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58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沈绍功讲四君子汤类方
四君子汤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四君子汤,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组成。专于脾胃之虚,运化不健之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脉细之证,为健脾补气的祖方。其在古代医书中多有演变和发展,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加一味陈皮,为“异功散”,加强理气和胃之力,尤
12437
0
0
0
五运六气解读李东垣“不传之秘法”
关于李东垣的医学思想,医家概称之为“补土派”,甘温除大热,代表方是补中益气汤。其实大家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没有看到王好古在《此事难知》序言中所说他老师李东垣医学思想的“不传之妙”及“言外不传之秘”,即“此事难知”之处。那么其主要“不传之秘”在哪里呢?其实李东垣医学的核心是“五运六
3980
0
0
1
温通化瘀止痛汤验案三则
温通“附子、桂枝、小茴香、生蒲黄、吴茱萸、青皮、台乌、当归、苍术、炙甘草、生姜”温通化瘀止痛汤方药解读:温通化瘀止痛汤系卢崇汉教授所创制,该方由附子、桂枝、小茴香、生蒲黄、吴茱萸、青皮、台乌、当归、苍术、炙甘草、生姜组成,共奏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之功。恩师张存悌主任
1592
0
0
0
温胆汤调体治疗产后缺乳案
s女士,38岁,家庭主妇,大眼睛,双眼皮,头发面容不清爽,油腻感,心烦不安,语速中等。 主诉:二胎产后乳汁不足2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顺产二胎,产后乳汁尚可,够二宝吃饱,后因睡眠不好,又自己带两个孩子,比较劳累,和家人生气后,乳汁逐渐减少,诉因为是二胎,怕身体虚
758
0
0
0
朱良春:顽固性失眠治疗经验三讲
朱良春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从医60余载,学验俱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他善用虫类药物,善用仲景方化裁。朱老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用药经验和特色如下。1半夏枯草治失眠慢肝不寐多灵验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患者,因久病或误治,临床见肝血肝阴两虚,或肝胃不和,或土壅
1461
0
0
1
李东垣尊古法立新方治腰痛
学方学法,方为体,法为用。学医学理,医为体,理为用。古方为体,知用才能与新病相能。如何推理,如何联想,如何应用古人的思维方式思考今天的疾病?本文作者通过对李东垣尊九味羌活汤法立川芎肉桂汤方治疗腰痛思路的分析,为后学提供了尊古之方,知医之法,治今之疾病的模板。李东垣
1433
0
0
0
如何用中医思维治疗痤疮?
病例分享我的一位学生毕业后分配到皮肤科工作,可是自己脸上的痤疮此起彼伏,惨不忍睹,怎么治也治不好,就凭这张痤疮脸在皮肤科混实在尴尬,就回学校来找我,要我给她治疗。处 方生石膏30克 知母10克生山药30克 炙甘草6克麻黄6克 薄荷10克
2066
0
0
0
2个好用的滋养安神方,尤适宜阴血不足,虚阳偏亢证
滋养安神的方剂,常用治于阴血不足,虚阳偏亢之证,症见虚烦少寐,心悸盗汗,梦遗健忘,舌红苔少等。常用药如生地、知母、麦冬、当归等以滋阴养血;配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小麦等以养心安神。本类方剂配伍特点是治本、治虚为主,同时使用收敛宁心以安神定志。代表方如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
2168
0
0
0
张炳厚:引经药,通达病所至关键
张炳厚老师卓越不群的临床疗效,与其对引经报使药的极端重视有着密切关系。老师常说“万病以通为用”,并指出这一临证开方的要旨源自《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黄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
617
0
0
0
治疗痹症的实用十方
1.续命汤广尾幕臣迁氏,得外感,表证解后,右脚拘急,肿痛不能起步,而脉浮数。余诊曰:热虽解,而脉浮数,此为邪气下注,筋脉不通也。予《金匮》续命汤,四五日愈。余每以续命汤治前证,及历节风越婢汤证而兼血虚者,又用于后世五积散所主治者,有速效。此古
