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讲伤寒(41):外邪冲动里饮咳逆微喘
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这一节就说明小青龙汤的应用主要的证候是不渴。伤寒没有汗,这类的表证太阳病,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就是有水,古人把水呀也叫水气,《金匮要略》里面的水肿,就叫水气病。津液在仲景的书里常叫做阳气。因为这个水能化气,所以津液也叫做阳气,后面慢慢的讲到那再说吧,现在说多了让人更糊涂。
伤寒,心下有水气的病,咳而微喘,伤寒表不解,他有外邪里头再有饮,外邪冲动里饮,咳逆微喘,这是很常见的病。发热有表证,里头有水饮它不渴。
“服汤已渴者”,服汤就是吃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是外解表而内去饮,表解了饮去了,它就要渴了,因为小青龙汤是热药啊,饮没有了,他感觉胃中干他渴。这个渴是服小青龙汤之后一个效验的表现,就是有效了,他渴,所以它底下注解的几句话,“此寒去欲解也”。这个“寒”指寒饮,这个水气去了,这个病要好了。
“小青龙汤主之”,应该在“发热不渴”之后。应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不是吃完药渴了寒去欲解再小青龙汤主之,这是一个叉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吃完小青龙汤了,这人渴了,这是服药有效之验了,寒气欲解也。
头前这几节是由麻黄汤开始,讲的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主要讲的是解表剂。由桂枝汤讲到葛根汤,然后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这都是解表剂。像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那也是解表。解表两个主要方剂就是麻黄汤和桂枝汤,他主要分析这两个方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