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981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一个两味药的经典配方搞定自汗盗汗
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玉竹味甘,多脂,柔润可食,长于养阴,主要作用于脾胃,丹参把四物汤中四味药的作用集于一身,它补血还带活血,补益啊又不会堵,一味药号称能够抵得上四味药
1670
0
0
0
大黄蛰虫丸方
女,28岁。闭经3个月,肌内注射黄体酮无效。患者常感周身乏力,心烦,性情急躁,少腹拘急,大便干结不爽,小便赤黄,口唇干燥。购服同仁堂产的大黄蛰虫丸180g,每次6g,每日服3次。二诊,服药不久,月经来潮,周期5天,经量中等,颜色暗红,其他诸症亦随之减轻。
6515
0
0
0
《伤寒论》的养阴4法
《伤寒论》中的护阴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并提示我们,阴液在人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盛衰会影响并决定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机体体质的好坏以及正气的强弱。阴液充足,脏腑组织滋养充分,使正气充沛,健康得以恢复,故顾护阴液是治病防病、养生康复的重要原则。
2855
0
0
0
中医四诊合参精简版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的声音和气味两方面的变化。闻声音即观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即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变化,以协助辨别疾病的虚、实、寒、热。
717
0
0
0
名医名方
改制小陷胸汤
陶汉华,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九老”之刘献琳教授,从医40余年,主要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及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主编《金匮要略研读心悟》《刘献琳学术经验辑要》《中医内科临证诊疗备要》《中医病因病机学》《金匮要略与现代应用》等著作
755
0
0
1
脉象的七大要素!
脉象,是由脉位、脉体、脉力、脉率、脉律、脉幅、脉形七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由于这七个要素的变动,因而演变出纷纭繁杂的诸多脉象。若每种脉象,都能从七要素入手,加以分解,并弄清影响这些要素变化的原因、机理,则有助于对各种脉象的掌握、理解和融汇贯通,不致有如坠五里云雾之感。脉位
3111
0
0
0
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这个方子的五味药,就是在调胃承气汤“大黄、甘草、芒硝”三味药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桂枝。脑的病属于“上冲”,用桂枝能够让这种“上冲、发狂”下来,还有祛瘀血的桃仁,当然桃仁放在第一位,中间就是一个调胃承气汤,后面就是一个桂枝。治疗由于瘀血停滞在少腹部,出现少腹急结这样一种腹证
2484
0
0
0
岳美中推荐:古医书书单
凡学医者应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读一家之言,志趣每易为其所夺,落其窠臼之中而不自觉。为医切忌拘古、趋新。医药重乎实际,一理之出,一药之投,如奕棋然,必激起对方,彼此牵动得当才可战而胜之,设不得当则为对方所胜。
3529
0
0
0
真武汤条文精讲及用药诠解
真武汤中的主要药物是附子,因为附子能够辅助肾阳,肾阳辅助起来之后,能够蒸化停聚的水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附子的用量不能太重。如果是水饮偏重,温阳的药物用得太重,有可能逼迫水饮泛溢,而一定要注意到各个方面的平衡,既不能过分地温阳,也不能过分地利水。生姜在本案当中温阳化气来帮助利水。
10193
1
0
1
下瘀血汤
腰部受伤,瘀血凝结未日久化热,窒塞经络。用下瘀血汤攻其瘀热,大黄酒炒,破瘀之力更著,加泽兰破血理伤,续断舒筋活络,使瘀热消,脉络通,腰痛遂愈。患湿热痹痛,挫伤后瘀积,瘀与湿热相合,痹阻经络作痛,加之服温燥药,因而化火。用下瘀血汤,破瘀泄火;加白薇清火凉血;忍冬藤、桑枝、九节茶,
7999
0
0
0
内伤杂病上也可使用麻黄汤
麻黄汤应该讲是外感热病的常用方,也是内伤杂病的常用方。特别是外感发热。包括流感在内的各种热病初期与中期。各种热病在初期的症状和流感一样,这种感染性症状的前驱症都是相似的,假如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关节痛、脉象浮紧,都可以用。
1443
0
0
0
如何掌握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和大青龙汤鉴别要点?
太阳阳明合病,表不解就用麻黄。有里热就用石膏。可以认为麻杏甘石汤是大青龙汤的一个简方。就像四逆散可以认为是大柴胡的简方,是一样的道理。通过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方证梳理,理解了麻黄石膏的配伍规律,把麻黄汤、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给串起来了。
5386
0
0
1
抵当汤
抵当丸主下焦瘀血缓证,其所治病机瘀血重于邪热。抵当丸不是蜜丸,而是水丸,药量只有抵当汤四分之一,且连渣吞服,效力较汤为持久,适用于瘀血病势较缓者。抵当汤与抵当丸同可治疗蓄血证,抵当汤剂量较抵当丸为重,且其剂量也有变化。
4396
0
0
0
大黄牡丹皮汤
女,46岁。患急性阑尾炎。大黄牡丹汤加味服药2剂,大便3次,发热已退,腹满减轻,瘀热消退。原方去玄明粉、红花,加薏苡仁15g、赤芍10g。服药4剂,发热已除,腹痛已解,包块已消,病已瘥,治以养血活血方,调理出院。
7945
0
0
0
逍遥丸 专治“脾虚、血虚、肝气不舒”的千古名方
逍遥丸只要是有肝郁、脾虚、血虚这三个问题的人,其实都可以用,无论男女。们能用到"逍遥丸〃或者"加味逍遥丸〃的地方太多了,因为我们的情绪太容易受到影响了,但是,药物只能在我们身体无法渡过难关的时候拉我们一把,我们不能靠药物活着,真正想要健康,还是要靠我们身体自己的调节能力。
1994
0
0
0
调胃承气汤里的大黄
实热怎么治呢?就是调和胃气了,可以与这个调胃承气汤,这也是一个概要的说法,所以搁个“与”,不说“主之”。那么但热者,实也,也有白虎汤证,热结于里,也是但热不寒呐。也有调胃承气汤,真正实了,有潮热,可以用调胃承气汤,要说大实呢,当然还得用小承气汤、大承气汤。
1265
0
0
0
为何少阴病条文多死症?
死证都放在少阴病篇,开头冠以少阴病,本质在于少阴病在表的时间短,非常容易入里,传变为太阴病,多死证。因此死证多冠以少阴病,放在少阴病篇,都是仲景为了提示我们重视少阴病的治疗,少阴病治疗不当,一旦传入于里阴证的太阴病,病情就比较危重了。
1364
0
0
0
跟着《内经》学治“痿病”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内经》治痿,指出“肺鸣”为肺热叶焦之因,“痿躄”为肺热叶焦之果,说明治病重在整体调节。故《内经》又提出:“治痿者,独取阳明。”取阳明有二义:阳明为脏腑之海,生化之源;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滋化源则喘鸣止,肺
2292
0
0
0
仲景常用药物运用特点
仲景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太阳病都要用到桂枝汤,桂枝汤是以桂枝和芍药为主药。桂枝、芍药所主治的患者,虽然有时也会出汗很少,但总是比较容易出汗的。正因其容易出汗,脉搏必不紧张,肌肤必不粟起,所以发热也不会太高。
1474
0
0
1
谈谈桂枝汤的药物配伍
桂枝汤的两个核心配伍,第一个是酸甘化阴,用芍药、甘草、大枣来预防桂枝和生姜辛散可能带来的阴液的消耗;第二用桂枝生姜配上甘草大枣,辛甘化阳,激发鼓舞人的阳气,由内往外抗击表邪。
3957
0
0
1
94
95
96
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