2091
0
0
0
肥胖的体质及治养分析
1 肥胖与痰湿、气虚一、朱丹溪《丹溪心法》“肥白人多痰。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肥人湿多,肥人宜二陈汤加参、芪、归、术、银花、连翘等类治之”。元朝医家朱丹溪首次提出“肥人多痰”、“肥人湿多”、“肥人多气虚”的理论,即痰、湿、虚是肥胖症的最主要
2459
0
0
0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系列:白芷
功效: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 串珠的譬喻与白芷小指月打开《中药大辞典》,开始琢磨白芷这味药。看着一大堆的古籍记载,以及现代研究报道,小指月都有点头晕了,中药世界真是浩瀚如海。你如果不能够掌握学习的窍门,你学越多,越觉得是负担,越乱,你如果把握到学习的诀
1261
0
0
0
张锡纯的滋乳汤治疗产后缺乳
滋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生黄芪一两,当归五钱,知母四钱,玄参四钱,穿山甲二钱,路路通三个,王不留(炒)四钱,丝瓜络做引,或用猪蹄炖汤煎药。主治少乳,由于气血虚或经络瘀结者皆效。此方为我临床常用,效果很好,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加减。以前所治病人我都没有记录,下面录两
1366
0
0
0
外科温阳方阳和汤
阳和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洪绪所著《外科证治全生集》。方药组成:熟地24g,鹿角胶10g(烊化),肉桂3g,姜炭3g,白芥子9g,麻黄1.5g,甘草3g。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血,填精补髓;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善生精补髓,温肾养阳,以补草木之品补益之不足。二药相伍,则养血生精之力
2662
0
0
0
古人是怎么看待“胖”的
肥胖症,又称肥胖或肥胖病。它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过食肥甘以及久卧久坐、少劳等,引起人体脂肪绝对量增多或相对比例增高;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BMI)男性≥27、女性≥25,多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症。它包括西医中的单纯性肥胖症(如体
1998
0
0
1
张锡纯论升陷汤
升陷汤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方药组成生黄芪(六钱) 知母(三钱) 柴胡
18416
0
0
0
香附旋覆花汤,本是温病方,六经辨证显奇功
方药组成生香附子10g,旋覆花9g(包煎),苏子10g,陈皮10g,半夏12g, 茯 苓12g, 薏 苡 仁15g。用法原方,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腹满者,加厚朴。痛甚者,加降香末。现代,水煎温服。运用要点证属伏暑、湿温胁痛,饮停胁下。症见胁肋疼痛呈掣
6863
0
0
0
张锡纯:治瘀十五法
一、益气活血法:适用于气虚血滞引起的肢体痿废,偏枯等证,脉见极微细无力。张氏谓此证是由“胸中大气虚损,不能助血上升,至脑贫血”所致。常选用黄芪、当归、生乳香、生没药等药,以升补大气而通活血脉。若病发日久者,更加入蟅虫、地龙等虫类活血药,以行日久之淤滞。代表方剂为干颓汤(
9305
0
0
0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系列:羌活
功效:散寒解表,祛风湿,止痛。 后脑勺痛用羌活竹篱茅舍传来小指月背诵《治病主药诀》的声音:头痛必须用川芎,不愈更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肢节之痛用羌活,祛风祛湿亦其功
1049
0
0
0
杂病泛用控涎丹
控涎丹出自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方》,又名妙应丸,乃从十枣汤衍化而来,由大戟、甘遂、白芥子组成。后代医家对本方颇多赞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控涎丹乃治痰之本,……惟善用者能用奇功也。”《张氏医通》亦云痰饮诸症:“此药数服,其病若失。”清代医家王洪绪,亦用控涎丹治疗多种外科疾病
1395
0
0
1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