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白血病的中医疗法
一、白血病的病因机制——趋向论白血病的病因机制,国际医学界尚未有明确的结论。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的理、法、方、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验证了所谓白血病,尤其是“急白”,乃是体内的蕴毒,在生理失调,外因诱发下的并发症,简述如下:(一)蕴毒蕴毒在小儿主要是“胎毒”,意指
2798
0
0
0
应对过敏性鼻炎的三个通用方
过敏性鼻炎困扰着很多人,我大概有十分之一的患者说,每天早晨起来先打十几个喷嚏,外出也容易打喷嚏;有的患者鼻子痒、喷嚏、清鼻涕不断,眼内角痒的厉害,严重影响生活。下面说说我对过敏性鼻炎的粗浅认识。跟诊张太溪的经历张太溪,中医圈内人应该都知道,张老先生是我国针灸界的重要人物。
4616
0
0
2
刘力红:理解太阳病提纲
1、太阳病机条文太阳病提纲这个内容我们主要讲太阳篇的第1条,即:“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条历代都把它作为太阳篇的提纲条文,而清代的伤寒大家柯韵伯则将它作为病机条文来看待。在他的《伤寒来苏集》中这样说道:“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病机一条,提揭一经纲领,必
1125
0
0
0
益肾化斑汤加减治疗黄褐斑
益肾化斑汤是南通市中医院姚寓晨主任中医师的名方,我于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兹用临床体会与大家分享,请同道指正。方药:菟丝子20克 仙灵脾15克 地黄15克(血热用生地,虚寒用熟地)当归12克 川芎12克 芍药12克(养血用白芍,化瘀用赤芍)桃仁12克 红
725
0
0
0
祝谌予: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治疗经验
祝谌予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他潜心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多年,首先提出糖尿病血瘀致病的病机及血瘀的辨证指标:肢体疼痛、麻木,皮肤颜色青紫,心前区疼痛、痛处固定不移,面部晦暗,半身不遂,妇女闭经或者经量稀少、黑紫血块,舌质淡黯、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舌下络脉青紫怒张,凡具备以上三项者即可
1773
0
0
0
学用经方的思路与方法
学好经方的最佳思路与方法是研究探索经方的基础方。基础方是指辨治病证主要针对脏腑病变属性具有普遍性的方剂。研究用活经方的第一要领是务必学习用活基础方,基础方既具有固定性、稳定性和特定性,又具有规律性、普遍性和可行性。只有重视深入研究基础方,才能为应用经方奠定扎实的辨治用方思维;只有
460
0
0
0
三泻方病机探究
就三方证病机而言,诸多医家认为系“寒热相结”,或曰“上热下寒”等,今日诸多版本《方剂学》亦持此种观点,概因其三泻心方药为寒热并用,所主又是痞证,病位以中焦为主,故得出“寒热相结”中焦之结论。是论看似有理,实则将其引入了玄学。试想寒热如凉炭,岂能相结一处?而今之医家又总结出“上
628
0
0
0
《神农本草经》常见病名汇总
贲豚(bēn)贲豚,又称奔豚、奔豚气,病名,出自《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难经》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寒热往来,病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少气等。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 躄(bì)①跛脚。②〔
1207
0
0
0
蔡长福:生命藏在何处?
