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185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急救回阳汤回阳救逆与活血化瘀功能的临床使用
急救回阳汤则是在大剂量的附子、党参、干姜、炙草等回阳补气药中加上桃仁、红花基础活血药组成,体现了回阳救逆与活血化瘀法在急救中的结合运用,对于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临床除用于救治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外,还对急性心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律失常等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2413
0
0
0
经方治疗失眠的高效方
女士,年32岁。患病毒性心肌炎,愈后失眠年余。每晚必用舒乐安定方有睡意,昼则精神疲惫,难以工作,如此数月,痛苦异常。望其舌嫩暗,苔薄润,脉弦而细。拟酸枣仁汤滋阴养血,润燥清热。服用10余剂,不见效果。后将酸枣仁加至60g,当夜入眠4小时,甚为惬意。继服10剂,睡眠可达6小时之多,
3070
0
0
1
胡希恕先生的甘草泻心汤证治经验
侄子,肛门老出血,他患的是痔疮,而且相当厉害。他来西城医院做手术,手术后,那地方肿痛,淌血。我就给他吃这个药(甘草泻心汤),他吃了就好,这个药真的好。所以不是非得是狐惑病才用这个药,有这种情况,尽管用。像其他的溃疡,如口腔溃疡,我们用甘草泻心汤,也屡试屡验。”
11810
0
0
2
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辨治思路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这五个泻心汤都归属于六经厥阴病的范畴,所以当我们临床中看到一个患者,它的病位在半表半里,同时是寒热错杂的阴证时,才考虑用五个泻心汤来治疗。
5287
0
0
0
名医名方
国医大师张志远的咳喘一扫汤
花甲工人,患间质性肺炎,长期咳嗽,白痰似水,半夜出现喘息,发作时间较短,尿液短少,大便正常,脉象弦滑,浅睡多梦。就授予上方,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蝉联未更,吃了七天,病情转减;把量删去三分之一,继饮十天,停药而愈。
1742
0
0
0
治胃病,一定要用“治胃四药”
“治胃四药”,就是黄连、黄芩、干姜、半夏。老师说,这四味药可以治好很多胃病,这是一个寒温并用的药组,那些饮食不节,吃香辣烧烤,又喝冰冻啤酒的人,最容易得胃病。治疗时需要用寒温统一的思路,这就叫调和折中。
1304
0
0
0
冯世纶教授六经辨治崩漏四则医案
胶艾汤是崩漏的常用方,高效方,甚至有医家认为百用百效,进而成为经验方,或专病专方。冯世纶教授在《经方六经类方证》中归类为太阴阳明合病。此处未效不外方证不应。患者口中和,便稀溏日2行,冯老追问:是否手心热,答曰:不热。不是太阴阳明合病,而是里虚寒兼血虚水盛,处以当归芍药散合柏叶汤
2728
0
0
0
跟着吴鞠通学习如何巧用桂枝和桂枝汤
《温病条辨》在运用化湿药中常配伍桂枝。除寒湿证外也可用于湿热证,上、中、下三焦之湿邪致病,常可找到桂枝的踪迹。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能祛寒,寒湿之邪损伤脾阳,症见形寒、不饥、脘中痞满,或见吐利、腹中痛等症,桂枝必不可少。
1683
0
0
0
运用经方的四大思维方法
余还治一男性农民,30余岁,平素体壮,因食自家腌制的大头菜,患亚硝酸盐中毒,住西医内科病房。虽经多方抢救,危象未减。余会诊时,症见患者神志清楚,而吐泻不已,严重紫绀,汗出如珠,血压降低,四肢逆冷上过肘膝,脉微欲绝。证属少阴寒盛亡阳,急进大剂通脉四逆汤,1剂即阳回脉复,利止而愈。
2495
0
0
0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善用甘麦大枣汤治脏躁病
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善用甘麦大枣汤,认为它是一张简、验、便、廉的好方子,不仅能治妇人脏躁,男女老少(如小孩夜啼)用之也都有效。邓老除常用本方以治脏躁病及心脾不足的失眠证之外,对于一些病情比较特殊,不易用一般辨证理论加以解释而有心脾虚象的,往往喜用此方,或与其他方合用。
