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499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中医药应对有方
□ 李贵满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7年前,张女士患上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那时的她,周身浮肿,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嗜卧懒动,动则气喘,声音嘶哑,畏寒肢冷;虽经服用“优甲乐”等药,病情有了明显改善,但随着药量的不断加大,又出现了心悸、失眠、头痛、心律失常、频发心绞痛、肝
819
0
0
0
当归四逆汤医案两则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可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是治疗血虚寒凝证的经典方。一般认为本方是治疗冻疮的专方,笔者临床运用此方治疗冻疮、下肢关节疼痛多例,效果满意,经得起重复验证。案一:膝关节疼痛验案患者仇某,男,40岁。2
1137
0
0
0
《金匮玉函经》辨证新说
编者按:《金匮玉函经》为东汉张仲景所撰,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历来从中医学的角度精研细讨、注释、集注者有千余家之多,这是对《伤寒论》研究的重大贡献。本文作者追溯了《金匮玉函经》的思维渊源、指导思想,以唯物辩证法的理念解读《金匮玉函经》,既跳出了六经辨证、六经传变的“圈子”,又与
1308
0
0
0
五苓散医案两则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魏戌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五苓散可以利水渗湿,助阳化气,是治疗太阳蓄水证的经典名方。悸、眩、渴、烦、吐涎沫、小便不利、脉浮是本方方证识别关键;脱水与蓄水并存是本方证病机关键。笔者运用本方治疗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肠炎
738
0
0
0
升降散治疗头颈部肿瘤
□ 霍介格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升降散载于《伤寒温疫条辨》一书,由清代医家杨栗山所著,成治温病名方。升降散由白僵蚕(酒炒)、全蝉蜕、姜黄(去皮)、川大白(生)四味药组成。其中白僵蚕轻浮而升,能清热解郁,散逆浊结滞之痰;蝉蜕为清虚之品,能清热解毒,用之“以清虚而散火”;姜黄大寒无
565
0
0
0
《伤寒温疫条辨》与升降散
□ 韦大文 河南中医学院《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乃清代医家杨栗山先生所著。该书对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进行了详细剖解,条分缕析,解释确当。杨栗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师而不泥古,敢于立新,创立了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治温病十五方,为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故后世称该
616
0
0
0
当归“主治咳逆上气”临床治验
□ 丁元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当归“主治咳逆上气”,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以下就其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加以论述。作用机理当归味甘辛性温,根多油脂主滋润,其功效以滋养为主,善补血养血,和血活血,又长于润肠通便,润肺止咳。“咳逆上气”实指咳嗽、气喘而言。正如《素问·咳论》所
329
0
0
0
伤食泄泻的治疗
□ 尚学瑞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逢年过节,常会因贪吃而伤食,伤食会出现腹泻,中医称之为伤食泄泻。伤食泄泻的一般症状是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秽,泻后腹痛减轻,伴有脘腹胀满,嗳腐酸臭,食欲不振等,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中医认为,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湿热内蕴,或过食生冷不洁
336
0
0
0
重用蝉蜕治验二则
□ 臧海洋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蝉)羽化后的蜕壳,亦名蝉蜕壳等。其味甘、咸,性凉,入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明目等功效,笔者临床上重用蝉蜕可治疗多种疾病,兹举2例,以飨同道。 案例1 不寐 刘某,女,29岁, 3年来难以入睡,有时甚至彻夜
451
0
0
0
黄连汤活用辨治心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伤寒论》173条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由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组成。有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升降阴阳之功。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辛温下
306
0
0
0
姜良铎辨治四时感冒经验
□ 魏文浩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 付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四时感冒,多指春夏秋冬四季,由气候变化失常引起的外感疾病。四时非节之气称为邪气,人感之容易发病。非节之气,包括风、寒、热、暑、湿、燥六淫之邪,一旦肆虐,侵袭人体,卫外功能不能调节应变,则易感受发病;或因起居不
324
0
0
0
三种贝母功效各异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贝母据产地不同有川贝母、浙贝母之分,川贝母生于高山寒冷地带,分布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甘肃等地,鳞茎小而两瓣相等,有松贝、青贝、炉贝之称;浙贝母生于潮湿山坡草丛,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鳞茎大而为分为两瓣,有元宝贝、珠贝之称,两者产地不一,
373
0
0
0
崔应珉活用温胆汤临证经验
□ 车文生 徐羽 河南中医学院崔应珉系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崔应珉教书育人、治病活人30余年。他善治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论医理能化繁为简,谈用药清晰明了。现谨录崔应珉温胆汤临床用验于此。 刨根探底寻所出加减化裁尽其途 温胆汤一方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
354
0
0
0
气虚生热探源
□ 王长荣 厦门大学医学院气虚怎可生热?从阴阳学说分析, 气属阳,阳虚当生寒,何来之热?阳虚阴盛时,阴盛格阳,可见真寒假热之证。然气虚毕竟不是阳虚,气虚乃阳虚之渐,因而气虚是不会产生阴盛格阳的假热证的。中医基础理论论述气虚生热甚少,或述而不详,以至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至今不甚明
692
0
0
0
肾着汤加减辨治腰痛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腰痛”是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腰府失养所引起的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中医学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肾着汤”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
2391
0
0
0
高脂血症辨证论治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人由于活动量少,营养不平衡,因此患高脂血症者逐年增加。血脂乃血浆或血清中脂类的统称,包括许多脂溶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等。血中脂类含量超过正常值称为高脂血症。由于血浆脂质为脂溶性,在血液中须与
579
0
0
0
郑毓琳和他创立的热凉补泻与针刺八法
本报记者 郑访江郑毓琳先生(1896年-1967年)是我国现代卓越的针灸家之一。他一生秉承家学,勇于创新,成功地将气功与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郑氏针法,治疗眼疾重症等疗效卓著。郑毓琳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北娄村。自幼跟随其叔祖郑云祥学习针药。后拜其舅父曹顺德
337
0
0
0
黄芪桂枝五物汤也可疗骨伤
□ 刘艳平 李引刚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彦民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仲景治疗血痹虚劳方,李彦民灵活化栽,加味用于骨伤科临床,收效显著,现将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益气调营 祛颈肩痛骨伤科能引起颈肩
482
0
0
0
李富玉脾胃病临证经验
□ 韩培海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中医院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是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治疗之法是健脾温肾、清肠化湿。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机是脾寒热错杂;治疗之法是温寒清热。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科主任李富玉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李富玉对
1321
0
0
0
善用风池穴祛风止痛
□ 程杰 安徽中医学院风池穴在项部,位于斜方肌与胸锁乳头肌上端之间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风池为风邪聚集的要塞,故以风池名之。风邪在此易化热,又称热府,善用风池可治疗风病,有疏风解表、平抑肝阳、舒筋通脉、活血止痛、清利头目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
371
0
0
0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