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多种疾病
《金匮要略》说:“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右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饮服3丸,加至10丸。”古今文献对这条经文的看法,归纳起来不外三种:一是认为方证相符;二是认为方证不合,存疑,无法解;三是认为小便难应该是大便难之误。我认为,
2670
0
0
0
蔡长福:扶阳不如通阳,滋阴不如清肠
大肠热结旁流,热耗膀胱,膀胱热更急,常常得前列腺肥大,西医叫前列腺炎。为什么前列腺这么多?尤其是老人,有的痛苦半生,痛苦的带着前列腺炎过日子。他没有湿热这个概念,他不知道湿热下流,这个前列腺就算治不好了,开刀也开不掉。要是开刀的话,好比大树挖掉心一样,错上加错,不但这个热去不掉,
2272
0
0
1
倪海厦:论前列腺癌
汉唐82号下焦寒实之四逆症,(可比较西医学之摄护腺癌,前列腺癌)目前在美国各地对男人生命最大威胁的就是摄护腺癌,在中医的理论中,并无很详细的论述,本人依 据实务临床经验,领悟出许多病理分析并研究其治法,目前效果极佳,是很值得大家使用的药,且无副作用,无病亦可服用,可以 预防。
8654
0
0
0
张锡纯论升陷汤
升陷汤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方药组成生黄芪(六钱) 知母(三钱) 柴胡
18422
0
0
0
黄煌各科常用经方合辑
肿瘤常用经方(部分)作者/黄煌经方治癌的优点:几乎无痛苦,副作用极少;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成本低廉 一、炙甘草汤理虚方——“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六)1、甘草疗瘦本经:长肌肉。《外台秘要》用小
3838
0
0
0
润下剂治疗肠燥便秘之证
润下剂,适用于肠燥便秘之证,能润燥滑肠,促使大便排出。若肠燥便秘因于热邪伤津或素体火盛,肠胃干燥所致者,常用润下药如火麻仁、杏仁等与寒下药大黄等组成方剂,代表方如麻子仁丸;因于肾阳不足,或病后肾虚,关门不利所致者,常用温补肾阳、润肠通便药如肉苁蓉、当归等组成方剂,代表方如
1491
0
0
0
阳明蓄血证与常用攻瘀方的学习和体会
一、阳明病篇架构 (一)、阳明病本证:1、阳明病经(热)证:栀子豉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2、阳明病腑(实)证:3承气汤;3、脾约证:麻子仁丸;4、津少便秘证:润导3方:蜜煎导、土瓜根导、猪胆汁导。 (二)、阳明病变证:1、蓄水证:
1917
0
0
0
张锡纯:治瘀十五法
一、益气活血法:适用于气虚血滞引起的肢体痿废,偏枯等证,脉见极微细无力。张氏谓此证是由“胸中大气虚损,不能助血上升,至脑贫血”所致。常选用黄芪、当归、生乳香、生没药等药,以升补大气而通活血脉。若病发日久者,更加入蟅虫、地龙等虫类活血药,以行日久之淤滞。代表方剂为干颓汤(
9308
0
0
0
王付:慢性腹泻分型辨治
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反复发作的非器质性疾病。本病发于各个年龄,男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根据中医辨证与选方用药基本辨治准则,本节所论内容不仅能治疗慢性腹泻,还能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病证表现而符合慢性腹泻的基本证型
1426
0
0
0
蔡长福:足太阳膀胱经大论
大自然有太阳普照大地,温暖万物才能生长,乌云遮盖太阳,太阳不能发挥热量,万物不能生长,一旦风云突变,阴雨连绵,大自然中见不到阳光,这就叫大自然中的太阳病。 人是小天地,有五脏有六腑,有气有血,有元阳,元阳朝百脉,这叫生,元阳来源于父母,父母所生两肾,靠后天的脾胃纳五谷,化元
1900
0
0
0
从麻黄汤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暴盲引发的思考
1、蛛网膜出血并发暴盲案2000年秋,孙瑞琴乃一农妇,37岁,患原发性高血压 18年,暴怒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 48小时,醒后暴盲。寒战, 咳逆无汗。查见颅内血肿、水肿,双眼底出血、水肿。遵眼科名家陈达夫先生目疾六经辨证大法 :凡目疾,无外证而暴盲,为寒邪直中少阴,玄府
