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981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中药调周法”治疗月经病
“中药调周法”是依据中医学理论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肾阴阳和气血的变化,结合西医学关于月经生理周期的理论,分不同阶段,给予周期性用药的方法。因中西结合,各取所长,便于掌握,疗效确凿,广泛应用于多种妇科病的治疗中。
2611
0
0
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神经系统专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多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方面的病证。如癫痫、脑震荡后遗症、失眠、眩晕等。前人对此认识较详,如《类聚方广义》谓“治狂病,胸腹动甚,惊惧避人,兀坐(发呆而坐)独语,昼夜不眠,或多猜疑,或欲自杀,不安于床者。
1676
0
0
0
三张方子的临证经验
茯苓泽泻汤灵活加减治疗淤积性皮炎。淤积性皮炎又称静脉曲张性湿疹,属中医学“湿疮”范畴。其病机多由久站、负重或劳倦失宜,脾失运化,水湿停聚,湿邪下趋,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
972
0
0
0
李士懋:脉学心悟
躁脉,脉摸起来是躁动不安的,“汗出而热不衰,脉尚躁盛者死”,这个叫“阴阳交者死”。后来我逐渐体会到脉沉而躁动的这种火郁于内的脉象,只要有这种典型的火郁脉,百分之九十都是火郁证。
1375
0
0
0
《伤寒论》112方证
麻黄汤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不舒之表实证。脉症:恶寒,发热,头疼,身痛,骨节疼痛,肌肤起粟,无汗而喘,脉浮紧。治法:解表发汗,平喘利水。处方:麻黄4.5g 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应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寒证,哮喘急性发作
8559
0
0
2
问诊心法要诀
1景岳诉有十问歌,新安再把歌诀作。2恶寒得热还称冷,得热则解是畏寒。3发热仍谓体温高,寒为阴证热病阳。 4恶寒发热邪侵表,但寒不热阳虚耗。 5高热不寒里热蕴,夜热早凉阴亏损。 6下午三点五点热,大渴便秘汗腑实。7午后身热初按无,久扪灼手湿温潮。
649
0
0
0
28种脉象的特征临床意义
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临床意义】里证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沉而无力-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
9166
0
0
0
张锡纯:宁嗽定喘饮、从龙汤
从龙汤从来愚治外感痰喘,遵《伤寒论》小青龙汤加减法,去麻黄加杏仁,热者更加生石膏,莫不随手而愈。然间有愈而复发,再服原方不效者,自拟得此汤后, 凡遇此等证,服小青龙汤一两剂即愈者,继服从龙汤一剂,必不再发。未全愈者,服从龙汤一剂或两剂,必然全愈。名日从龙汤者,为其最宜用
1755
0
0
0
舌诊需要注意四个方面
一般是痰湿见到腻苔,那么就要化痰祛湿。我们结合苔色来思考一下,白色的腻苔就是白腻苔,一般是寒湿或者寒痰。有些老人家支气管炎,老是咳嗽、痰多,痰是白的,或者是泡沫痰,苔是白的,是腻的,这是寒证,是寒痰。还有一些,舌苔是腻的,又是黄的,叫黄腻苔,是湿热,或者是痰热。因此寒痰要温化痰湿
1083
0
0
0
黄煌讲经典的阳明病方——白虎汤
白虎汤是经典的阳明病方,传统的清气分热方,具有清热、解肌、除烦、止渴、止汗的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解热、抗炎、镇静、降糖等。适用于以恶热、自汗、大渴、脉滑而厥为特征的疾病。
2648
0
0
0
《金匮要略》——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杏仁甘草汤治胸痹轻证,或为胸痹初起。因其证尚无胸背痛,或心痛彻背;方亦无栝楼、薤白开痰结之品,故谓之轻证。临床凡见病涉心肺,内有痰饮,而见胸闷、短气,或心慌、浮肿等症者,均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治疗,并常取得满意疗效。
7169
0
0
0
胡希恕对诊脉与辨脉的认识
诊脉时,要分就脉动、脉体、血行等各方面的内容逐一细审,尤其初学更宜专心于一,不可二用。例如诊察脉动位置的深浅时,不要旁及次数的多少;诊察脉动次数的多少 时,亦不要旁及位置的深浅。若这样依次推敲,一一默记, 又何脉难知之有?当然熟能生巧
1348
0
0
1
金匮要略——猪苓散
猪苓散功能健脾利水,主治胃中停饮、脾虚饮逆所致的口干多饮、饮后呕吐、吐后又渴而饮等。现代多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肝硬化腹水、眩晕、经期水肿等症见脾虚停饮者。
3254
0
0
0
二神丸治疗寒邪伤脾肾阳气的腹泻
有一个小伙子,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有时候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在睡觉前喝上一杯冰镇啤酒,觉得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时间久了,就开始腹泻,一连好几天,这是长期疲劳过度加上饮冰镇啤酒,饮食不节,伤了阳气。有个小娃子,一到秋冬季,天气变冷的时候,就闹肚子,
1133
0
0
0
苓桂术甘汤加泽泻降血压,泽泻煮法有讲究
苓桂术甘汤治水饮,血压升高,加桂枝一倍,疗力不佳,根据《金匮要略》加泽泻15~30克。煮法亦需考究,方中含有泽泻,血压稳定,只煮10~15分钟;超过正常值,要煮30~40分钟,才能达至施治标准。
2411
0
1
1
太阳太阴合病,该如何治疗?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于表里合病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等治法。而在太阳太阴合病中,只有在太阳或太阴证急迫时,才据轻重先解表或先救里。更多的是强调表里同时治疗,是因为太阳太阴合病的前提是往往存在太阴病的基础,太阴病的存在决定了内在阳气津液的不足,决定了表证的不易解决。
6399
0
0
1
名医名方
八味除烦汤
八味除烦汤适用病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血管神经性头痛、痛经、痤疮、咽喉炎、扁桃体炎、食管炎、急慢性胃肠炎、喉源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灼口综合征、小儿厌食、小儿过敏性紫癜等。
7580
0
0
0
大黄附子细辛汤——阳虚便秘的特效方
大黄附子细辛汤本方除可用于治疗便秘,还被广泛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肾结石、胆结石、慢性阑尾炎、胰腺炎、急性单纯型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腹股沟疝等属寒积所致者。
6227
1
0
2
看李东垣如何活用枳术丸
李东垣目睹时医治疗内伤饮食,或以“集香丸、巴豆大热药之类下之”或用“大黄、牵牛二味大寒药投之”大便通下而重伤元气,转为虚损,“暗里折人寿数”,提出治疗内伤饮食,当根据所伤之物,分经用药:“其所伤之物,寒热温凉,生硬柔软,所伤不一,难立定法,只随所伤之物不同,各立治法,临时加减用之
2829
0
0
0
金匮肾气丸的作用与功效
熟悉中药的小伙伴,对于金匮肾气丸一定不陌生,这是一味价值连城的中药,是滋肾填精的代表方剂,不过很多小伙伴不知道,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接下来小编来告诉大家。 金匮肾气丸的功效 1、壮肾益阳金匮肾气丸有壮肾益阳的功效,《医宗金鉴》:“此肾气丸纳桂、附
2863
0
0
1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