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73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理中建中的真正奥秘
中气在人体中就是表现在脾胃,都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这后天和先天,一定得理解透了,脾胃者,水谷运化的第一道关卡,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全靠脾胃去运化成精微,而且人体中最重要的元气,也就是阴阳一气,也都是靠脾胃运化后补充到肾中,这就是所谓的后天之本
1467
0
0
4
谈谈扶阳医学的“脉法药一体论”和治病次第
扶阳医学的最大特点,是以“脉、法、药”三位一体的临床思维模式,即以脉定法,以法选药,以药组方。脉象有一般脉象和特殊脉象,立法有四个大法。药物有特殊理解,动态规律。扶阳医学讲究立法,总体上分为“大法、常法、法中法、法变法”这几大类
2631
0
0
0
“波浪式加减”的给药方法
“波浪式加量”法具体操作为:先从0.5剂开始服,每日增加0.5剂,以知为度确定第一阶段的最高量,然后剂量逐日递减至0.5剂,再重新逐日递增。药物剂量过大容易药过病所;剂量过小则容易病重药轻。在波浪式加量服用麻黄过程中,需观察患者心烦、饮食、睡眠、小便、心率是否正常
498
0
0
0
推拿整脊手法治疗内科疾病
精神分裂症属于中医“癫狂"范围,中西医不乏有效疗法,但颈椎外伤后引发此病则未见报道。我用整脊手法纠正偏歪的颈椎棘突后,癫狂症状顿然消失,其中机制也难以用中西医学的理论作出确切的解释。
423
0
0
0
常见治“烦躁”的经方
太阳病本应用汗法,反用烧针,此为误治,耗伤心阳,使心神不得阳气制约而烦躁不安。故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其中龙骨、牡蛎潜阳安神而治疗烦躁不安。本应解表,反用烧针,复加下之,耗伤心阳而烦躁。
2480
0
0
1
如何将中医药疗效“讲清楚、说明白”?
中医学最大特点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在不断解决临床难题的积累中,把个人的临床经验逐步提炼升华为适应于群体的新方药,中医药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方药多来自于临床实践。
783
0
0
0
从庸医变为良医的关键思维
中医与西医在这个总体原则上也是一样。我们说甲状腺肿或者失眠,它只是一个“证”,而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通过这个“证”来辨别疾病的“因”,然后根据这个“因”来进行治疗。这也叫做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627
0
0
2
关于中医传承的一些思考
经方是否存在学术界限?其实我们都知道,经方不只是仲景先师一家,而且在古人的传承里面,如果忽略掉伊尹,那么仲景先师为经方之肇始,孙真人为经方之大成,这里头其实有一个严密的学术体系。
415
0
0
0
为什么说真正的中医在民间?
如何学中医我认为要先多经典开始。从看【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后看经络学,药性汤头,诊断学。有条件要学点民间的草药,针挑与伤科及手法。有些书要看,如【易经】,【庄子】,【老子】,【论语】,【金刚经】,【六祖坛经】,【心经】。这些经典,对人的智慧开启,提升中医水平极有帮助
1072
0
0
0
“特异性方证”是中医的标准化体系
中医为什么必须学好《伤寒论》,就是因为《伤寒论》是“方证体系”,其中主之的方证大多是可以药到病除的“特异性方证”,所以,只有学好了《伤寒论》,掌握了“方证体系”,疗效才好。中医的标准化体系必须在《伤寒论》“方证体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能够药到病除的“特异性方证”为基础。
837
0
0
0
自诊辨证21个方向
通过头发可以阅读生命的历程。头发过早发白:如青年少白发,要检查是遗传、精神因素引起的,还是因为疾病引起的。像结核病、胃病、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等都能引起头发早白。灰白发:常见甲状腺机能失调、早衰、白癜风。灰发:常见糖尿病、贫血、斑疹伤寒、精神创伤。红发:多为铅、砷中毒
872
1
0
2
看老中医如何“司外揣内”
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环境温度要适宜,一般在20~25℃,这样的环境,不超过30℃,不低于15℃。第二个问题,采用自然阳光,不能够采用人工光源。第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视角要相差45°,距离最好是在45cm 以上,观察他的手指,方向应该相向而坐。
525
0
0
0
跟《黄帝内经》运动观,学2022年“安身立命”之道
对疾病的认识也是以恒动观为指导,认为疾病本身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表现出发展变化的一定阶段性。以外感风寒为例,《黄帝内经》就已提出它的发展过程经历着六个阶段的基本变化。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候,就是疾病运动变化的表现,辨证论治正是以运动观为其思想基础。
677
0
0
0
不失人情论
所谓病人的常情,五脏各有偏盛,七情各有偏胜。五脏阳气偏盛的病人适宜用寒凉的方剂,五脏阴气偏盛的病人适宜用温热的方剂;耐受药物毒性的病人,使用平和的药剂便没有功效;不耐受药物毒性的病人,使用峻猛的药剂则会有害。这是各人脏气的不同。
906
0
0
0
脾胃好是健康快乐的基础
前几天,笔者门诊上来了一个女患者,四十岁左右,面色暗黄,形体消瘦,就诊原因是腹部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出现腹痛,大便前或大便后就腹部及肛周疼痛。但是这个患者比较突出的特点却是她的神情,怎么形容呢,就是神情不安而惶惶,焦虑而躁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少气懒言,
416
0
0
0
八味丸治疗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炎,易发生尿路病变,通行障碍,老年人转为增生肥大,表现为尿等待、排出困难、尿后淋漓,二者不同。凡增生、肥大,切勿侧重活血化瘀、单纯消炎,应考虑益肾阴阳双补,师法《金匮要略》“虚劳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投八味丸(又名肾气丸、崔氏八味丸,即六味地黄丸加桂枝、附子)
1246
0
0
2
人体精气神的秘密
养足精气神对于人体保持健康、益寿延年非常重要,尤其要注重对于“神”的保养。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宽广,情绪稳定,方可避免精神疾病的侵袭。
725
0
0
0
如何提升阳气
阳气是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及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阳强则寿,阳衰则夭”。人的运气和阳气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运气不好,很可能是你的阳气不足了,导致阴盛阳衰,从而霉运多多。
2164
0
0
0
乌梅——治疗“小儿哮喘”的良药?
鉴于小儿特殊的生理特性,任老认为小儿哮喘外感风寒者多,风热者少;寒包热者多,纯热者少,故临床遣方用药,不为“炎症”所惑,慎用寒凉,善用辛温。常用性味略温,寒热兼施,宣、肃、敛三法并举的九宝汤治疗,轻透表邪,达郁开闭,止咳平喘。
687
0
0
1
中医手抄本摘14张好方
用生田螺三只捣碎,(到任何一间药店购买如下几种中药)金钱草50克、鸡内金30克、桔核15克、冬葵子30克、金沙牛10克、海金沙15克。一齐用三碗水煲成一碗水服。日服一次,连服五日。如花生大的结石溶解后可排出体外,此乃中药古方排石法。此方又叫“金和化石汤”,已治愈无数患者,万试万灵
1123
0
0
1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