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古典中医夜读系列
夜读经典之【顺生不生】
明清大医陈士铎著有一部奇书《外经微言》。“篇中秘奥,皆采之《外经》”,被认为是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的唯一述义本。在其《顺逆探原篇》,提出【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的概念。但很多人表示看不懂。来,今日揭秘。上原文:伯高曰:阴阳不同也。天之阴阳,地之阳阴,人
1792
0
0
0
苓桂术甘汤治疗气短疲劳
夜枭型人申诉的主要症状中有眩晕、心悸、头痛和肩凝,这些是苓桂术甘汤的适应证。这种体质方证的临床分类和诊治经验,对我们临床有很大的帮助。
2061
0
0
0
中医辩证精气血津液
中医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认为精、气、血、津液是生命的基本物质,其中血和津液比较好理解,精和气是对人体中看不见不能精确表达的物质的含糊称谓,概念相对抽象,其中牵涉到很多同名不同意的表达,必须对其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理解其内涵后才能搞明白。这篇文章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精、气、血、津液
621
0
0
1
走近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正式预售!
“汤液经法图”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体系,它上接阴阳五行,下启组方配伍,完整还原了传统中医经方派的根源。不,不仅仅是经方,时方验方等一切方,都可以从这幅图获得完美解释,都可以用这幅图优化加减。《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为梁·陶弘景所著的医书。
3410
0
0
1
汪逢春:治湿温病10法
今将赵绍琴总结的汪逢春先生治湿温病十法,转录如下。 芳香宣化法(上焦)暑湿之邪迫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头晕身热,漾漾泛恶,舌苔白腻而滑,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周身酸沉乏力,小溲黄赤,湿热初起之证,宜芳香宣化法。处方:鲜佩兰5g(后下),鲜菖蒲5g,大豆卷10g,鲜藿
1600
0
0
1
麦门冬汤:止咳经典方中有促咳成分?
麦门冬汤:主治: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组成: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该方目前最常用于以咳嗽气喘、排痰困难为表现的疾病(A),如慢性咽喉
4059
0
0
1
名医名方
16 位中医大家的专病绝招
1萧龙友:伤食腹胀用煳米萧氏家中经常备有炒黄黑的煳米,小儿伤食饮用。成人腹胀,常用砂仁一粒,以针穿其孔中,在火上烧焦,取下,纸包捻碎,去纸嚼服,甚效。又疰夏不思食,用荷叶粥宽中解暑,妙用非常。2蒲辅周:童便治诸血证童便对阴虚痨怯,吐、衄、咳、唾诸血病,皆有效,且不妨碍
663
0
0
0
胡希恕讲伤寒
胡希恕讲伤寒(41):外邪冲动里饮咳逆微喘
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这一节就说明小青龙汤的应用主要的证候是不渴。伤寒没有汗,这类的表证太阳病,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就是有水,古人把水呀也叫水气,《金匮要略》里面的水肿,就叫水气病。津液在仲景的书里常叫做阳
1433
0
0
0
蒲辅周和赵绍琴两代大医都赞誉的升降散
对温病的治疗,历代创立了许多有效方药,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宝库。在诸多方药中,本书首推杨栗山之升降散。杨氏以升降散为治温总方,其余14方,皆升降散之加减。对杨氏治温15方,蒲辅周先生甚为赏识,于《蒲辅周医疗经验集》中悉予转录。赵绍琴老师对升降散倍加赞誉,加减灵活,应用极广。我
2064
0
0
0
班秀文:从太阳经辨治妇科病
学界多识,太阳经主人一身之表。外邪侵犯太阳则见头项强痛、恶寒、脉浮等。膀胱经为太阳之腑,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内传膀胱,邪热与水或血搏结,就有太阳蓄水证或蓄血证之变。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班秀文认为,妇女以血为主,月经病变,其因虽多,但经者血也,故治月经病不离经血,凡属瘀积
584
0
0
0
《伤寒论》腹诊总结
腹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腹部的望、闻、切等方法,取得一系列的客观征象,亦称腹证或腹候(以下均称腹候)。每个腹候具有特定的中医辨证意义,从而为诊断提供了依据,并指导治疗。腹诊的内容在《内经》、《难经》中就有许多记载,至《伤寒杂病论》,腹诊内容大为丰富,且与辨证论治密切结
13464
1
0
4
刘渡舟:以小柴胡汤为例,揭秘伤寒与本经
小柴胡汤在仲景方中是一个疗效显著、使用范围极为广泛的方剂,后人对此评价很高,同时位列中医“七大名方”,而且在此方的基础上演绎出了不少的有效方剂。中医泰斗刘渡舟教授认为仲景用小柴胡汤参考了《神农本草经》。此话何以见得,且听参加过北京“全国高级中医研究班”的著名医家朱炼之娓娓道来!
