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73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老中医用了一辈子的4组药对
僵蚕、蝉蜕两药配伍,加味治疗五官科及头面诸多疾病。如声嘶失音,加木蝴蝶、大海、甘草;咽喉疼痛,加玄参、桔梗、甘草;口眼㖞斜,加全蝎、白芷、防风;角膜炎,加白菊花、密蒙花、木贼;风热上扰耳鸣,加金银花、连翘、白菊花;痄腮,加连翘、桑叶、牛蒡子、甘草;
3224
0
0
0
蓖倍膏敷神阙穴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病,我们试制蓖倍膏敷神阙穴治本病30例疗效较好。患者病程均在2~3年以上,经长期治疗无效。蓖麻子仁3g,五倍子粉1.5g,混均捣成糊状,制成形似荸荠的药团,上尖下圆,大小根据患者脐孔而定。将药团塞脐,外覆以关节镇痛膏6~8张,以固定之。
444
0
0
0
高手的中医心得语录220则
辨证要结合整个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不要单凭某一症状。如伤寒的证候群和温病的证候群好辨,假如单凭一“恶寒”症,究竟属风、属寒、属湿、属热,如何能认清呢?因此,辨证一定要注意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方不致误。
1089
0
0
2
中医治病之根“以偏纠偏”
医治病之根,即“以偏纠偏”,以达阴阳平衡,此即吾之谓“中庸之道”也。今有人不明“以偏纠偏”之真旨,吾不得不再为言之。 世医立论所谓偏者,究其原因不外有四:精力、阅历、明义、补弊救偏也。其一:世间万病而人力有限,故为医
615
0
0
1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从,妊娠血虚少腹痛,养血行气并止痛。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当归草赤芍,桔梗枳壳柴芎膝,血化下行免作劳。
5486
0
0
0
本草药性总义
多食咸。则脉凝泣(涩同)而变色。(水能克火、故病在心之脉与色也、五味篇曰:心病禁咸。)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火能克金、故病在肺之皮毛也、五味篇曰:肺病禁苦。)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662
1
0
1
治肺咳不要忘记调心
原来五脏六腑动力都在心,如果心脉有瘀血痰浊阻力,不够强大,就会影响康复的时间,丹参通心脉去瘀血,菖蒲开心窍去痰浊,两味药就把痰瘀阻脉的病机考虑进去了。
1148
0
0
0
“三焦”内含的新观点
皮肤器官是在脑髓产生之后最早诞生的生命重要器官。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皮肤坚而毛发长。取名“三焦”的这个“皮肤器官”是人体有生以来自身所携带的调控系统,是神经-体液等生命调控系统以外又派生出来的“臣使之官”。内跟五脏六腑紧密相连,外跟宇宙大自然息息相关。
666
0
0
0
五运六气告诉你2022年如何用药
五运六气是基于时空的医学,不同的时空给予了一个人不同的状态和环境,这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比如,同样是感冒,秋天的感冒和夏天的感冒就有很大的不同,在治疗方法上也有着天差地别。不过,一旦确定五运六气的条件,同一气候条件下使用的方剂就几乎可以一成不变,且疗效出乎意料的好。
2571
0
0
0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慢性疲劳综合征多由思虑劳累过度,损伤脾胃,耗伤阴血,肝脾肾三脏亏虚所致。与长期工作紧张,竞争压力大,生活琐事影响及长时间疲劳状态有关,属中医学虚损范畴。其临证常用黄芪15~25g,黄精15~20g,二药相伍,一阳一阴,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收健脾胃、促运化、敛脾精之功
1111
0
0
0
《黄帝内经》对酒的认识和临床应用
酒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不仅可供饮用,还可用于防病治病。但饮酒过量或饮酒失宜,则可导致多种疾病,对人体造成伤害。
2737
0
0
0
疏肝散结方和除痰降火汤
除痰降火汤,是印会河教授治疗痰火扰乱证的经验方,即“抓主症”系列方之一。印老认为凡见狂躁、惊恐、抑郁、失眠、乱梦等而有大便干结症状者,率先用此,效果良好。
1409
0
0
0
保护阳气的关键和用药养阳五法
阳气在人身中的重要性,这在中医理论上是没有异议的。治疗重危病症,应该首先考虑到保护阳气,这也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在阳气之衰,非一朝一夕之故;人的一生,由阳盛而阳衰,又是一个自然规律,所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所以无论健康人还是有慢性病的人,都要时时刻刻
2117
0
0
1
神阙穴外敷五倍子,对自汗、盗汗有特效
神阙穴给药,可以避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降低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避免口服通过胃肠道降低疗效。因此具有药物的经穴效应及药物生物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对小儿、服药种类较多的老年人、不能和不愿意口服药的患者尤为适宜,并且操作简单、贮存、使用方便。
1694
0
0
0
脉诊是得标准化的
滑脉,就是一个夏天的象。首先,我们要用技术手段去取得这个象。什么叫滑脉?它就是一个有力的脉,如果再细一点,回到古人的思维当中,就是指下比较滑动的脉,如盘走珠的脉,所以有力、在下面滚动的脉,已经代表它是滑脉了,这个技术很容易掌握的。
615
0
0
1
治高脂血症妙方6则
神仙服饵方组成:制首乌20克,枸杞子15克,熟地黄20克,黄精30克,仙灵脾30克,泽泻40克,生山楂30克。用法:水煎2次,每日1剂,早晚分服。亦可炼蜜为丸,长期服用。每次10克,日服2次,开水送服。本方能益肾固本,化痰祛瘀,具有降血脂的作用,是却病延年的良方。主治:高脂血症
3593
0
0
0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小柴胡制剂方法)
小柴胡的组方,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为治疗感冒、流感等伤寒疫症之主方,汉晋时期传入岭南,在民间影响甚大,对岭南伤寒疫症等具有较好的疗效。1896年唐拾义在广州荔湾区西关光瓦里开设医馆,以小柴胡等传统经方为患者治病;辛亥革命后医馆扩建为唐拾义大药厂,并以孙中山先生所
957
0
0
0
我的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许振寰
早有心思写这个题目,除了缅怀,亦有感于中医界的现状。然而几次提笔又放下,总觉得这题目太过沉重。较之于老师的盛名,较之这个社会功利化的标准,较之一个个如今已经成为“博导”的他的学生们,我觉得我没有给老师争光添彩,也无缘什么显赫的社会兼职、学术头衔。我所做的,只是按照传统的家传、
1918
0
0
1
中药亲自尝试记
我们临床用药,治某些病用某些药,有的医生说用大剂量好,“响鼓用重锤”;有的医生说小剂量好,“四两拨千斤”。有的说某某药像狼一样凶狠;有的说不见得,这个药我用起来像羊一样温顺。举个例子,川乌、草乌大家用时都很谨慎,尤其是生川草乌,大有谈虎色变之势。张叔是用川草乌的一把好手,一生钟爱
484
0
0
0
经方改变了我的体重和心态
压力和焦虑的困扰清楚记得2018-12中旬我刚从国外回来,自己的体重在82kg左右。回国后领导安排我来筹建中医经典科并临时主持工作。在科室开展的这5个月,主要是医院领导在指导和规划,还有医院安排到中医经典科的医护人员在维护着日常工作,可能自己比较偏执,有时候也拎不清,我会无聊
486
0
0
0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