2584
0
0
0
中医的直觉思维靠临证磨砺
嗜睡的病机是营卫出入不和,卫气内陷。卫气本是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由此可知,不管是脏腑还是皮肤分肉,只要卫气运行艰涩不流利,就可以改变卫气运行的常度。正常人的气机充沛,气道滑利,卫气的升降出入可以控制,所以既能晚睡,也能早起。
803
0
0
0
百合汤加减治疗胃痛
男,48岁。胃痛5年余。患者5年前因饮酒后引起胃痛,饮食稍不慎则发作,胃气胀满,曾在人民医院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方药:加味百合汤。二诊:药后1周疼痛消失,腹胀减轻。继续上方14剂,巩固治疗。
1225
0
0
0
陈慎吾:小柴胡汤的3个实战心得
患少阳胆热内聚之病,又兼少阴肾水亏乏,视力低下,头昏眼花,脉弦细数,舌微红绛,小柴胡汤原方合六味地黄汤加石斛、杞子。患少阳胆热内聚之病,又兼阳明湿热内蕴,致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身目黄染,胸胁苦满等,原方合茵陈蒿汤。
2076
0
0
1
胡希恕先生妙用十枣汤治疗胸腹水
十枣汤治疗胸水、腹水(实证腹水),尤其是胸水疗效更为明显。胡老在应用本方时,常不按照原方后的煎服法,大枣常用250-500g,煎煮时先煮大枣,将大枣煮至稀烂,把枣皮和枣核挑出弃之,内芫花、甘遂、大戟各9g(用汤剂而非粉剂),上火再煮少时,去滓,令患者喝枣汤,吃枣肉。
3820
0
0
0
经方辩治痰饮水湿需要注意的要点
痰饮水湿的本质为太阴病里虚寒证,因虚寒所致机体功能不足,故治则为“当以温药和之”。在治则指导下的治法紧紧围绕“和之”确定,如发汗、利小便等,虚则补之,实则祛之。温化水饮的基础代表方剂是小半夏加茯苓汤,也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代表方。
3519
0
0
0
宋孝志治疗疑难病的方法和经验
对一些疑难病,常需采用此病治彼,彼病治此之法。或先攻实后补虚,或先补虚后攻实。如先生临证常以栀子豉汤治疗肝胆疾病,且疗效颇佳。此方本治虚烦不眠,豆豉入肺肾经,栀子是心经药,而调心肾何以治肝?此即间接治疗之法。
1727
0
0
0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解析
我们常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急性病、慢性病,如发热、急慢性肝病、更年期综合征、白塞氏综合征、月经不调、痤疮等,与汤本求真、陆渊雷所集众多医案、医论有很多相同的体悟,说明该方证渐渐被经方界所认识。
4677
0
0
1
看张仲景如何运用降逆法?
对于火热导致气逆的呕吐呃逆和心下痞满等证宜用清热降逆法。清热降逆止呕,病由胃肠实热使腑气不通,势必上逆则见“食已即吐”。仲景用大黄甘草汤治疗呕吐,乃“上病下取”之意。泻热降逆消痞,此法在《伤寒论》治无形邪热结于心下、气窒不通的心下痞满证。治用麻沸汤浸泡的大黄黄连泻心汤
2517
0
0
1
胡希恕先生讲仲景脉学之“迟脉”
迟为不及脉,常主寒主虚,今阳明病脉迟,汗出,但不恶寒,阳明的外证已显,其人又有身重、短气、腹满而喘等表里虚实交错互见的证候,当然还不可议下。若汗出不恶寒,并有潮热者,则脉迟不外乎里实、气血受阻,肯定为外欲解,乃可攻里也。若更有手足不断汗出,则属大便成硬的确候,宜大承气汤主之。
1681
0
0
1
黄煌教授:桂枝人的黄连病
黄连汤证是一种以消化道功能障碍及失眠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不过,对患者体质的要求严格,其人消瘦,有抑郁或焦虑倾向,泌尿生殖系统主诉多见,脉象、舌苔有特异性。传统解释有“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成无己)等。临床表现虚实寒热夹杂,识别不易,需要与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方相鉴别。
1636
0
0
0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