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981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十全育真汤
十全育真汤【处方】野台参(四钱) 生黄芪(四钱) 生山药(四钱)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生龙骨(四钱.捣细) 生牡蛎(四钱.捣细) 丹参(二钱) 三棱(钱半) 莪术(钱半)【功能与主治】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赢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
494
0
0
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辨析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07条,即“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药组成有: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铅丹。该方可以和解少阳,重镇安神,原文主治伤寒误下,损伤正气,导致
554
0
0
0
太阳阳明合病桂枝加葛根汤证
伤寒之传经,自太阳而阳明,然二经之病恒互相连带,不能划然分为两界也。是以太阳之病有兼阳明者,此乃太阳入阳明之渐也,桂枝加葛根汤所主之病是也。《伤寒论》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桂枝加葛根汤方】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
404
0
0
0
六经方证汇总—厥阴病方证
关于厥阴病的治则,因其病位在半表半里,法宜和以解之,又因病情属阴证,故和解须配伍温性亢奋药,和温性有强壮作用的血分药,如乌梅丸、温经汤、鳖甲煎丸、麻黄升麻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等。
7238
0
0
1
听黄煌讲麻杏石甘汤的适用人群和病症
麻杏石甘汤是经典的咳喘病方,传统的清热宣肺平喘方,具有平热喘、通鼻窍、止肤痒、利肛肠的功效。麻杏石甘汤证以汗出而喘、口渴烦躁为临床表现特征,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
6833
0
0
0
不换金正气散的主治疫病和临床应用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症见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呕吐腹泻,神昏谵语,苔白腻,脉弦。方以青蒿素合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1032
0
0
0
祝谌予老师治脾胃病之九法
吐:过饱伤食,消既不能,泻亦无用,只有一吐。吐之方法或用探喉引吐,或用瓜蒂散、人参、藜芦等吐之。但吐法不常用。消:饥饱不匀,食不消化,胸膈胀饱,吐有实物,应当使用消法。最常用的方子是保和丸、平胃散、小陷胸汤。
1722
0
0
1
《素问》中关于脏腑的“藏”与“泻”的临床意义
在生理情况下,五脏所藏的精气通过经脉灌注到全身骨骼关节、肌肤络脉以及诸窍,以供给这些组织器官以营养物质,保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这就是说五脏所藏之精气既要充满,又要保持运行流畅。如果精气壅实不行,或发生偏盛偏衰,就会出现病理现象。
3542
0
0
0
固胎饮治疗习惯性流产
有一女患张某,28岁,已婚,农民。素体虚弱,三孕俱殒,今孕将近3个月,胎漏不已,色淡质稀,腹坠不舒,腰痛不适,两足乏力,面色萎黄,纳呆食少,眩晕,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以固胎饮去黄芩加菊花10g,山药20g、升麻10g、杜仲25g,3剂,水煎服。药后妊妇漏红已止
382
0
0
0
胡希恕总结临床选方“套路”
根据六步法,我们能够开出麻黄汤来,和曹颖甫先生的处方完全一致。六步法步步为营,环环相扣,临床诊疗思路清晰,具有强大的临床指导性。其中第二步、第三步的顺序可以根据临床灵活掌握。无论是先辨病位还是先辨病性,最终都要辨出来的。看着是六步法,其实本质上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的具体细化。
1250
0
0
0
中医教你如何调治春季感冒
若是见黄绿稠涕、脓痰、发热、怕冷(较轻,主要畏风)、舌红、舌苔黄腻、脉浮数,这是风热感冒的表现。可选小柴胡颗粒、桑菊饮颗粒来治疗。在家中也可自行煮绿豆汤喝。此外,金银花露亦有益处,金银花可疏风解热、抗病毒。对于咳吐脓痰或者干咳、咽喉红肿、痰滞于咽喉的人也可以服用鲜竹沥水来化痰清咽
855
0
0
0
盘点附子汤类方证
附子粳米汤方证【原方剂组成】附子(炮),粳米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原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腹中寒气谓腹中有寒和水气之意,雷鸣谓水声如雷,言其声之大也,切痛谓腹痛如切,言其痛之甚也,寒气自下上迫,故胸胁逆满且呕吐,宜附子粳米汤主之。
3503
0
0
0
抛开“误读”传统,追本溯源学经方
张仲景并非据《内经》撰写了《伤寒论》,事实是张仲景在实践中继承了《本经》与《汤液经法》的主要单方方证与复方方证经验,并在论广中贴近临床使方证相应标准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由八纲辨证、方证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从而使经方独特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得以确立
1127
0
0
0
阳明病的方证汇总
清里热、护津、生津液是防治胃家实的主要原则。因此,在胃家实形成后,用瓜蒂散、大柴胡汤、承气汤类吐、下,急驱其邪实,当胃家实未形成前用大青龙汤、白虎汤等清里外之热以防胃家实,当津血虚明确时,用白虎加人参汤、百合地黄汤等养胃生津血以防燥结成胃家实
3868
0
0
0
《伤寒论》中厥的解析和治疗
厥即手足表面皮肤温度低于正常并伴有手足寒冷的感觉。一般冷至腕、踝者名厥冷;冷过肘、膝者名厥逆。《伤寒论》中有“厥”、“厥逆”、“厥冷”、“逆冷”、“逆寒”、“四逆”、“手足寒”、“手足冷”等描述,其义基本相同,而程度略有所异。
3851
0
0
1
学好中医的诀窍
中医治病,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两手:方药和针灸推拿。开方需要很高的思维技巧,不容易学到,要很长的实践才能做到每方必效。因此,不能期待青年中医初出茅庐或者只干了几年临床,就能开出多少好方子来。
2485
0
0
0
27条最重要的经方实战诀
桂枝加栝楼根汤、白虎加人参汤、小柴胡加石膏汤、五苓散、猪苓汤皆治渴,但桂加栝治汗出、脉浮弱、有表证之渴,白治无表证、恶热之大烦渴,小柴加石治胸胁苦满之渴,猪治小便不利、汗出之渴。黄连阿胶汤、茯苓饮、人参汤、炙甘草汤皆治舌无苔,然黄则舌绛而入夜难眠,茯则心下停饮、胸满、时吞酸烧心
6199
0
0
0
中医新手必学的诊法技巧
凡是病人脉弦滑有力而数,一般为痰火偏旺,多见于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凡是结代脉,病人肯定就有心律不齐,正如《伤寒论》所说的“心动悸,脉结代”。濡脉在发热病人中出现,西医叫做相对缓脉,是诊断伤寒病的依据之一
1485
0
0
0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月经延后
由于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肾虚精亏血少,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而至。体质素弱,营血不足,或久病失血,或产育过多,耗伤阴血,或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均可致营血亏虚,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使月经周期延后。
856
0
0
0
经方派别
六经八纲方证派代表人物:胡希恕、冯世伦 体质方证对应派代表人物:黄煌 方证对应派代表人物:黄仕沛 六经脏腑经络派 六经标本中气气化学派代表人物:钱塘张氏张隐庵、张锡驹等,后代的陈氏陈修园及其子侄辈陈逊斋,唐容川、黄
6765
0
0
0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