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58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25味单味中药临床新用
单味中药因其效宏、简廉、方便,而深受医患欢迎和重视,现综合25种单味中药临床新用,概述如下:1 马鞭草、西河柳治疗肾炎董氏以马鞭草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0例均愈。方法:取马鞭草,1~5岁15g、6~9岁30g、10~15岁40g,并鸡蛋1个,加水煮沸5min,吃蛋喝汤,1剂/
623
0
0
0
白血病的中医疗法
一、白血病的病因机制——趋向论白血病的病因机制,国际医学界尚未有明确的结论。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的理、法、方、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验证了所谓白血病,尤其是“急白”,乃是体内的蕴毒,在生理失调,外因诱发下的并发症,简述如下:(一)蕴毒蕴毒在小儿主要是“胎毒”,意指
2798
0
0
0
应对过敏性鼻炎的三个通用方
过敏性鼻炎困扰着很多人,我大概有十分之一的患者说,每天早晨起来先打十几个喷嚏,外出也容易打喷嚏;有的患者鼻子痒、喷嚏、清鼻涕不断,眼内角痒的厉害,严重影响生活。下面说说我对过敏性鼻炎的粗浅认识。跟诊张太溪的经历张太溪,中医圈内人应该都知道,张老先生是我国针灸界的重要人物。
4615
0
0
2
祝谌予: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治疗经验
祝谌予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他潜心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多年,首先提出糖尿病血瘀致病的病机及血瘀的辨证指标:肢体疼痛、麻木,皮肤颜色青紫,心前区疼痛、痛处固定不移,面部晦暗,半身不遂,妇女闭经或者经量稀少、黑紫血块,舌质淡黯、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舌下络脉青紫怒张,凡具备以上三项者即可
1772
0
0
0
禤国维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皮肤病经验介绍
禤国维教授行医40余载,善采各家之长,又有独到之处,尤擅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多种皮肤疾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兹择数则医案,介绍于下。1.白塞氏病黄某,男,37岁,1998年8月4日初诊。患者4月前,唇与舌出现溃烂疼痛,自饮凉茶等无效,其后阴茎龟头及包皮又有
821
0
0
0
叶天士如何善用薄味理论治疗疾病?
薄味是中药学理论之一。笔者阅读《临证指南医案》,发现叶天士常以气味学说辨识中药,善用薄味理论治疗疾病。梳理薄味理论的源流,并探析叶氏医案中的应用,以期指导临床。 薄味理论溯源气味是中药属性的核心概念,薄、浓是对中药气味程度划分的一种手段。薄味指药味较淡薄的一类中药。辛
686
0
0
0
当归拈痛汤,是如何治湿热的?
“拈痛汤”出自金代李杲所著《兰室秘藏》腰痛门,云:“治湿热为病,肩背沉重,肢节疼痛,胸膈不利。”药物组成为白术、苦参、升麻、葛根、苍术、防风、知母、泽泻、黄芩、猪苓、当归身、炙甘草、茵陈、羌活。汤头歌中将其引申为“当归拈痛汤”。主治脚气疮疡,症见脚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临证
560
0
0
0
夏令暑温病如何治疗?
