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651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高手的中医心得语录220则
辨证要结合整个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不要单凭某一症状。如伤寒的证候群和温病的证候群好辨,假如单凭一“恶寒”症,究竟属风、属寒、属湿、属热,如何能认清呢?因此,辨证一定要注意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方不致误。
1090
0
0
2
中医治病之根“以偏纠偏”
医治病之根,即“以偏纠偏”,以达阴阳平衡,此即吾之谓“中庸之道”也。今有人不明“以偏纠偏”之真旨,吾不得不再为言之。 世医立论所谓偏者,究其原因不外有四:精力、阅历、明义、补弊救偏也。其一:世间万病而人力有限,故为医
619
0
0
1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从,妊娠血虚少腹痛,养血行气并止痛。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当归草赤芍,桔梗枳壳柴芎膝,血化下行免作劳。
5496
0
0
0
本草药性总义
多食咸。则脉凝泣(涩同)而变色。(水能克火、故病在心之脉与色也、五味篇曰:心病禁咸。)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火能克金、故病在肺之皮毛也、五味篇曰:肺病禁苦。)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663
1
0
1
治肺咳不要忘记调心
原来五脏六腑动力都在心,如果心脉有瘀血痰浊阻力,不够强大,就会影响康复的时间,丹参通心脉去瘀血,菖蒲开心窍去痰浊,两味药就把痰瘀阻脉的病机考虑进去了。
1149
0
0
0
“三焦”内含的新观点
皮肤器官是在脑髓产生之后最早诞生的生命重要器官。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皮肤坚而毛发长。取名“三焦”的这个“皮肤器官”是人体有生以来自身所携带的调控系统,是神经-体液等生命调控系统以外又派生出来的“臣使之官”。内跟五脏六腑紧密相连,外跟宇宙大自然息息相关。
666
0
0
0
五运六气告诉你2022年如何用药
五运六气是基于时空的医学,不同的时空给予了一个人不同的状态和环境,这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比如,同样是感冒,秋天的感冒和夏天的感冒就有很大的不同,在治疗方法上也有着天差地别。不过,一旦确定五运六气的条件,同一气候条件下使用的方剂就几乎可以一成不变,且疗效出乎意料的好。
2572
0
0
0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慢性疲劳综合征多由思虑劳累过度,损伤脾胃,耗伤阴血,肝脾肾三脏亏虚所致。与长期工作紧张,竞争压力大,生活琐事影响及长时间疲劳状态有关,属中医学虚损范畴。其临证常用黄芪15~25g,黄精15~20g,二药相伍,一阳一阴,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收健脾胃、促运化、敛脾精之功
1112
0
0
0
应对“奥密克戎”的中医方案
人参败毒散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泛应用的人参剂,屡建奇功,荆防败毒散作为其最著名的衍生方,也应用颇广。《本草正义》认为本方是“四时感冒之神剂”,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言:“温病初症,未知端的,先以荆防败毒散治之。”
3941
0
0
0
5首好方帮助你远离黄褐斑
黄褐斑秘方白及、白附子、白芷各6克,白蔹、白丁香各4.5克,密陀僧3克。共研细末,每次用少许药末放入鸡蛋清或白蜜内搅调成稀膏,晚睡前先用温水洗面,然后将此膏涂于斑处,晨起洗去。一般1个月内斑可消退。
890
0
0
0
《黄帝内经》对酒的认识和临床应用
酒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不仅可供饮用,还可用于防病治病。但饮酒过量或饮酒失宜,则可导致多种疾病,对人体造成伤害。
2743
0
0
0
疏肝散结方和除痰降火汤
除痰降火汤,是印会河教授治疗痰火扰乱证的经验方,即“抓主症”系列方之一。印老认为凡见狂躁、惊恐、抑郁、失眠、乱梦等而有大便干结症状者,率先用此,效果良好。
1410
0
0
0
保护阳气的关键和用药养阳五法
阳气在人身中的重要性,这在中医理论上是没有异议的。治疗重危病症,应该首先考虑到保护阳气,这也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在阳气之衰,非一朝一夕之故;人的一生,由阳盛而阳衰,又是一个自然规律,所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所以无论健康人还是有慢性病的人,都要时时刻刻
2118
0
0
1
神阙穴外敷五倍子,对自汗、盗汗有特效
神阙穴给药,可以避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降低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避免口服通过胃肠道降低疗效。因此具有药物的经穴效应及药物生物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对小儿、服药种类较多的老年人、不能和不愿意口服药的患者尤为适宜,并且操作简单、贮存、使用方便。
1697
0
0
0
新明穴治疗近视眼,从0.4到1.5并非偶然
①新明穴Ⅰ:位于耳垂后方皮肤皱纹之中点(编者注:相当于手少阳经翳风穴前上方0.5寸处)。此处有耳后动脉,颈外浅静脉及耳大神经,面神经干通过。刺法:将耳垂向前上方牵拉至45°,针体与皮肤呈60°角,快速进针达下颌骨前侧位处,深度约1寸,为第一刺激点;针体向前方与皮肤呈45°
1665
0
0
0
口腔异味别轻视,可能是大病先兆
口腔出现异常,与肝、脾、胆、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心气不和、脾气不运、肝胆湿热等,因此患者口味异常变化常作为中医诊治疾病的辨证依据之一。
746
0
0
0
脉诊是得标准化的
滑脉,就是一个夏天的象。首先,我们要用技术手段去取得这个象。什么叫滑脉?它就是一个有力的脉,如果再细一点,回到古人的思维当中,就是指下比较滑动的脉,如盘走珠的脉,所以有力、在下面滚动的脉,已经代表它是滑脉了,这个技术很容易掌握的。
617
0
0
1
张仲景国医大学附属医院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12月22日,张仲景国医大学新校区、南阳市中医院新院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南阳中医药事业正式进入划时代新征程!另据《南阳晚报》此前报道,南阳市中医院新院建成后将作为张仲景国医大学附属医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张仲景国医大学的历史轨迹:1985年
883
0
0
0
22种常见病的忌口表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识到忌口的重要性。如对发热的病人,要忌辛辣、油腻,如姜、椒、肥肉、酒类等;水肿、消化不良、泄泻者,忌食坚硬、油炸、生冷等食物。服发汗药者,忌食用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者,忌食用茶叶、萝卜。
983
0
0
0
常用300多种中成药使用说明
常用300多种中成药使用说明。
1669
0
0
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