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78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药性总结
01 中气类炙草:温补中宫,运输四家,功可回生,性极壅滞。干姜:温中燥土,降胃升脾,里寒最宜,津亏忌用。大枣:补中养津,调和营卫,性极横滞,胀满不宜。生姜:温降肺胃,卫闭最宜,大枣同用,补散适中。人参:大补中气,化生津液,最宜虚家,有滞忌用。粳米:养
2825
0
0
0
麻黄妙用功效多
麻黄的三大功用:发汗、平喘、利水,在临床上疗效是可靠的。对于麻黄其它方面的作用引起了我的注意。从此,我就开始步入了用麻黄治各种疾病的坦途。具体有笔记记载如下:止疼妙药有麻黄。麻黄止痛的作用,下列经文以证之:35.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1112
0
0
0
葛花解酲汤治验二则
葛花解酲汤首见于《兰室秘藏》,具有温脾胃、消酒积、利湿热之功,为治嗜酒中虚,湿伤脾胃所致的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而设。笔者以其治疗酒后盗汗、泄泻等症,收效颇佳。兹略举验案如下:例1丁×,男,37岁,干部。于1985年4月12日初诊。盗汗三载余,酒后加重
980
0
0
0
白术:守而不走,性颇壅滞?还是能走能守,补而不滞?
白术为健脾益气之良药,但亦有人认为有壅滞气机,阻塞中焦之弊。如清·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一书中谓其“性守而不走”、“性颇壅滞”,师其说者畏其呆滞,凡遇虚中夹实之证,即不敢放胆运用。01 白术果滞乎?曰非也。《本经》列白术为上品,称其善“消食”;《别录》则述其能“消痰水,
3202
0
0
0
卢氏药物配合阐述——附子解注
附子(母以子为荣,故称之为附子),大辛大温大毒(三大者,已经大到了极限,凡事不过三,未有再可以伦比者也。如《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辛者,辣味也,言其味,口尝后可知也。温者,言其性,非至腹无以感知也,乃服后之感觉耳。毒者,言性之偏者,“物性之偏处则毒,偏而于无
1397
0
0
0
中药也有圆运动——茵陈
灵兰中医的各位同道,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个新的中药——茵陈蒿。 1.药用来源茵陈蒿来源于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滨蒿或者茵陈蒿的幼苗。春季的幼苗一般长到6到10公分的时候采收。民间有个谚语叫“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就是说要用刚长出来的幼苗比较好,
3489
0
0
0
漫谈“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之说
胎动不安以致先兆小产的原因很多,安胎之法,必须辨证施治,方能奏效,固执一方一法,实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自金元以来,朱丹溪提出所谓“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至今仍有坚信不疑持此二味作为安胎必用之药者,如果服药后胎不安而坠堕,则认为已尽了医药之能事而安之若素。事实是否
3733
0
0
0
岳美中讲大黄、芒硝的功效与区别
大黄和芒硝,均属降下药,但有区别。 1 大黄大黄为植物性药,对胃肠蠕动力稍大,尤其是北大黄为甚,四川和陕西大黄则柔和一些,河北的大黄横劲大,用后腹痛。使用大黄是为了通下,因此,最好有顺劲,才能达到目的。川大黄为锦纹大黄,号称“将军”,有“冲墙倒壁”之喻,故称“
3012
0
0
0
岳美中:芍药功效四讲
芍药是常用中药之一,苦、酸、微寒,入肝脾经,临床应用范围甚广。《神农本草经》谓“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通过多年临床体会,归纳其功用主要有四点:养肝补血、敛肝止血、治痢、止痛。 1 养肝补血芍药单用即可以养肝柔肝,因其酸故
1189
0
0
0
岳美中:静药、动药,如何维系?
