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185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万方之王”麻黄汤的临床应用
不要一来给人开一周的麻黄汤,这个是要出问题的,另外在服药的过程中要给病人交代清楚“一服汗出,无需再服”,要让病人服用这个方子之后,密切观察病人自身出汗的状态。如果说这个病只喝了一次麻黄汤,出汗也挺好,但是这个病还没有好,麻黄汤是不能再用了,但是治疗不能暂停。
4581
0
0
0
伤寒总结性讲解
伤寒总结性讲解首先是太阳病,因为《伤寒论》作者张仲景认为输布于体表的 阳气是由太阳所疏布的,所以体表的阳气被寒邪所伤,而发生的浅 表的证候叫做太阳病。太阳病涉及到了表证,涉及到了太阳经脉气血不利的症候,涉及到膀胱腑的证候。从太阳表证来讲,风寒邪气 伤人体体表的阳气,体
585
0
0
0
大柴胡汤证
男,69岁,仪陇县城人。以烦躁、语言不休1年。中医诊断:少阳、阳明合病,兼气滞痰瘀互结证。处方: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合温胆汤加减,服用1个月后,随访精神佳,睡眠好,二便正常,心烦、语言多等消失。患者已逐渐停用一切西药。
20725
0
0
0
详解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以鼓邪外出,良药相合,温散寒邪而恢复阳气,共为主药;辅佐细辛外解太阳之表,内散少阴之寒,既能助麻黄发汗解表,又助附子温经散寒。三药合用,补散兼施,可使外感寒邪从表散,又可因护其阳,使里寒为之散逐,共奏助阳解表之功。
3241
0
0
0
治疗“坐骨神经痛”
暂无简介
6678
0
0
0
读透《伤寒质难》
同样是经方派,各人理论,主张还是有些差别,多数人是泥古不化,言必六经传变,这不是我想学的中医。《伤寒质难》是一个例外。在祝味菊看来,中医,西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并对此进行了一番探索。
958
0
0
0
真武汤治疗小儿遗尿
患者,女,5岁。唯3岁后每夜遗尿一次不止。2年未断治疗,故书方“真武汤”加味3剂。上方服药一剂,遗尿即止,3剂服完,遗尿未作。为巩固疗效,再进3剂,嘱其勿食生冷,节其零食。
793
0
0
0
厚朴七物汤
厚朴七物汤治太阳中风未痊愈,仍见轻度恶风,身痛,脉浮数,又继发腹胀满,大便不通,或大便不调畅,口苦,口臭等症。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肠炎、不全性肠梗阻等疾病。
3431
0
0
0
麻黄细辛附子汤
不仅辨治外感,头痛,四肢关节风湿痹痛,鼻炎,副鼻窦炎,咽-扁桃体炎,暴聋,暴哑,喉痹,皮肤瘙痒等病证,而且还常用这个方子辨治内伤病证如冠心病,脑梗塞及其后遗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血管神经症等。
9578
0
0
0
经方治失眠
暂无简介
4436
0
0
0
经方治外感重点思维
暂无简介
661
0
0
0
浅谈三二四三辨证法则与应用
暂无简介
1233
0
0
1
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用到的经方有:白虎加人参汤 ,治疗胃热炽盛,津气两伤、消渴;桃核承气汤 ,治疗血热互结的蓄血证,是泄热逐瘀代表方。真武汤,治疗少阴肾阳虚衰,水气泛滥之证。肾气丸 ,是温补肾阳代表方剂。五苓散治疗膀胱气化不利,水停下焦之证。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
1412
0
0
0
辅行诀藏腑用药法
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
3564
0
0
0
新加汤的实战运用与解析
新加汤《伤寒论》,主治:发汗后,身疼痛,恶风,汗出,脉沉迟,或痹,或四肢拘挛、心下痞塞者。气血虚损,营卫失和方为本证之关键。故多用于产后、经后、久泻、劳损、放疗、化疗后之气阴虚损,营血不和诸证。
6522
0
0
0
中医六经与藏医隆、赤巴、培根的关联
六经乃医圣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创立的中医诊治核心要素,时至今日,六经依然在中医临床医学居重要地位,精稔于六经亦为历代名医突破临床局限的必要捷匙。隆、赤巴、培根是藏医学的理论核心,亦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构成,相当于中医学体系中的六经,既可以是生理功能,又可以是病理状态。
921
0
0
0
剖析万方之祖“桂枝汤”
桂枝汤证就是风邪传入了人体的卫气之中,也就是大约波及皮腠和肌肉的范围,而还没有穿透进血管、骨节的一种状态。因为卫气被搅乱了,已经不很强的卫气变得更弱,表阳虚,所以汗流得出来,不会像麻黄汤证那样汗被束住。而因为肌肉中已有了风邪混入,一再吹到风,感到很不爽快,也就是「恶风」。
1674
0
0
1
大黄甘草汤全面解析
大黄甘草汤泄热祛实,和胃止呕。本方是调胃承气汤去芒硝组成。方中重用大黄泻胃肠实热积滞,使腑气畅通,大便调畅,浊气下行,则呕吐自止;甘草顾护胃气,使攻不伤胃,并能缓解急迫。二药相合泻下作用较平和。
5322
0
0
0
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用法
葛根芩连汤为常用经方,本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四味药组成,见于《伤寒论》34条,原文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是阳明经药,其方当是阳明经脉方,这是它的病变部位;因为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故其病因为风燥。
2849
0
0
0
经方临证三要素
《伤寒杂病论》之方,被后世誉为“经方。”其中《伤寒论》实载113方,《金匮要略》实载262方,除去其中重复之方,共计178方,用药151味。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笔者从抓主证、握病机、辨病时等方面,阐述经方运用指征及经方的扩展运用。
940
0
0
0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