2787
0
0
0
特异性方证之真武汤的解析应用
原文《伤寒论》第316条:少隂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欬,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伤寒论》第82条: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1992
1
0
1
叶橘泉经方治胆病经验
一、 胆囊炎,胆结石临床上,胆囊炎常与胆结石同时存在,亦有因感染而引起胆囊炎而无结石者。其症常突然发作右上腹疼痛(胆结石则常为阵发性绞痛),放射至右肩胛部。其急性发作常伴有恶寒,身热,血中白细胞增高,恶心,呕吐,或出现黄疸等症状。慢性者常时发右上腹疼痛,口苦,泛恶,纳呆等。胆
2495
0
0
0
倪海厦:论甘油三酯升高
我们平时听病人说身体有病,三高,是指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这甘油脂是在血液中的,通过小便又排不出去,身体又不能利用它,所以它在身体里面很容易附 着在血管壁中,若心力不足,慢慢会形成血栓。前几节课给大家说过,人体疾病,其中就包括血管里面流淌的血液,都是人
11291
0
0
1
蔡长福:谈三高症
所谓的三高症就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今天我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出发,谈谈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思路。第一证——葛根汤和白虎汤我当初治疗一个妇女四十几岁,脸泡脸肿脸大,口臭,上下眼皮肿大,有时突然脸红发烫发热,过半天就脸红脸烫会自动消失。时间一久脸上乌云连片,满脸都是麻雀斑,人未
3457
0
0
1
胡希恕经方医学:太阳病、少阴病
一、太阳病总结太阳篇总结(胡希恕讲解)仲景这个书啊,他在头一章,太阳病篇笔墨费得相当地多,全书共计112方,咱们讲过的方大概是74个,我数一数,可见在全书一半还多了呢!112方吗,这就占了74方。那么这个书,他对太阳病怎么说的,我们根据这个书来略略地谈一谈。我们看这个
4517
0
0
0
乌梅丸衍化三方,治疗痢疾、血脂、蛔虫
一、乌梅固肠汤药物组成:乌梅、当归、地榆、白术(土炒)、白芍、党参各15克,川黄连、黄柏各10克,炮干姜、熟附片、炙甘草各8克,炙黄芪30克(即乌梅丸去细辛、桂枝、蜀椒,加白术、白芍药、地榆、黄芪、甘草)。煎服方法:上药混合,加水600ml,以文火煎至250ml左右,药渣
746
0
0
0
王三虎:我用中药治疗母亲的冠心病
讲一个在我母亲身上成方,其后得到反复验证的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证。大家都知道,治疗冠心病,张仲景的瓜蒌薤白半夏汤非常知名,但是我觉得,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活血化瘀风靡全国,以至现在泛滥成灾的时候,我们大家似乎觉得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也就不够了。我在四医大这十几年时
1631
0
0
2
徐书治痤疮:脉为中心,经方为龙头,专药画龙点睛
今晚在此与诸位说一说我治疗痤疮的一点体会,欢迎各位老师拍砖。在开讲之前,先说一下我治疗皮肤病的几个观点:1.内科是中医各科的基础。只有内科的功底深厚了,其他各科的治疗才能有很大的突破。2.皮肤科有特殊性。这与皮肤的外在防卫功能有关,比如湿疹,急性期流水比较多。我有过教
2031
0
0
0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