生命藏在何处?谷里藏人种,谷里藏精子,谷里藏火种,谷里藏欲火。弟子们问道:你说脏腑里有火种,真有火种吗?火种藏在哪一脏?张伯祖答道:孩子们,你们问得真仔细,你们问到人后天生命上来了。人不但有火种,人还有欲火,就藏在谷脏里。谷是十二脏的核心,是后天的生命,先天生命是
759
0
0
0
倪海厦:论子宫肌瘤
汉唐8号子宫症痼目前子宫及卵巢方面的疾病,西方医学都停留在发现肿瘤以后,再开始治疗,因此治疗的方法都只有切除 或放射治疗、化疗等,病人苦不堪言,因为后遗症实在太大,有些妇女甚而死亡。这些都显示出预防医学的 不足,无法有效的制止病的发生,再者病发生以后,又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很霸
12996
0
0
0
禤国维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皮肤病经验介绍
禤国维教授行医40余载,善采各家之长,又有独到之处,尤擅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多种皮肤疾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兹择数则医案,介绍于下。1.白塞氏病黄某,男,37岁,1998年8月4日初诊。患者4月前,唇与舌出现溃烂疼痛,自饮凉茶等无效,其后阴茎龟头及包皮又有
822
0
0
0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与八纲八法
一、 伤寒六经的八纲辨证《伤寒论》六经病篇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其中并以阴阳为辨证总纲。如太阳病篇指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第7条不冠以“太阳病”,而冠以“病有”二字,可见是泛指六经病而言。柯韵伯《伤寒论注》列此条于《伤寒总论
2891
0
0
0
名医名方
李玉贤:宁风定眩汤
李玉贤,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组成:茯苓15克,泽泻15克,白蒺藜15克,白术9克,钩藤15克,半夏9克,陈皮6克,天麻9克,制首乌12克。功效:散饮化痰,熄风止眩。主治:风痰上扰所致之眩晕恶心,胸闷脘痞,纳差食少,脉弦滑,苔厚腻。用法:
714
0
0
0
吴雄志经方诊疗经验分享(一)
一.桂枝法(含脉)1.桂枝走任脉,麻黄走督脉,都弄,则全身汗解,麻黄汤嘛!懂这个道理,伤寒论几乎所有的桂枝方,大多数与任脉有关,症状都在身体前面。病人振振欲劈地,问都问就知道是往前倒! 任脉,总任诸阴,所以前面的病,从任脉治,即身体前侧正中线,或与正中对称者,皆受激素性影响。
7504
0
0
0
心系疾病治疗十大法
心,在生理上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而藏神,为五脏六腑之主,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神气的旺盛又以心血为物质基础。属心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血行及神志的异常,涉及范围较广。本文主要就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
2112
0
0
0
叶天士如何善用薄味理论治疗疾病?
薄味是中药学理论之一。笔者阅读《临证指南医案》,发现叶天士常以气味学说辨识中药,善用薄味理论治疗疾病。梳理薄味理论的源流,并探析叶氏医案中的应用,以期指导临床。 薄味理论溯源气味是中药属性的核心概念,薄、浓是对中药气味程度划分的一种手段。薄味指药味较淡薄的一类中药。辛
686
0
0
0
当归拈痛汤,是如何治湿热的?
“拈痛汤”出自金代李杲所著《兰室秘藏》腰痛门,云:“治湿热为病,肩背沉重,肢节疼痛,胸膈不利。”药物组成为白术、苦参、升麻、葛根、苍术、防风、知母、泽泻、黄芩、猪苓、当归身、炙甘草、茵陈、羌活。汤头歌中将其引申为“当归拈痛汤”。主治脚气疮疡,症见脚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临证
561
0
0
0
谈谈葛根汤之运用
经方实录的编按者曾经倡议葛根汤是治太阳温病之主方。他说,“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仲圣虽未出方治,应该是葛根汤主之”。他在第十二案(葛根汤证)按云:……余读伤寒论,至“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条,未尝不废书长叹曰:“何葛根汤之不幸,竟沈埋千
1426
0
0
0
蔡长福:乳腺病的成因
1 为什么乳房要病?男女相爱,化合才有作为,有作为才能繁衍后代。男女相爱为先天,夫妻交欢把情传;精子生髓髓生骨,卵子生血肉相连:精子卵子合一体,化为先天有型源。小儿生下都像父母这叫遗传,婴儿在母胎中孕育3个90天,也就是270天,也就是9个月,也就是3个81难
721
0
0
0
倪海厦:论月经的形成及其疾病的治疗(下)
汉唐2号退乳丸世上所有的女人都知道,在月经来之前双乳必然胀满,月经来之后,压力顿减。目前西医认为女人的月经 是因卵未受精,进入子宫,而代谢出经血,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也因此造成目前西医无法治疗红瘢性狼疮、 以及血癌、肺癌、乳癌、淋巴癌,脑瘤,肝癌等疾病,也不知道为何得到此病?因
5452
0
0
0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