2166
0
0
0
倪海厦:论肾结石
汉唐26号石淋,砂淋,小便带血(西医学之肾结石)肾结石是很烦恼的问题,早期细砂时西医无法发现,必等到结石较大时,引起腰痛,或它在通过输尿管时, 造成出血,在小便中发现血,才知道肾结石,但往往都是结石长得很大的时候才知道,如果用开刀或超音波 来震碎,往往都是只顾大的,仍有许多小
24361
0
0
0
杂病泛用控涎丹
控涎丹出自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方》,又名妙应丸,乃从十枣汤衍化而来,由大戟、甘遂、白芥子组成。后代医家对本方颇多赞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控涎丹乃治痰之本,……惟善用者能用奇功也。”《张氏医通》亦云痰饮诸症:“此药数服,其病若失。”清代医家王洪绪,亦用控涎丹治疗多种外科疾病
1399
0
0
1
生化汤的药物用量
导读:中药的剂量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学术话题,自古就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说。今天跟着沈仲圭先生从傅青主生化汤的当归用量,来谈谈中医方剂药量的重要性。傅青主生化汤,为去瘀生新之剂,治产后瘀血停滞,小腹疼痛,具有良好的功效。是方在傅氏《产后编》所载原方为:当归八钱,川芎
1841
0
0
0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运用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原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该方有解表、散寒、利湿之功,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散、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然而临床上多数医家根据辨证施治、异病同治的传统理论,将该方的临床运用发扬光大,现说明如下: 1 皮肤系统疾
8063
0
0
0
治风痱急症用续命汤
诊断现场张某,男,36岁,农民,1986年 10月24日诊。病史摘要:患者素来体健,偶感外邪,发热,头痛,体倦,咳嗽。曾间断服用中、西药物,诸症已经缓解,未尝介意。谁知于14天前使用压水机抽水时,渐感双下肢酸软、麻木,约4小时后双下肢完全失去知觉(神志清楚),伴小便不通。
646
0
0
0
五苓散VS茯苓甘草汤:究竟渴不渴?
导读:千百年来,《伤寒论》无时不在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诠释纷争中,近年邢斌、娄绍昆等医家重提康平本《伤寒论》研究,并有一些新的论著,读来令人耳目一新,颇有茅塞顿开之感。(编辑/王里)太阳病中(节选)作者/邢斌“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3478
0
0
0
名医名方
成肇仁:芳香辟浊汤
成肇仁,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组成:藿香10克,佩兰10克,法半夏10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连翘15克,薄荷6克,白芷10克,荷叶10克。功效:芳香辟秽,燥湿化浊。主治:口气、非口源性口臭证属脾胃湿热者。症见口气,口臭,口
1066
0
0
2
25味单味中药临床新用
单味中药因其效宏、简廉、方便,而深受医患欢迎和重视,现综合25种单味中药临床新用,概述如下:1 马鞭草、西河柳治疗肾炎董氏以马鞭草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0例均愈。方法:取马鞭草,1~5岁15g、6~9岁30g、10~15岁40g,并鸡蛋1个,加水煮沸5min,吃蛋喝汤,1剂/
623
0
0
0
乌梅丸衍化三方及运用
一、乌梅固肠汤药物组成:乌梅、当归、地榆、白术(土炒)、白芍、党参各15克,川黄连、黄柏各10克,炮干姜、熟附片、炙甘草各8克,炙黄芪30克(即乌梅丸去细辛、桂枝、蜀椒,加白术、白芍药、地榆、黄芪、甘草)。煎服方法:上药混合,加水600ml,以文火煎至250ml左右
1052
0
0
0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