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499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乌梅 生津止渴敛肺阴
□ 毛德西 河南中医学院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经过烟火熏制而成,因为经过熏烤后的梅肉外皮呈黑褐色,故名乌梅,又名梅实、熏梅等。乌梅具有酸涩收敛之性,它的功效为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是治疗久咳、久泻、久痢以及消渴的常用药物。它还可以治疗牛皮癣、鸡眼等
361
0
0
0
忆绵阳中医名宿李孔定
杨施民一少孤成早客,老大误翁君。粪土难为阜,朽柴不耐斤。北山书伴卧,南陇汗和耘。俚鼓充器市,黄钟此次闻。二惠书三拜读,静坐倍思君。遣字钟千遍,谆言斫万斤。医文翁邃博,笔墨我疏耘。立雪程门下,躬身答问闻。注:本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杨剑横供稿,作者杨
433
0
0
0
杨春雪:强骨养生要得法
本报记者 周颖杨春雪:1939年出生,湖南省张家界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湖南省名老中医,擅长中医骨伤外科。作为“梧桐接骨”学术继承人的杨春雪,在从医40余年的工作中,运用膏、丹、丸、散、药酒以及手法治疗骨科疑难杂症,将中医外科接骨技术不断发扬光大。如今已经70多岁的人了,看起
308
0
0
0
紫苏 中药诗赏析
舒畅无知是紫苏,制将葅食伴瓜瓠。叶能达表温中气,子可消痰定喘吁。燃出灯油充蜡矩,编成篱落护鸡雏。芬芳豪贵常贪食,走泄真元气反虚。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按:紫苏味甘温无毒,入肺经。时珍曰: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曰紫苏者,以别白苏也。各园圃俱栽,叶背面
282
0
0
0
中药养生话茯苓
苏辙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同时在用中药养生方面也颇有造诣。据说苏辙少年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32岁那年,苏辙学习气功,食用茯苓,一年疾患竟愈。此后他便研究药物养生。他认为,茯苓乃补肾脾之养生珍品,可“急难于俄顷,破奇邪于邂逅”,遂创作《服茯苓赋并引》写道:“松脂流入地下为
387
0
0
0
铍针:给皮神经减压
本报记者 周颖在临床中,常被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或“风湿性疾病”的患者,有相当数量属于神经功能障碍。这些慢性疾病,有的使用多种方法久治无效,而采用铍针治疗一两次就能解决问题。这是为什么?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陈秀华说,铍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
585
0
0
0
感冒的辨证食疗
□ 谢文纬 北京普祥中医肿瘤医院西医认为感冒是由鼻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四季均可发病,身体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受凉者容易致病。病人有咽喉肿痛或发痒、发干、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疲劳等症状。流行性感冒则是高传染性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全身症状较重,除上述
378
0
0
0
活用藿香正气散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夏日炎炎,人们避暑纳凉,冷饮频进,暑热外感日见增多。医者皆以藿香正气散治之。确实藿香正气散对寒湿素蕴,及暑期新感外邪而出现寒热,胸脘胀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白腻,脉缓,或患湿热痢后热去湿存,呕恶不食,脘腹胀满者,均可服用。但人有胖瘦之别、男女
804
0
0
0
海螵蛸治病验方
海螵蛸(乌贼骨)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能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等。笔者常用其治疗下列疾病有特效。小儿腹泻:海螵蛸24克,五倍子15克,鸡内金、炒白术、白芍各9克,甘草3克。研细末,混
2331
0
0
0
宝宝哭得厉害时缘何会呕吐
我女儿14个月,经常哭得厉害就会吐。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是什么病?湖北竹山县读者:贾 仁本期答疑专家:广西南宁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李艳鸣这是正常的现象,并不是疾病,请您放心。人在哭泣的时候腹压会增高,胃的压力会增加。小孩也一样,特别是哭得厉害的时候,胃的压力会很大
281
0
0
0
乡村中医王志兴的乐事
□ 欧阳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志兴5月30日,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张家湾乡的巴头沟村卫生室,一位当地的满族小伙子来找村医王志兴。“这几天不知怎么了,额头‘转’着疼。”小伙子在自己的脑门上比划着。王志兴仔细地诊查后,说给你扎针试试吧,说着拿出几根小银针,用酒精棉球消消毒
265
0
0
0
中药外用治股癣
□ 周雨杨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协和医院股癣是指发生在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一种常见浅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圆癣”或“阴癣”。由于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本病往往夏季发作,冬季消退或减轻。本病初起是在股内侧与阴囊对应部出现小片状斑丘疹样损害,边缘境界清楚
437
0
0
0
岐黄文化在新密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岐黄”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和中华医祖岐伯两人的合称,如今成为中医的别称。近期参加了在河南省新密市召开的“岐黄文化高层论坛”,期间参观了黄帝宫、岐伯山、药王庙等有关遗址,才体会到岐黄文化在这里的浓厚氛围。黄帝宫黄帝宫被誉为“中华人文始祖圣地”。据
564
0
0
0
甘草 健脾益气解百毒
□ 毛德西 河南中医学院甘草的别称较多,有国老、美草、蜜草、甜草等。明代李时珍说:“甘草协和群药,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可谓药中之良相也。”甘草,味甘甜,性平和,入心、脾、肺、胃经。生用偏凉,可泻火解毒,缓急止痛;炙用偏温,能散表寒,补中益气。甘草还善于调和药性,解
252
0
0
0
马齿苋治病验方
□ 张远翠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马齿苋,别名长寿菜、五行草等,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疮、崩漏下血。现代大多用于治疗痢疾、急慢性肠炎,关节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下面将马齿苋治疗常见疾病的方法
316
0
0
0
艾叶治病验方
□ 鲁平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人民医院寻常疣、扁平疣:采新鲜艾叶,揉至出汁,在疣表面磨擦至皮肤微热或微红,但不要擦破皮肤,每日两次。臁疮:取艾叶60克,桃仁18克,凤仙花15克,水煎外洗,每日1~2次。阴囊湿疹:将鲜艾叶20克放在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沸,用脱脂棉或小块毛巾
397
0
0
0
复方丹参片不宜与4类药合用
□ 程怀孟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复方丹参片由丹参、三七和冰片等组成,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心脉瘀阻所致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笔者发现,有些患者认为复方丹参片是中成药,因而无副作用,服用无禁忌,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复方丹参片不宜与以下药物合用。抗酸药:复方丹
429
0
0
0
漫谈端午节的药俗
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五月在传说中为“恶月”,现代对此解释为这时天气暑热、毒瘴滋生,因此人最容易生病。为了应付“恶月”,民间便在端午这一天以药草净身或服食药物以求祛病健身。兰汤沐浴 这是极古的习俗,后来便和端午节结合起来。屈原“浴兰汤兮沐芳华”就是这种习俗的写照。唐代以
353
0
0
0
艾叶的现代药理研究
艾叶含挥发油,为多成分混合物,经分离鉴定内含萜品烯醇-4、β-石竹烯、蒿醇、芳樟醇、樟脑、龙脑等。现代研究证实,艾叶在抗菌、平喘、利胆等方面作用显著。1.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
370
0
0
0
艾叶治病知多少
据考证,艾叶用于防病治病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艾叶最早的用途是灸,并与“针”齐名,而且还有“医家用灸百病”之说。作为内服药,艾叶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之功用。历代
402
0
0
0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