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主要讲一下两例皮肤病。一例是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叫“类天疱疮”,另一例是小儿脓疱疮。这两个病例,我看的还是比较有意思,也比较典型。借机给大家引申、阐述一下,在临床上,见到了湿证,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辨证治疗。
574
0
0
0
半夏泻心汤的深层奥秘
源自《伤寒杂病论》的半夏泻心汤,可谓是医圣张仲景的得意之方,此方可调和肝脾、散结消痞,后世众医家临床均有借鉴,也为后世治疗疑难杂症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现如今,很多人虽然也常用此方,但未必真正领略其中精髓,比如此方在寒热错杂证中的运用,方中人参、大枣、甘草的补益之意,都是很多
6672
0
0
0
王静安通锁汤治疗初生儿大便不通
初生儿大便不通,亦名“锁肚”,是指出生后2天以上不大便者。正常初生儿24~48小时内当自行排便(即胎粪),每天2~4次不等,颜色初为暗绿色,以后逐渐变成赤褐色;量初少黏液,无特殊气味,以后随乳汁吸入,便量日增而黏液减少,并有酸臭味。若婴儿初生时排泄大便,以后便秘者
524
0
0
0
半夏泻心汤解析
半夏泻心汤原文 【原文】 傷寒五六日,嘔而而發熱者,柴胡湯證俱,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1
21241
0
0
0
阳和汤治虚寒性痹痛
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冬季时日过长,气候严寒,痹证发病率甚高。《素问·痹论》:“所谓痹者,……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痹者,闭也。病邪犯人肌表、经络、关节,气血凝滞,闭阻不通,无论风、寒、湿孰轻孰重,皆引致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麻木不仁。重则病势难忍,反复不已,关节畸形,
1251
0
0
1
时振声先生治肾病时的常用加减方法
01阳明腑实证,用大承气汤时的加减方法:呕吐不止,舌苔黄腻:苏叶10克,马尾连10克;发热,身热: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鼻衄:马尾连10克,黄芩10克;面色晦暗,唇色青紫,舌质暗红,或舌质青紫,或舌有瘀斑、瘀点:丹参15克,泽兰10克;
572
1
0
0
射干煎方义考释
南北朝著名医家僧深,其中医学术成就独具特色,由后人集撰的《深师方》一书亡佚已久,诚为一大憾事。近来学者通过对《备急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医籍整理研究,使部分《深师方》重回人们视野。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风毒脚气》记载:“宋齐之间有释门深师、师道人,述支法存等诸家旧方为
862
0
0
0
朱南孙:从虚实两方面辨治女子不孕
女子不孕分虚实,虚证者调补肝肾、填补精血为要,实证者清热理湿、疏肝通滞、化瘀散结为法。前者要注意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之别,求源而治之。后者应辨证与辨病结合,除病调经而治之,方能有胎孕之机。 一、虚证不孕虚证多为功能性疾病,调补肝肾、填补精血为其治疗大法,其
1074
0
0
0
刘渡舟:论“发汗解表法”中的片面性
发汗是为邪气在表而设的一种治法。《内经》中说“善治者治皮毛”,又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然而,“发汗解表”要先辨出风、寒、暑、湿、温等的具体情况,然后选用辛温发汗,或辛凉解热的相应方剂,这样做叫“辨证论治”,乃是克服主观片面的一个关键措施。如果医者不从客观的辨证出发
683
0
0
0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串讲(一)
这次和大家讨论的是关于《金匮要略》的内容,会务组给定了题目:《探〈金匮〉之精髓,学安胎之药方》。客观地讲,因为我本人是伤寒教员,不属于《金匮》的本专业,说难听一点叫越俎代庖。从学术的角度,我个人有很多伤寒治学的地方需要向金匮的各位老师和专家求教求证。今天探讨所涉及的很多东西仅作为
2432
0
0
0
逍遥散,妇科中的“万能”基础方
逍遥散始载于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系由张仲景《伤寒论》之四逆散加减化裁而成。本方的适应证范围很广,内、外、妇、儿各科的许多疾病,都可根据病情运用此方加减进行治疗,尤且是在妇科疾病中用得更广泛,为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常用代表方剂之一。 1 原方组成逍遥散由柴胡、当
1317
0
0
0
刘渡舟:关于苏子降气汤的加减运用
《局方》苏子降气汤是临床上经常选用的一个方剂,其治疗范围比较广泛,使用得法,效果极为明显。兹将临床加减运用概述如下,谬误之处,请予批评指正。本方由苏子、半夏、厚朴、前胡、生姜、橘红、当归、甘草、肉桂九味药组成(一方有沉香,无肉桂。我们认为两药皆用,疗效更好)。方中苏子
2720
0
0
0
《伤寒论》五泻心的区分与总结
作者/肖相如 五个泻心汤可分成两拨有人问:《伤寒论》里有什么呀?很多人可能会说:有三承气、五泻心。可见,《伤寒论》的五泻心是很著名的,虽然说都叫泻心,可是他们五个还真不能算亲兄弟。最起码可以分成两拔,两边的老大分别是大黄黄连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五泻心相
7312
0
0
0
86岁老中医毕生总结的治咳七法(内附48张方药)
治咳七法作者/焦树德咳嗽一症,外感时病中有之,内伤杂病中亦有之,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并且不是只患了肺病才发生咳嗽。《内经·咳论》中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之症,包括很广,牵涉面很大。在治疗时,如果不辨病因病机,不讲理法方药,而只投所谓止嗽、
2419
0
0
0
宋柏杉:用药如用兵,治病次第谈
古人云:“用药如用兵”,这句话深意是什么呢?我在跟诊宋柏杉老师的过程中,眼见着宋老师把那些我们上学时背过的方子运用到治疗疑难重症上,而且获得可喜的疗效。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治病是有先后次序的,尤其对于那些病情复杂的疑难病来说,尤为如此。兵法讲
932
0
0
0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