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08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苍耳散、辛夷散、藿香汤解决难缠鼻炎
鼻炎虽是小疾,但患者会感觉很不舒服。我初学医时,听到的说法是慢性的鼻炎不可治,这多半是从西医传过来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此病中医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并不是不可治疗。 1、苍耳散苍耳散是我最早知道的治疗此病的方剂,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只有一例患者吃了此方
620
0
0
0
如何通过脉诊判断湿邪?
濡脉:轻手按之浮而细软,稍重按之即空,再举之又见,或脉体模糊,边界不清。前人谓此脉“帛浮水面、如絮浮水、水上浮沤”。
1486
0
0
1
挑食?口臭?脾胃不和的孩子如何调理
脾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临床常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加减,发挥健脾益气的作用,对于脾胃气虚证各类脾胃疾病(如厌食、腹泻、疳证等)均有效果,伴有食积者还可用保和丸、消乳丸等消食化积。
745
0
0
1
越鞠丸 治疗气、痰、火、湿、食诸郁的千年妙方
越鞠丸为临床常用之方,又名芎术丸,出于《丹溪心法》。由苍术、香附、川芎、神曲、炒栀子,各等份,组成之水泛丸。其功能行气解郁。凡由气、血、痰、火,湿、食郁结而致的胸膈痞闷,或脘腹胀痛,嘈杂吞酸,噫嗳呕吐,饮食不化等证,多可应用。
1330
0
0
0
香砂六君子能让你“恢复胃口、少生气”的中成药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为引用柯琴之方论,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属于四君子汤的演化方,是非常适合贪凉饮冷、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的年轻人的“养胃方”。
1594
0
0
0
从这些现象判断肾虚,看看中招了吗
有的人会出现脚跟疼痛,脚跟痛是典型的肾虚的表现,临床上凡是说我的脚跟老疼,那自然要补肾了。为什么脚跟疼跟肾有关系呢?是因为我们的肾经是从脚底开始老年人会长老年斑,老年斑就是色素的沉着,色素沉着的后果就是皮肤颜色变黑,如果年轻人长老年斑就是肾虚了。皮肤越来越黑,这是肾虚特征性的表现
379
0
0
0
如何从舌质紫暗中明辨病机
舌质紫暗一般均从瘀论治,且近年来更从微循环检验发现青紫舌乳头襻顶瘀血、微血管丛扩张、血细胞聚集,证实微循环瘀滞与青紫舌之间有密切关系,更进一步肯定了紫舌作为活血化瘀法的指征之一。
1741
0
0
2
张锡纯论带证治法
张锡纯拟有清带汤:系生山药一两,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海螵蛸去甲四钱,茜草二钱。证偏热者,加生杭芍、生地黄;热甚者,加苦参、黄柏,或兼用防腐之药,若金银花、旱三七、鸦胆子仁皆可酌用。证偏凉者,加白术、鹿角胶;凉甚者,加干姜、桂、附、小茴香。
707
0
0
1
中医辨治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是妇女月经周期紊乱之一,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几天行一次经者,亦称之“经早”、“经水超前”、“经期超前”等。月经先期的主要病因是气虚和血热,其中血热又分实热、肝郁化热及虚热三种。气虚则冲任失固;血热扰动血海不宁,以致月经先期而至。月经先期的辨证,必须根据月经量多少
1011
0
0
0
痰多难咳吃点橘红丸
很多人都有咳嗽时痰多却咳不出来的经历,此时不妨吃点橘红丸。橘红丸是价廉效验的常用祛痰剂。此方是在燥湿化痰名方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入了浙贝母、瓜蒌皮及石膏、麦冬等清润化痰之品。方中以橘红、陈皮、半夏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石膏、浙贝母、瓜蒌皮清肺化痰、宽胸理气,共为主药。其功效主要是清肺
426
0
0
0
对症下药治感冒
本报记者 任壮中医治疗感冒讲究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效果突出。平时选用中药防治感冒的人很多,然而面对不同的中药品种,不少患者并不明白其所以然。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马玉棋向记者介绍了中药治感冒的特色。感冒证候诊断非常重要。马玉棋说,对于感冒来说,中医有比较系统的
375
0
0
0
常见燥证论治
燥为秋天的主气。燥邪致病的特点主要是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灼伤肺津。因而临床上多引发咳嗽、咳血、衄血、消渴、痿病诸证,总以清肺凉血,养血润燥为治疗法则。辨证施治可获良效。肺燥咳嗽燥邪犯肺者,咳呛气逆,痰少而黏,或带血丝,口干,唇鼻干燥,咽痒干痛,或兼身热、鼻塞等表证。
615
0
0
0
中成药治房劳咳嗽
房劳咳嗽多见于不注意节制性欲之男子。由于恣情纵欲,性生活无度,肾精耗损,以致抵抗力下降,外邪侵袭后发生伤风咳嗽。现将临床常见的证型介绍于下,供读者参考。肺燥房劳型:患者表现为咳嗽长期不愈,身体消瘦,干咳无痰,牵引胸胁部疼痛,声音嘶哑,鼻燥咽干,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弦细。治宜滋
414
0
0
0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出处】《内外伤辨惑论》【分类】补益剂补气【组成】黄芪(18克)炙甘草(9克)人参(6克)当归(3克)橘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术(9克)【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
809
0
0
0
漫谈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所创制的名方,载于其所著的《疫疹一得》一书中。“瘟”即瘟疫,亦称温疫。是感受自然界疫疠之气而引发的、多种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所谓“疫疠之气”,又称毒气、戾气或杂气,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古人认为,疫病之气的产生及其致病流行,与久旱、酷
560
0
0
0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
补中益气汤,源于李东垣的《脾胃论》,以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为功,临床用于治疗中气下陷诸证。近年来,笔者用此方治疗气虚发热5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药物组成: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9克,陈皮6克,升麻6克,当归10克,柴胡6克,炙甘草9克。肢体酸痛加桂枝,汗出不止加牡蛎,
531
0
0
0
清热药和方剂
清热药和方剂[br]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做清热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叫做清热剂。[br]清热药和方,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高烧,热痢,痈肿疮毒等所呈现的各种里热证候。[br]热证中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以及虚热、实热等证的不同,故
1015
0
0
0
中医常用除痰方剂
◎方名:二陈汤(除痰之剂)总结:溼痰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主治:治一切痰饮为病,欬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加减:1.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2.寒痰:加半夏、姜汁。3.火痰:加石膏、青黛。
3497
0
0
0
四神丸调治“五更泻”
“五更泻”,又叫鸡鸣泻、晨泻、肾泻。顾名思义,“五更”即是拂晓之前,意即五更时分,病人腹痛肠鸣泻泄,泻后则安,大便不成形,呈糊状,夹有不消化之物,无黏液,无脓血,大便常规化验并无异常,冷天加重。“五更泻”多见于中老年人。[br]中医认为,“五更泻”主要是由于脾肾阳虚所致。人到老年
1088
0
0
0
十全育真汤
十全育真汤【处方】野台参(四钱) 生黄芪(四钱) 生山药(四钱)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生龙骨(四钱.捣细) 生牡蛎(四钱.捣细) 丹参(二钱) 三棱(钱半) 莪术(钱半)【功能与主治】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赢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
493
0
0
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