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651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古代大医之师徒传承
中医之发展,师徒授受、传承进步,有着光辉的历史,十分优越的传统,特别晋唐之前,学校教育尚未发达,中医学术的继承、发扬、创新、进步,主要靠师徒传承。因为,父子传承的世医、学校教育师生传承,发挥重要作用者基本上在晋唐时期,之后虽有发展,或有扩大,但师徒传承始终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
1060
0
0
0
岳美中:谈傅青主及其著作
傅山,明末清初人,原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又号朱衣道人。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博通经史百家,工诗文书画,精于医药。明亡后,高风亮节,隐居不出,康熙时,地方官曾强使之应博学鸿词科,不就而还。相传傅氏擅长烹任,在阳曲自开“清和元”饭庄,以“头脑”菜最称佳肴,招揽四方顾客购食“清和
1129
0
0
0
德国经方医生的验案
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黄煌教授这次来德国,遇到不少跟我学经方的自然疗法师,他们与我分享了一些运用经方治疗疾病的成功案例。克雷蒂亚,大眼睛高鼻子的漂亮女人,爽朗爱笑。她说,有个4岁的孩子,两下肢疼痛,经常踮着脚尖走路,如芭蕾舞步,而且伴有睡眠障碍。她用芍药甘草汤为
521
0
0
0
肥胖的体质及治养分析
1 肥胖与痰湿、气虚一、朱丹溪《丹溪心法》“肥白人多痰。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肥人湿多,肥人宜二陈汤加参、芪、归、术、银花、连翘等类治之”。元朝医家朱丹溪首次提出“肥人多痰”、“肥人湿多”、“肥人多气虚”的理论,即痰、湿、虚是肥胖症的最主要
2459
0
0
0
古人是怎么看待“胖”的
肥胖症,又称肥胖或肥胖病。它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过食肥甘以及久卧久坐、少劳等,引起人体脂肪绝对量增多或相对比例增高;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BMI)男性≥27、女性≥25,多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症。它包括西医中的单纯性肥胖症(如体
1999
0
0
1
老人中风前兆有哪些症状
中风是老人最害怕的疾病之一,严重的会危及到生命,对于中风,老人要了解其先兆症状,那么,老人中风前兆有哪些症状?中风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以老年人群高发,中风会导致老人失语、偏瘫,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想要防治中风,要了解中风前的先兆症状。中风的前兆1、哈欠不断人在疲倦、
532
0
0
0
《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
出处《标幽赋》作者窦汉卿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普济方》、《针灸大全》、《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聚英》、《类经图翼》及《针灸大成》均收录本赋。 原文及白话解【原文】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
8159
0
0
0
脉诊大全
一、浮脉 【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1235
0
0
0
《医宗金鉴》奇经八脉总歌
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司各有名,任脉任前督于后,冲起会阴肾同行,阳跷跟外膀胱别,阴起跟前随少阴,阳维维络诸阳脉,阴维维络在诸阴,带脉围腰水束带,不由常度号奇经。注: 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也。 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
493
0
0
0
经方传承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中国中医药报编者按:在中医学传承事业中,经方的分量最重。经方是中华民族的原创,传承至今几千年,依然活力四射。经方以其极强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在中医人才培养、临床医疗保健、市场开发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年来,经方的传承日益受到国内外中医界乃至社会的重视,成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
3159
0
0
0
漫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蒲辅周、柴浩然
刘渡舟老师,是个传统的经方派,辛苦的继承了以成无已为代表的传统医家的中医特点,是个良好的继承者、阐释者、实践者。胡希恕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创新者,他以唯物主义为标准,将中医的来龙去脉、中医药之所以能治病的科学依据等等都讲的极有新意,更有利于中西医“神”的层次结合,他代表的也许正是汉前
8619
0
0
1
蒲辅周谈中医“优生”法(备孕必看)
导读:古医藉中不少涉及妇女卫生和“胎教”的论述,虽有一些精华,但掺杂了很多形而上学和封建迷信的东西,很难令人置信。似蒲老这样结合临床实际,系统地论述中医的“优生”法,实属仅见。蒲老的“优生”法,特别强调节欲与宁神,而且都有确凿的例证,科学性较强。这几方面又为现代的优生学所忽视。因
602
0
0
0
小柴胡汤成语妙解
嗯?听说过字里藏医,难不成老师今天是要来一个词里藏医吗?没错,就是这样。老师用简单的五个表示春天的成语,为我们揭示小柴胡汤是怎样通过生发春机来调理人体五脏六腑的,如果说五脏六腑似人体大地,那小柴胡汤疏肝利胆,像吹过大地的一阵阵春风。一、春回大地。这是肝脾同治的思想。你看,
539
0
0
0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流涎症
小儿流涎临床多见,无论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流口水常常打湿衣襟,容易引起小儿感冒和其他并发症,有的不经治疗常常数年不愈。笔者采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流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生理性流涎组:男30例,女16例;就诊年龄均在5个月3岁。起病年龄26个月15例,
778
0
0
0
感冒治疗的近代演变史
对于那些人体受到寒邪侵袭,机体产生抵抗排异反应,产生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疼痛、鼻塞声重、流涕、咳嗽等症状的感冒,其根本病机是伤于寒邪。出汗能够祛除寒邪,汗一出,寒邪一除,感冒自己就好了,对于这类感冒,医生和大众都比较好把握,只是在各个年代,汗法的措施不同而已。“以古为镜
3953
0
0
0
我的学医历程——从排斥到热爱
作为20世纪6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一员,年轻时梦想在数学中有所作为,下乡的7年中,空闲时间只啃了两类书,一类是旧书店淘来的《几何辞典》《代数辞典》等,一类是哲学书,当时对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爱不释手。当时,社办企业盛行,1972年被招入社办厂,从事有色金属加工,又想
402
0
0
0
孟河医派费伯雄临证经验分享
孟河医派之名首次见于丁甘仁次子丁仲英1927年在《喉痧症治概要》跋中说:“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费、马、丁、巢四家。孟河医派医家、弟子源于孟河,又陆续向外发展,逐渐遍布江苏镇江、丹阳、常熟、无锡、苏州以及上海等地医界,其影响波及全国,
2922
0
0
0
钱超尘:王叔和未窜乱《伤寒论》
自明朝方有执首提王叔和窜乱《伤寒论》经文以后,唱和者相继而起,喻昌、张璐、吴仪洛、程应旄、周扬俊、黄元御、章楠各有著述以讥评叔和,逐渐形成错简重订学派。吴仪洛言:“自叔和而后,《伤寒论》一书沉沦于羊肠鸟道中者几千余年,有明方有执出,著《伤寒论条辨》,澄几研理,卓识超于前人。”
742
0
0
0
偏头痛四次辨证论治无效 换许玉山验方痛立减
在古代的医学典籍中,就记载了海量的单验方、家传方。这些方子看似药物不讲原则的乱搭,风牛马不相及,但是,这些药方却行之有效,是当时的医学家证明有效后才写进书中的,岂可视若糟粕?譬如清代医家鲍相璈便写过一本《验方新编》,他博载民间习用奇验良方,兼收医家精论治验,当你辨证论治走投无路的
1826
0
0
0
查遍典籍告诉你《金匮要略》的“正名”
《金匮要略》这样一本重要的经典,按说应该有确定的名称。但事实是其书名自古以来比较杂乱,几种重要的传本几乎是各本各名。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金匮要略》全称是《金匮要略方论》,例如,《中国医籍大辞典》立“金匮要略方论”为正词条,称其书“简称《金匮要略》《金匮》”;赵法新等所编《中
1918
0
0
0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