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4766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下瘀血汤
腰部受伤,瘀血凝结未日久化热,窒塞经络。用下瘀血汤攻其瘀热,大黄酒炒,破瘀之力更著,加泽兰破血理伤,续断舒筋活络,使瘀热消,脉络通,腰痛遂愈。患湿热痹痛,挫伤后瘀积,瘀与湿热相合,痹阻经络作痛,加之服温燥药,因而化火。用下瘀血汤,破瘀泄火;加白薇清火凉血;忍冬藤、桑枝、九节茶,
8003
0
0
0
药食两用话“山药”
山药味甘,补而不腻,香而不燥,可健脾益胃、宽肠止泻,是治疗脾虚腹泻的良药。山药中所含的尿囊素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对于经常容易溃疡,肠胃功能较差,常常消化不良的人来说,多吃山药,能起到较好的改善胃肠的效果。
917
0
0
0
“从血论治”的经验及常用方剂
以通窍活血汤合黄连温胆汤,活血安神、豁痰开窍,治老年性痴呆;取虎杖、山楂、决明子、苍白术祛血中之痰浊,治高脂血症;用血府逐瘀汤加白芥子、甘遂等,治泌尿系结石合并肾孟积水等。龙马定痛丹对躯体性疼痛有较强的止痛效果,且发生作用快,维持时间长,是一新型的复方止痛剂。
1292
0
0
1
用“八味地黄丸”治疗戴阳证
暂无简介
1495
0
0
0
内伤杂病上也可使用麻黄汤
麻黄汤应该讲是外感热病的常用方,也是内伤杂病的常用方。特别是外感发热。包括流感在内的各种热病初期与中期。各种热病在初期的症状和流感一样,这种感染性症状的前驱症都是相似的,假如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关节痛、脉象浮紧,都可以用。
1444
0
0
0
如何掌握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和大青龙汤鉴别要点?
太阳阳明合病,表不解就用麻黄。有里热就用石膏。可以认为麻杏甘石汤是大青龙汤的一个简方。就像四逆散可以认为是大柴胡的简方,是一样的道理。通过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方证梳理,理解了麻黄石膏的配伍规律,把麻黄汤、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给串起来了。
5389
0
0
1
压力大引起的失眠医案一则
高考面临压力过大,无处释放,五志化火,火热就不解,入阳明成为里虚热进一步伤津液化燥。方用黄连阿胶汤生泻火清热初烦躁;百合地黄汤清热生津液润燥通便。在于药物方面,重用生白芍,生地黄生津液,和营血,通便。
1042
0
0
0
张锡纯对赭石的运用
生赭石一般用于内科病证,张氏则有时也用于皮肤疮疡等证,而且收效甚为理想,他曾治一病者,上脘处发疮,大如核桃,破后三年未愈,疮口大如钱,自内溃烂,并循胁向背后延展,每日流脓水若干。张氏细诊后,断定冲气上逆是其疮根,遂俾用生芡实煮浓汁送服生赭石细末五钱治疗,数次病即大减
1788
0
0
0
2个养阴清热的“地黄”药对
生地黄与牡丹皮均为清热凉血之品,清热中有散血之功,功擅凉血袪瘀,具有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之特点;牡丹皮善于清透阴分伏热,生地黄甘寒质润多汁,凉中又具养阴之功。二药配伍,牡丹皮清凉透散,热退则有利阴复,生地黄养阴生津,阴生则易于退热,相须为用
4773
0
0
0
气病和血病
治出血应当分别缓急,急者宜止,乃是一般治疗原则,以免气随血脱,危及生命安全。然而需要寻找出血原因,按照不同的病机立法遣药,才能获得稳定的疗效。常用的一些炭类止血药只能治其标,用之不当反能促成瘀血,故在止血的同时多佐以活血药以防发生瘀滞。血止后当补血、调血、益气。
1141
0
0
0
医林怪杰范文甫
有一富商,常年睡不着觉,吃了大量安心养神的名贵中草药,却屡治乏效。范文甫马上开出血府逐瘀汤,去掉桔梗,加入三七。结果一剂药,数月难眠之症消失。
1047
0
0
0
当归补血又活血
当归能够补血,其性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凡见面色萎黄,或惨淡无泽,或西医检查贫血者,都可以应用本品。又能活血,其味辛而温,入血分,能够活血,可广泛用于多种血瘀证。因当归以补血为主,故具有活血而不伤血的作用特点。
1526
0
0
1
抵当汤
抵当丸主下焦瘀血缓证,其所治病机瘀血重于邪热。抵当丸不是蜜丸,而是水丸,药量只有抵当汤四分之一,且连渣吞服,效力较汤为持久,适用于瘀血病势较缓者。抵当汤与抵当丸同可治疗蓄血证,抵当汤剂量较抵当丸为重,且其剂量也有变化。
4398
0
0
0
解表的时候重视辅汗法的应用
暂无简介
1317
0
0
0
附子理中丸为什么还能减肥?
任何巨大的消耗,包括体力的过度劳累、脑力的过度劳累,或者疾病的消耗都可以引起肾虚,也就都可以引起“五更泻”。中医治疗“五更泻”有个方子叫四神丸,现在也有中成药,成分是补骨脂、大枣、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基本是温肾收敛的药物,主要是针对肾阳虚的。
4121
0
0
0
大黄牡丹皮汤
女,46岁。患急性阑尾炎。大黄牡丹汤加味服药2剂,大便3次,发热已退,腹满减轻,瘀热消退。原方去玄明粉、红花,加薏苡仁15g、赤芍10g。服药4剂,发热已除,腹痛已解,包块已消,病已瘥,治以养血活血方,调理出院。
7951
0
0
0
石膏的12大法
生石膏辛寒清解宣透,即解肌除烦又清里结之热。热痹初起多有发热,口渴,脉大滑数,状似温病邪在卫气,伴有关节疼痛,数日后关节疼痛部位出现局部红肿,有灼热感。生石膏性凉质重,其凉善清胃热,质重能镇气逆,为治疗阳明胃腑实热之要药。竹叶石膏汤治欲吐;竹皮大丸治呕逆
1662
0
0
0
“五灵脂”的功效与应用
五灵脂善入血分以行营气,能降浊气而和阴阳,它的多种效能,均可据此引伸。故凡一切心腹胁肋血气凝滞作痛,妇女经闭实证,产后瘀血腹痛,痛经,滞下腹痛,痰瘀兼夹,小儿五疳,重舌喉痹,骨折肿痛诸症均可用之。
3481
0
0
0
中医儿科散剂介绍
散剂可单用或合用,根据症状灵活选择使用。比如感冒厌食可选用消风、消导两种;外感发热、咳嗽可选用消风、清热、止咳三种。
752
0
0
0
调胃承气汤里的大黄
实热怎么治呢?就是调和胃气了,可以与这个调胃承气汤,这也是一个概要的说法,所以搁个“与”,不说“主之”。那么但热者,实也,也有白虎汤证,热结于里,也是但热不寒呐。也有调胃承气汤,真正实了,有潮热,可以用调胃承气汤,要说大实呢,当然还得用小承气汤、大承气汤。
1269
0
0
0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