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解读
太阳经其实是指六经里面的病,包含了太阳经络,它的概念要大一点。太阳经落到人的身上,有两个脏腑,分别是膀胱和小肠。那么经过伤寒之后,伤及了太阳经,当疾病强大到一定程度,伤害累积到所属的脏腑,改变了膀胱和小肠的生理功能,我们称之为腑证。
1817
0
0
0
治愈长期拉肚子的5个方法
慢性泄泻多由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而尤以脾胃功能失调为主。故治疗慢性泄泻,应以健脾为主,辅以抑肝、温阳之品。药用白术、山药、扁豆、茯苓、白芍、陈皮、炮姜、肉桂等为基本方。方中白术、山药、扁豆、茯苓健脾化湿,配白芍以抑肝,炮姜、肉桂以温运脾肾阳气。全方轻灵而不腻滞,随证加减。
1057
0
0
1
过敏性鼻炎:其本在肾,其标在肺
对于过敏性疾病,确定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当然可以避免发生过敏性疾病,问题是有些过敏原根本找不到,有些找到了根本不可能避免,所以这种方法可以研究,但最终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根据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从强壮人体正气入手,提高免疫功能,则人体就不会发生过敏性疾病
1527
0
0
3
五脏积水治法要略
暂无简介
4363
1
0
2
大柴胡汤深度解析
大柴胡汤临床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肝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腹膜炎、肠梗阻、疟疾、肠伤寒、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16191
0
0
1
李东垣升阳益胃汤解析
李东垣升阳益胃汤为李东垣治疗劳倦伤脾、湿热中阻、营卫不和的名方。东垣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为升降之枢纽,上述诸症皆由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创此方以升发阳气,振奋脾胃运化功能,从而使脾气升而胃气降,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
12911
0
0
2
熊继柏运用温胆汤经验分享
熊继柏运用温胆汤的范围极为广泛,涉及内、妇、儿、五官各科,内科涉及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熊继柏运用温胆汤,多在原方基础上适当加味,其主要意义有二:一是增强温胆汤清热化痰的功效;二是兼顾疾病的特殊症状。
1742
0
0
0
名医名方
门纯德自拟方活化汤治疗血管疾病疗效好
门纯德自拟方活化汤:当归30g,丹参30g,鸡血藤40g,桃仁10g,红花12g,土鳖6g(研末冲服),山甲珠10g,地龙12g,水蛭6g,黄芪20g,桂枝12g。主治血脉运行不畅,瘀滞凝聚,或血脉闭阻不通,气滞血瘀所致周围血管及其他血管类疾患。
1279
0
0
0
桂枝汤和它的12个变通用法
桂枝汤为群方之冠。《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里把桂枝汤均列为第一张方剂,是耐人寻味的。其加减方剂,向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方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有调和阴阳的作用,并有治病求本,本于阴阳这一涵义。方中五味药物,分阴阳两类,即桂枝、生姜为阳,芍药、大枣为阴。
2748
0
0
0
祝谌予治疗甲亢的特效方:当归六黄汤
北京名医祝谌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经常用的一张方子是当归六黄汤。祝谌予先生曰:“此方为我在临床治疗甲亢之首选方剂,口干、自汗、肌肉痉挛时加生牡蛎、木瓜、五味子;手颤甚用白头翁;甲状腺肿大加橘核、荔枝核、夏枯草。”
2251
0
0
0
内经里治头痛的方法
头痛病因较多,凡六淫外袭,上犯巅顶;或脏腑机能失调,逆乱于上;或气血虚弱,不足以上荣,都可发生头痛。大抵外感头痛,以疏风祛邪为主;内伤头痛,则以补气、养血、滋阴、潜阳、化痰、平肝为主。若真头痛多为厥逆连脏,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1611
0
0
0
千古第一祛湿热方二妙散
湿和热这一对邪气,性质上是相反的。一个是水,一个是火。现在水和火搅在一起,水没法把火浇灭,火也不能把水烧干,它俩就这样胶着在一起。二妙就是两个苦药,苦温的苍术,和苦寒的黄柏。在黄柏苦寒,造成的一派阴霾笼罩下,苍术这种温燥药,就能起到缓和、缓解寒凉,保护阳气的作用。
1549
0
0
0
调肾可消肌瘤、囊肿、增生
子宫肌瘤、附件囊肿、乳腺增生均为良性肿瘤,沈氏女科认为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临床以心烦口苦、失眠多梦、腰酸背痛、舌红脉数多见,属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通过调肾治疗,以知柏地黄汤为主方,加上温润的中药,如蛇床子、补骨脂以调肾阴阳;加上健脾的中药,如炒白扁豆、黄精脾肾
859
0
0
1
温胆汤加减应用的体会
温胆汤为唐·孙思邈所创,载于《备急千金要方》。书中言其主治证为:“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治失眠,可加镇心安神之品;治泄泻,可去枳实,加荷叶升提中气;胃脘痛,合用川楝、玄胡疗效更显;胁痛,可配茵陈、黄柏等清下焦湿热;疗癫证,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眩晕,宜加如平肝镇逆药。
1771
0
0
0
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经验方
女,58岁,2005年6月9日就诊。患者因消谷善饥,诊断为“2型糖尿病”。半年前开始出现上腹胀满,嗳气,尤以餐后明显,时有恶心,食量减少,体倦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嘱患者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继续服用降糖药,均衡规律饮食,适当运动,保持乐观情绪。随诊半年,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695
0
0
0
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病
一女,患病毒性心肌炎,经中西医治疗,病情缓解,然心悸、短气、胸闷、头眩诸症不除,且疲乏无力,面色白虚浮,舌淡胖,苔水滑,脉沉弦而结。方用桂枝10g、茯苓18g、白术10g、泽泻10g、太子参15g,服药12剂,诸症基本消失,脉律整齐,继以苓桂术甘汤善后,巩固疗效
3737
1
0
0
白头翁汤的应用与发挥
用本方制成灌肠剂,治疗抗药性菌痢12例,取得良效。用本方每味药各三钱,研碎后加水至500ml,微火煎1小时,至50ml离火澄清,灌肠。10例经灌肠后,大便次数好转,脓血便消失,平均3.5天;大便镜检阴转,平均为4天。
2475
0
0
0
五脏病机全部详解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和主血脉。因此,心的任何病变均可出现血脉的运行异常和精神情志的改变。这些病理变化是心之阴阳气血失调的结果。所以,心之阴阳气血失调是心脏病变的内在基础。
738
0
0
0
五苓散
因为人现在中土蓄积了一大缸水,我们得先把这水清去,这水要是不清,那这些温阳的药吃进了肚子,就会像扔进海里的火苗一样,其药中的热阳一下就会被水扑灭,根本温补不了脾阳。仲景派上了四位在泻水界鼎鼎大名的将士,它们分别是利水仙药泽泻、渗湿妙丹猪苓、古松灵气茯苓、除湿金绳白术。
1622
0
0
0
一个方子吃一年治好了血液病
女,63岁,因自觉半身及口唇麻木,有时神志不清6天入院。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脑血栓形成。治疗以活血化瘀、养血柔肝法。连服中西药7天后,血小板计数稍有下降,再服63剂后,血小板计数有上升之势。服此方301剂后,血小板计数已趋于正常,同时脑血栓形成症状也消失。
913
0
0
0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