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185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胡希恕认为哮喘根责之于“痰饮、瘀血”
胡希恕先生认为,哮喘可由外感、饮食、七情等原因诱发,但其宿根责之于“痰饮、瘀血”。当外来因素刺激人体后,与体内的痰饮、瘀血相互搏结,阻塞气道,使肺气上逆而产生哮喘。这就是外邪引动内邪,也即外因引动内因而发病。
1715
0
0
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传统的和解安神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经典的少阳病方及情志病方,传统的和解安神方,具有除胸满、定烦惊、除谵语、轻身的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抗抑郁、改善焦虑情绪、镇静、安眠、抗癫痫等。适用于以胸满、烦、惊、身重为特征的疾病。
1956
0
0
0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运用于“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是治疗气分水饮重症,临证表现为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病机为阳虚寒凝,水饮不化,阻碍气机,仲景采用“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治疗原则,振奋阳气,调和营卫,温发通达表里之阳,使气机通畅,阴阳协调,则水饮下行,心下痞坚自除。
1939
0
0
0
常见病分型治疗
中医药治疗胆囊摘除后遗症的方法
胆道手术气血耗伤,脾胃受损。精神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稀溏,消瘦,胁痛隐隐,舌质淡,苔白微腻,脉缓而弱。治宜益气健脾,兼以疏利肝胆。方用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化裁
1867
0
0
0
发黄的病机和治疗
临床中把发黄(黄疸)当作一个症状,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到一个发黄患者的时候,首先要判别他的六经,有表证的情况下需要考虑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没有表证的情况下,肯定就不考虑了。
2020
0
0
0
辩证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
不论急性还是慢性肾炎,常可看到其特殊的面容,即皮肤萎黄,既不是贫血,又不是黄疸,一望便知这是肾炎面容。实临证者经常看到肾炎面容,如排除贫血证,再加问诊、检查,便可诊断为慢性肾炎。这里的黄肿并不同于黄疸证之多是湿热,而是并见于虚、实、寒、热之证
1254
0
0
0
《金匮要略》——蜀漆散
蜀漆散可治真疟,从蜀漆中提取的“阿地平”有杀疟源虫的真正效果,至今研究治疟新药青蒿素,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有真杀疟源虫的可靠效果。
2060
0
0
0
《金匮要略》——柏叶汤方
柏叶汤方多用于治疗虚寒性的出血证,阴虚火盛迫血妄行者,不可用之。现在多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咯血,便血,女性月经量多,崩漏下血等临床辨证属虚寒者。
3071
0
0
0
《伤寒论》六经实质研究
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是不同的概念,三者不能混称。六经是仲景及历代伤寒学家在全面继承《内经》六经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而来的一个高度抽象的生理概念。具体而言,六经应为人体生理结构、生理功能、生理关系及人体与自然相应关系的高度概括
1158
0
0
1
走近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系列(2):通过虚实认识疾病,采用补泻治疗疾病
今天开始,我们讲汤液经法图的结构和内容。我们一直在说,汤液经法图是一个完整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学体系。这其中包含了疾病的诊断,也包含了疾病的治疗。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医学的目的,就是认识和治疗疾病。不同的医学,有不同的疾病认识方法。现代医学认识疾病,有现代医学的
2407
0
0
1
走近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系列(1):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在这本《辅行诀》里面,收录了一些更早时期的医学内容,例如我们的主角,“汤液经法图”。这个图是《辅行诀》所引,但不是陶弘景所作,谁作的呢?据传是伊尹所作,是伊尹所著《汤液经法》里面的关键原理图。
9488
0
0
1
胡希恕辨证用方提纲之“心系疾病”
心源性水肿,大都现木防己汤或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证,如上证单用原方固可,若胸胁苦满可与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合用亦妙。
1428
0
0
0
薛生白经验探讨“凡看病必究体质”
看重体质,是治病求本之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切证候的产生都与体质息息相关,证候只是标,体质方为本。
892
0
0
0
防己茯苓汤治疗四肢水肿疼痛
防己黄芪汤以防己配黄芪为君,伍以白术益气健脾利水、益气补虚固表之效佳,适宜于风水表虚、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茯苓汤以防己配茯苓为君,配入桂枝温阳化气,重在健脾利水消肿,适宜于阳气不足、水溢肌肤之皮水,症见水肿较甚,按之没指者。
2719
1
0
1
麻黄加术汤解析与运用
麻黄加术汤主治寒湿在表之证。寒湿困表,郁遏卫阳,经脉不利,可见身体疼痛而有烦扰之象,并可见有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表证。风寒在表,理当发汗,然因湿邪之存,又不宜过汗,以“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存,是故不愈也。”
6030
0
1
1
麻子仁丸治疗气血亏虚所致便秘
麻子仁丸现代常用于痔疮便秘、习惯性便秘、老年气血亏虚便秘等属于津枯肠燥者。现在药店里面的中成药五仁润肠丸(天津方),就是从在五仁丸的基础上加了几味药变化而来。
1836
0
0
0
苓桂术甘汤治疗气短疲劳
夜枭型人申诉的主要症状中有眩晕、心悸、头痛和肩凝,这些是苓桂术甘汤的适应证。这种体质方证的临床分类和诊治经验,对我们临床有很大的帮助。
2060
0
0
0
走近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正式预售!
“汤液经法图”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体系,它上接阴阳五行,下启组方配伍,完整还原了传统中医经方派的根源。不,不仅仅是经方,时方验方等一切方,都可以从这幅图获得完美解释,都可以用这幅图优化加减。《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为梁·陶弘景所著的医书。
3407
0
0
1
麦门冬汤:止咳经典方中有促咳成分?
麦门冬汤:主治: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组成: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该方目前最常用于以咳嗽气喘、排痰困难为表现的疾病(A),如慢性咽喉
4051
0
0
1
胡希恕讲伤寒
胡希恕讲伤寒(41):外邪冲动里饮咳逆微喘
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这一节就说明小青龙汤的应用主要的证候是不渴。伤寒没有汗,这类的表证太阳病,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就是有水,古人把水呀也叫水气,《金匮要略》里面的水肿,就叫水气病。津液在仲景的书里常叫做阳
1432
0
0
0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