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小柴胡冲剂能治多种疾病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面最著名的方剂之一,用途非常广泛,疗效也非常的好。小柴胡冲剂(或小柴胡颗粒)是根据小柴胡汤配制而成的中成药,是广受欢迎的居家常备药品。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少阳病的代表性方剂之一,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只要辨证正确,剂量得当,此方可以治疗很多很多的重大疾病。
1436
0
0
0
解表化湿的理气和中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是一类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证分析: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内伤湿滞湿阻气机:胸膈满闷,脘腹疼痛升降失常: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脉浮,舌苔白腻,藿香正气散是一个很有名的常用方。这个方也出自宋代的,由政府制定的第一部成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
4679
0
0
0
提高君药疗效初探
关于君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有曰:“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明代医家何柏斋《医学管见》亦云:“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可知遣方的针对性是根据主诉,通过辨证论治来析取非表面、背后深层次的核心原因,也就是抓主证,洞察病机因果,解决当前主要
613
0
0
0
当归芍药散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编者按:关于当归芍药剂,仲景《金匮要略》原文涉及两处。一为“妇人怀妊娠,腹中㽲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方为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一为“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方为当归、芍药、川芎、白术、黄芩,方后仲景又云:“妊娠常服即易产;产后百病悉主之。”妇科名医徐志华将两方加减运
1548
0
0
0
蔡长福:论肺癌的病根不在肺
肺病其病症状在肺,病因在肾脾大肠肾亏之人,久亏得不到还原,那脾脏大虚,脾虚经气得不到再生,肺就得不到营养。脾越虚越寒,一切后天的营养就得不到转化,脾脏藏五脏六腑的膏脂,是主宰五脏六腑后天的源泉。一旦久虚受寒,脾气就不能升降,所以病人吃过就胀,这就是仲景在黄疸篇提到的,“风
1488
0
0
2
倪海厦:论皮肤病
今天讲汉唐十六号,皮肤干痒,它是一种癣类,就是身上长癣了,也就是属于是外科皮肤病。而这所谓的外科皮肤病实际上来说都是身体内部内脏的病变而在外形成的病症,我们首先看倪海厦先生的原文:此丸适用于四肢关节皮粗糙,局部皮痒,干硬结块,时痒时无感觉,不论病名为何均可适用 此方。倪海
18358
1
0
2
经方大家梅国强谈如何用活柴胡温胆汤
柴胡温胆汤在临床上能够用于哪些方面,运用规律如何。这里一共讲了六个问题。1.枢机不利,痰热上扰清窍我刚才讲到,痰热或湿热之邪随气机的升降,无处不到,所以向上可以干扰清阳、干扰清窍,为什么说它向上干扰清窍呢,在中医学有关湿热、痰热的篇章里面都有论及,我这里结合伤寒论再加以剖
3267
0
0
0
对傅青主生化汤的新认识
傅山,字青主,号公他,山西曲阳县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在医学上的成就尤以妇科见长。《傅青主女科》一书,为其代表著作。其论治妇科经、带、胎、产诸证发明颇多。本文谈谈对其创制的生化汤的新认识。生化汤承上启下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书中的抵当汤、抵当丸、桃核承气汤证、
1175
0
0
0
经方辨证论治手淫伤精、梦遗、阳痿、早泄、失眠
在网上有很多由手淫引起伤精、梦遗、阳痿、早泄、失眠的患者,这些患者四处求医,长期服用中药无果,在鱼龙混杂的中医界,治疗方法千差万别。我从行医至今治疗此类男科患者太多,能够深切感受这些患者求医之路的艰辛,很多患者二十七八岁,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却因为这不能启齿的疾病而一拖再拖,现将
4971
0
0
1
跳出虚寒瘀,解锁月经病
女性是伟大的,女性往往又是疼痛的。月经病时常困扰着女性,尤其是在“生冷寒凉”盛行的今天。但月经病的治疗,即使在西医占主导的今天,中医往往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几千年来,先贤对气血、人体不懈探索,给后人留下的深厚福祉。相信每一位中医临床大夫对妇科病都有自己的一套手段,无论是当
614
0
0
0
朱良春运用经方治疗肾脏疾病经验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之所以成为经典,被历代医家广泛地推崇,是因为它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经典,能指导实践,能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跟师学习过程中,朱良春老师首先强调的是先读一些经典,再读一些经典,然后精读一些经典。临证时,应用一些经方,就愈能够体会经方的价值。朱
1076
0
0
0
古方“三两半”,治腰肌劳损效果不一般
导读:古方“三两半”是吴江市卫生局中医药顾问、退休老中医马云翔先生(原南京军区总医院主治医师)13年前在一次中医学术年会上介绍的临床经验方。本文选取的两篇文章在方剂组成上稍有出入,但在临床上用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腰肌劳损都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编辑/闫奇峰) 古方“三两半”治疗
2489
0
0
1
刘渡舟:从临床出发,要巧妙结合经方与时方
前言:刘渡老不愧为大医!“方虽有古、今之分,亦有同气连枝之义。《伤寒论》为方书之祖,是源,而时方乃是方之流也。有源才能有流,有流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把经方、时方有机而又恰如其分地形成‘古今接轨’,既开创伤寒学科向前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方剂学的一大进步,实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开拓
441
0
0
0
熊继柏:中医辨证的关键
我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无论是哪本书:内科、外科、中基、中诊等等,都告诉我们要辨证论治,而在临床治疗时却应用不多。一是忘了,二是临床上我们不知道如何辨证。我们学过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法则,当临证的时候,我们用哪条来辨证呢?如果今天八纲辨证,
608
0
0
0
解析《伤寒论》禁忌基本条文
《伤寒论》中明言“不可汗”“不可下(攻)”“不可吐”“不可灸”者有34条,共38处;明言“不可与某汤(方)”者有18条,共19处;某方服法禁忌12条;未明言以上禁忌而暗含之者则在百条左右。禁忌如此之多,无怪徐大椿言:“此书非仲景依经立方之书,乃救误之书也。”(《伤寒论类方·自序》
1325
0
0
0
哮喘克星——经方小青龙汤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 简称哮喘,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哮喘也是呼吸系统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尤其年轻人常见。西医用氨茶碱,舒弗美,及多种抗生素治疗,然后后来发展到服用激素
3107
0
0
0
黄连汤的妙用
《伤寒论》173条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由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组成。有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升降阴阳之功。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辛温下去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平调寒热
3331
0
0
0
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可以治哪些病?
肝肾阴虚证是指由肝肾阴液亏虚,阴不制阳,虚热内扰所致的证候。以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口咽干燥、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颧红、遗精经少、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见于石淋、劳淋、尿浊、便秘、瘿病、耳鸣、眩晕、心悸、痹证等病症。(一)常用处方——六味地黄汤(
1138
0
0
0
研习方剂时一定要对这些“另类”药另眼相看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历代先贤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而承载这些经验的重要载体是方剂。 通常情况下,一首方剂的组成药物是按照君、臣、佐、使的角色进行定位分工,构成一个突出君药的作用指向,其他围绕君药发挥协同作用的有机整体。 读方时发现,某些方剂中的一个或数个药物表面上看起
411
0
0
0
用《内经》解释《伤寒论》很牵强
中医自古即存在两大理论体系经方大家胡希恕谓:“循孔穴以行针刺,因有经络脏腑的学说,依证候而用方药,遂有辨证施治的法则,治术的所本不同,故其流别亦自各异也。前者详于《黄帝内经》,后者载于《伊尹汤液》。”他认为由于治术的不同,自然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很早就出现医经和经方
999
0
0
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