一般说来,补气养血,健脾之药谓之静药,调气活血之药谓之动药。在组剂处方中,用静药,佐以动药,用动药,佐以静药,动静结合,常可收到好的效果。古人用方,补剂必加疏药,补而不滞,通剂必加敛药,散中有收,都是这个道理,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动静相伍,一般静药量大,动药量小。
677
0
0
0
仲景药物学:酒
酒为米、麦、黍、高粱和面酿成的一种饮料。味甘、微苦、辛,温,有毒。归心、肝、肺、胃经。 功效主治: 1.通行气血如当归散为“妇人妊娠,宜常服”之剂;当归芍药散主治“妇人怀妊,腹中绞痛”。二方中均以酒和散服。又胶艾汤主治“胞阻”;炙甘
1400
0
0
0
卢氏药物配合阐述——桂枝解注
桂枝,气味辛温(辛者,气也;温者,味也。),有引阳(桂枝尖而出自桂树之上最顶端,由下而向上生长之性,辛温属阳,同气相求之。)出阴(其尖者,向上伸长之性,由地下阴中向上生长之性也。)之能。由内而外(入少阴而走太阳,少阴内而太阳外也。),分布四旁(太阳肺主皮肤表也),仍由皮毛而肌肉而
1476
0
0
0
谈蒸附子粉使用
一部《伤寒杂病论》流传至今近两千年,历经时代变迁而魅力不减,令历代医家为之叹服,成就了历代无数名医,在此基础上诞生了诸多学派,对于《伤寒杂病论》的注解,历代医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精蕴的医理、仍未探析穷尽。但对于方中药物的品种炮制使用论述较少。尤其附子的应用,《伤寒论》中对
5508
1
0
0
半夏,用生的,还是用制的?
生半夏历来视为剧毒,药店把它列为二类毒品而严加限制使用。对于孕妇,根据《本草纲目》85种妊娠禁忌药的记载,生半夏更在禁用之列。其实,这些都存在着极大的误解。古今医家的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试验都表明:生半夏入汤剂常规煎服是无毒的,也不会引起堕胎,在内服汤中限制使用生半夏是
7709
0
0
0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地黄
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秋季采收,鲜用者习称“鲜地黄”,干燥生用习称“生地黄”或“干地黄”。【主要性能】甘、苦,寒。归心、肝、胃、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应用】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
5482
0
0
0
火麻仁:润肠通便,滋养补虚
火麻仁为桑科一年生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打碎。【别名】大麻仁、麻子仁【性味归经】甘,平。归脾、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应用】用于老人、产妇及体弱者由于津枯血少所致的肠燥便秘。取其润燥滑肠通便之功。可与
1291
0
0
0
太阴少阴药物:赤石脂
(一)定性:太阴少阴药物(二)历代本草论述1、《本经》:味甘,平。主黄疸,泄痢,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2、《名医别录》:味甘酸辛,大温,无毒。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泄僻,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
895
0
0
0
邓铁涛:白砂糖外敷治溃疡
白砂糖外敷治疗慢性溃疡,有一定的疗效;清代名医王清任还用白砂糖和木耳制成了一个外敷方剂,名曰木耳散。对于褥疮所致溃疡,我比较主张用白砂糖外敷法治之。其方法是:把砂糖铺满溃疡面,并使之稍堆隆起,然后用胶布条叠瓦式封贴好;三五天后,待砂糖溶化,封贴之胶布表面按之出现波动感即可
1240
0
0
0
李今庸:白芍,是补益药,还是通利药?
白芍,古作“芍药”。《神农本草经》卷二明谓其“除血痹”、“破坚结”、“利小便”,是芍药为通利药,而非补塞药无疑,故《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举凡腹痛,多有加白芍以治之者,以其除痹塞通血脉而止痛也。 一小青龙汤,本为发汗逐饮之方,服后小便亦利者,乃是白芍之效力。附
1469
0
0
0
酸枣仁:用于失眠、惊悸,养心阴
酸枣仁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酸枣的成熟种子。产河北、陕西、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甘肃、河南等地。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枣肉,碾破核,取种子干燥。生用或炒用;入汤剂应捣碎。【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肝经。【功效】养心安神,敛汗。【应用】1、用于失眠、惊悸。
1057
0
0
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