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766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治疗阳康后失眠医案一则
女,31岁。新冠感染阳康后失眠,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7剂,水煎服,日一剂。二诊:睡眠好转,晚上9点后有睡意。处方:越婢加术加半夏汤七剂,水煎服,日一剂。三诊:睡眠可,眉骨胀痛减轻,汗出正常
818
0
0
0
大黄附子细辛汤专攻肝脾寒实证
景公创温下一法,用于肝脾寒实一证。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睾丸肿痛、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症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方在泻下、抗感染、镇痛等方面确有佳效。柯琴、喻嘉言、吴鞠通等先哲对该方都有深入探讨。
441
0
0
0
服药调理从停经两月到怀孕的医案一则
患者从2022年11月停经,于2023年2月去医院治疗,吃激素,然后4月在老师这里治疗,分别在6月12日、7月10日各来一次月经,后去医院检查怀孕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从停经到怀孕,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498
0
0
0
运用苓桂术甘汤和十全大补丸等的医案
男,29岁。整体脉弱,脉滑濡,右寸关有小气泡,左关湿瘀。用了十全大补丸加上保和丸、逍遥丸。过了5分钟,肚子出汗了。再摸脉象,右寸关的小气泡小了一些,而且看他脸色也变白一些,整个人心情不错,可见逍遥丸的作用不弱。
1281
0
0
0
治疗腰痛腰凉医案三则
女,46岁。恶寒腰痛2个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肾着汤。患者服完5剂后,下半身恶寒、疼痛大减,已能脱掉厚衣,可以靠近金属物及墙面了,口干、上半身汗出较前好转。继服上方7剂,诸症大减,现能正常活动。
1216
0
0
0
一内一外治疗皮肤瘙痒
柴胡10g,黄芩10g,生甘草10g,生地黄10g,滑石30g,牡丹皮10g,荆芥10g,防风10g,栀子10g,黄柏10g。泡半小时,煮半小时。趁热外用。这个方子看起来不起眼,临床一用却疗效神奇。治疗二三十例从未失败。用于痛痒的皮肤病疗效甚好。
408
0
0
0
大承气汤治失眠
本案患者六年不睡,体厚刚健,偏嗜炙热,性躁动肝气,为阳亢症。本案投以大承气汤,旨在釜底抽薪,使上冲之阳热随大便而泄,不再上扰心神,则寐自安。但大承气汤为寒下峻剂,因见患者体厚刚健,可耐药性之刚猛。
565
0
0
0
《伤寒论》辨治发热十一法
用于伤寒表实证。其病机为卫阳被束、腠理闭塞、营阴郁滞,治疗当发其汗,以使腠理宣发,正气鼓邪外出,病随汗而解。方用麻黄汤。如“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454
0
0
0
金匮肾气丸临床再认识
男,72岁于一月前自感右腰胯疼痛,不向下肢放射,遇冷加重,与走路无关。舌体胖,苔薄白,脉沉滑。 方用肾气丸。患者服上药三剂后,腰胯疼痛消失。服完五剂后,腰部感到轻松,精神也有好转。
3278
0
0
0
20种伤寒脉象大总结
一个脉象的的诊断意义往往是多义的,应与各种相关因素综合分析之后才能明确其对具体病人的诊断意义。兹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的意义作一番穷尽性的简要的分析。试图改变一脉一证的脉诊观念,以提高脉诊的临床诊断价值。
823
0
0
0
如何正确使用大黄还能避免久服败胃
中医素有“苦寒败胃”的理论。大黄苦寒,久服如何避免败胃之弊,值得细究。余数十年临床,持续用大黄越月者,病例甚多,非但未见久服败胃者,且日见食欲旺盛。
830
0
0
1
冯世纶:如何正确认识腹诊的临床应用
慢性荨麻疹:王姓,发病六年,近年加剧,伴恶风、身热、呕吐痰涎、腹痛、心下悸动痞硬等症。投桂枝人参汤合二陈汤温通寒湿痰浊,兼开太阳风寒为治半月治愈。
550
0
0
0
全面了解中药配伍的原则、方法与禁忌
药物通过配伍而组合成方,大致具有增强药物效力、调控作用方向、扩大治疗范围、消除或减弱毒副作用等作用。现今许多名医大家的学术经验不少以配伍技巧、用药特色的形式表现出来,却都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临证习用并非轻易。
7708
0
0
0
阴阳五行论中医
“助肝木取肾水”的乌梅
乌梅味酸,色黑,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助肝木取肾水”的。五味酸入肝、酸苦涌泻为阴、酸苦是下行之味,又味浓则泄(降泻)。而乌梅酸味厚重,故而有很强的下行降泻之力。在肝气逆行的时候用乌梅,这个厚重的酸味不仅可以降肝逆气,还可以生津!大家都知道水生木,这个乌梅厚重的酸味加
1345
1
0
0
治疗潮热心烦欲哭失眠医案一则
女 56岁,潮热心烦欲哭失眠一个月。处方:黄连温胆汤合甘麦大枣汤合栀子甘草豉汤。水煎服。 日一剂分二次服 早晚各一次。二诊时患者诉悲伤欲哭心烦都已愈。失眠也大大改善。三诊时说症状全都好了。
451
0
0
0
儿科临床瞑眩现象全总结
传统中医儿科诊疗过程中的瞑眩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但我们不应当畏惧“瞑眩”本身,它的每一次出现都意味着患儿的身体即将获得一次自我修复的机会。对于那些可能会出现瞑眩现象的患儿,我们应当有所预见并提前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以便在瞑眩现象出现时,患家能够及时发现、反馈并坚持正确的诊疗。
986
0
0
0
桂枝附子汤与去桂加白术汤治疗风湿应用有不同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雷诺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等疾病。
949
0
0
1
牡蛎用来定悸与龙骨有区别
牡蛎,味咸,平。收敛强壮药,善软坚化痰散结,兼有收敛镇静作用。安神补虚,敛汗固脱,涩肠止泻,清热镇气,止嗽涩精。可治伤寒寒热、温疟、惊恚怒气、惊狂、烦躁、失眠、鼠瘘、带下、盗汗、咳嗽、遗精、口渴、胸腹动者。
598
0
0
0
炙甘草汤治疗心血不足导致的心悸、心律不齐
张仲景就创立了一个方子,专门治疗这种疾病,叫炙甘草汤。西医说的心悸、心律不齐、早搏、房颤、骤停都可以用它来调理,所以说啊张仲景不愧为医圣,他给我们开了多少千古名方,从桂枝汤到葛根汤,再到小柴胡汤,历经千年,到现在仍旧适用。
836
0
0
0
小建中汤治疗虚劳滋养气血很有效
慢性虚损性疾病:可见于各科病症。因病程较长、久病不愈或迭经误治等,常有五脏阴阳气血亏虚之证,即有虚劳之体质。如辨证属肝脾失调、中气虚寒者,最适合用小建中汤调和肝脾、温建中气,以化气血。
701
1
0
1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