暑温,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初起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表现,病程中易化火伤津耗气,多有闭窍动风之变,多发于炎夏盛暑之季。暑热病邪是在炎夏盛暑时形成的具有强烈火热性质的一种外感病邪。夏暑之时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暑热易兼挟湿邪。感受暑热病邪即时而发的温病称
1902
0
0
0
时病重舌 杂病重脉
脉与证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脉、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疾病的变化。章老在临床上,常把望、闻、问三诊获得的信息归于证,把脉诊获得的信息与证相结合,辨证分析,恰到好处,给我辈启迪颇大。在一般情况下,脉与证是一致的,即有是脉就有是证,两者相应出现。但是,脉
1220
0
0
0
林钦甫治疗小儿夏季暑湿发热经验
暑湿发热是外感湿热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入夏之后,天暑地热,且暑多挟湿,人在其中,暑湿之邪从口鼻而受,留恋气分,胆火偏盛,内干脾胃,暑湿互结。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饮食不能自节,寒温不能自调,暑湿之邪更易乘虚而入,导致发热。临床特点有:①高热(39度以上)朝轻暮重,寒少热多,或汗
563
0
0
0
漫谈湿温治法
既不能辛散以发表,又不能苦寒以抑降湿温为难治之病。因湿被热蒸,热为湿遏,既不能辛散以发表,又不能苦寒以抑降。唯有芳香化浊,淡渗利湿以治之,于是提出湿温代表方剂三仁汤以作示范。岳美中老大夫说:“病蕴浊邪,非芬芳不能化,故以藿、朴、佩兰、青蒿为君,湿邪非淡渗通阳不能利小便,故
1202
0
0
0
蒲辅周:谈肺窍不利诸症
外感虽去、肺阳已伤的表现与治法感冒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鼻塞、流清涕。但症见鼻塞、流清涕不一定是感冒。若起病即清涕不断、鼻塞、喷嚏、头昏、头身痛,病在肺表,若治得法,可一解而愈,《内经》云:“善治者,治皮毛”就是此意。如服解表药三、五日后,头身等外症已解,而鼻塞、流
1182
0
0
0
藿香正气散五个加减方的学与用
《温病条辨》的五个“加减正气散”,是笔者临床最常用之方,原因是,我是一个湿邪、湿病推崇者。提起五个“加减正气散”,一定会联想到《局方》的“藿香正气散”的主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障疟,遍身虚
6822
0
0
0
以生脉散为例,讲述经方继承创新之法
中医治疗之方药应该是怎样的?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国医大师孙光荣的学术精华吧!孙光荣认为,中医治疗之方药应该是“平和”的方药组合,其有“三忌”。一忌在未固护正气的前提下施以大热、大寒、大补、大泻之剂;二忌过度滋腻,过度攻伐;三忌崇贵尚奇,动辄以昂贵难求、不可寻求之
1049
0
0
0
消食导滞法在儿科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中,因饮食积滞所致疾病者,在儿科病中占有很大比例。饮食积滞是儿科病中最为常见的基本证型之一,或独立存在,或兼夹出现。消食导滞法作为中医儿科常用内治法则之一,主要用于消化不良、食积内停之证以及积滞引起的其他病。呕吐之乳食积滞证呕吐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证,很多疾病都可以
906
0
0
0
白癜风,中医能治疗吗?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减少性疾病,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白癜”或“白驳风”相类似。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已载有治疗的内外治法。以后医家的论述也多不胜举。如《诸病源候论》载“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圣济总
2875
0
0
0
小儿病用经方效果不好时,可试试钱乙方
前言:前段时间,一个同学给我反馈,我开经方治疗的两个孩子发热,腹泻,效果不好,病人家长找到了他,他开的七味白术散,效果很好。因此,小编找到了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钱乙方选用及体会作者/来春茂笔者习用《小儿药证直诀》 方,多年用于临床,效果确切。因此深刻体会到钱乙组方配
554
0
0
0
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思考
过敏是越来越多,荨麻疹已经成为都市人的标配。谁要是是说自己不过敏,简直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城里人。农村长大的孩子都有个感触,自己小时候,包括身边的小伙伴很少有过敏的,为什么到了城里就容易过敏,包括在城里生的第二代。我们先来用中医的观点分析分析荨麻疹的成因。荨麻疹发作的时候,一肿一
1136
0
0
0
蒿芩清胆汤方证释义与临证心悟
蒿芩清胆汤源于《通俗伤寒论》,为清代俞根初之名著。俞根初,名肇源,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俞氏为临床实践家,著述不多,《通俗伤寒论》是其唯一的传世之作。此书自清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先后经何秀山、何廉臣、曹炳章、徐荣斋等数代校勘编修初订增补,今又连建伟三订,使其内容得到进一步阐发和
1472
0
0
0
哪一个经方对应“藿香正气水”?
《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 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
1282
0
0
0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