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35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消风散是治疗皮肤病的有名方剂
石膏、知母、苍术、当归、生地黄、荆芥、防风、苦参、蝉衣、胡麻、牛蒡子各一钱(15g)甘草、木通各五分(10g)上药水煎,空腹服。本方是治疗皮肤病的有名方剂。从组成看,是白虎汤的加味方。白虎汤清热止汗,本来可以治疗一些伴有恶热、多汗、烦躁等全身症状的皮肤病。加苍术,为苍术白虎汤
866
0
0
0
李可乌蛇荣皮汤运用体会
笔者运用李可老中医创制的乌蛇荣皮汤,治疗不少皮肤疑难重症,获得了满意效果。乌蛇荣皮汤组成:生地(酒浸)、当归各30g,桂枝10g,赤芍15g,川芎、桃仁、红花各10g,丹皮、紫草各15g,定风丹60g,白鲜皮、乌蛇肉各30g(蜜丸先吞),炙草10g,鲜生姜10片,枣10枚。且除李
5276
0
0
0
中医治疗皮肤病常备的二十八首方
方剂:消风散、六味地黄丸、祛风换肌丸、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芩汤、柏叶散、秦艽牛蒡汤、升麻消毒饮、解毒泻心汤、清脾除湿饮、石珍散、犀角饮子、秦艽丸、当归饮子、皂角苦参丸、散风苦参丸、疏风清热饮、消风玉容散、轻粉散、二矾散、消风导赤汤、雄黄散、真君妙贴散、二青散、白锭子、蝌蚪拔毒散、二
10564
0
0
0
全身皮疹瘙痒案
1患者李XX,男,5岁,南江镇东街人。2017年11月18日就诊。患儿近周来皮肤起疹子、瘙痒,洗澡更甚,时时吐口水,大便溏,脉沉细缓,舌质淡,苔薄白,水滑舌。诊为:太阳太阴合病方用:桂枝汤加荆芥、防风、茯苓、苍术、半夏药用:桂枝10g,赤芍10g,防风10g,
681
0
0
0
郭念筠解析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皮肤黏膜色素脱失的病变,由于表皮黑色素细胞破坏缺失,而使色素脱失,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白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我国的白癜风患者的发病率上升了10倍左右,由于此病发展迅速,已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白癜风病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和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病以中青年居多,近
3048
0
0
0
“滋阴十法”对付各类皮肤病
滋阴疗法是指生津增液、补血、滋填精髓的治疗方法。在以往医论中,从内科杂病、温热病方面阐述较多,然而,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阴虚、血亏、精乏有关。《证治准绳·疡医》中有:“疮疡之作,皆由膏梁厚味、醇酒、炙煿,房劳过度,七情郁火,阴虚阳辏,精虚气
1960
0
0
0
扁平疣这种皮肤病,喝汤药也能喝好?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好发于青少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色或粉红色的扁平丘疹,多见于面部和手背,无明显的自觉症状,病程慢性。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传染。注:有些妇女同志可能看到这个HPV感觉很眼熟,没错,这种病毒也是导致很多妇科肿瘤的元凶,侵
737
0
0
0
每日一练:麻疹刚出未透
施宝宝初诊 疹点虽出,热甚,气喘。两目眵黏。脉滑疾之甚,唇舌干。此当是支气管炎。生石膏30克(打) 杏仁6克 象贝9克生麻黄1.5克 桑皮9克 扁衣3克建曲9克 生草3克 鲜茅根15克【按】该患儿麻疹刚出未透,主症热甚、气喘均符合风热犯肺、肺热内盛的麻杏甘石汤
403
0
1
0
中医如何治疗女性面子工程
在没有讲痤疮之前,先说一下我治疗皮肤病方面的几个观点。第一个观点:内科是中医各科的基础,只有内科的功底深厚了,其他的各科的治疗才能有很大的突破;第二,皮肤科有特殊性,在于皮肤外在防卫功能有关,比如湿疹,急性期流水比较多,我曾经有个教训,用麻杏石甘汤汤治疗,后来引起水湿泛滥非常的重
672
0
0
0
消灭“痤疮”的四辨十法
01 治病必先识病痤疮虽为小疾,但其病变严重时往往毁坏面容,不少青年男女为之烦恼。“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本质是正确用药的先导。故而,对于这类皮肤病,仍然强调以皮损特点、发病部位、素质禀赋,以及兼症等方面去辨析。 一、辨部
1146
0
0
0
如何用中医思维治疗痤疮?
病例分享我的一位学生毕业后分配到皮肤科工作,可是自己脸上的痤疮此起彼伏,惨不忍睹,怎么治也治不好,就凭这张痤疮脸在皮肤科混实在尴尬,就回学校来找我,要我给她治疗。处 方生石膏30克 知母10克生山药30克 炙甘草6克麻黄6克 薄荷10克
2065
0
0
0
禤国维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皮肤病经验介绍
禤国维教授行医40余载,善采各家之长,又有独到之处,尤擅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多种皮肤疾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兹择数则医案,介绍于下。1.白塞氏病黄某,男,37岁,1998年8月4日初诊。患者4月前,唇与舌出现溃烂疼痛,自饮凉茶等无效,其后阴茎龟头及包皮又有
818
0
0
0
白癜风,中医能治疗吗?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减少性疾病,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白癜”或“白驳风”相类似。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已载有治疗的内外治法。以后医家的论述也多不胜举。如《诸病源候论》载“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圣济总
2862
0
0
0
从两例皮肤病,谈中医辨证思路
群里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主要讲一下两例皮肤病。一例是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叫“类天疱疮”,另一例是小儿脓疱疮。这两个病例,我看的还是比较有意思,也比较典型。借机给大家引申、阐述一下,在临床上,见到了湿证,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辨证治疗。
573
0
0
0
中医皮科泰斗赵炳南的辨证经验及常用方药
赵炳南 (1899~1984)是现代中医皮外科奠基人与开拓者,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流派,对中医皮外科的理论和临床做出了巨大贡献。1974年前后,北京中医医院领导指示笔者对赵炳南的学术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当时赵
2318
0
0
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