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2050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浅析黄煌体质学理论构建思想
黄煌教授长期致力于经方的教学、科研与临床,其研究经方的视角独树一帜,强调不同体质是临证用方的基础,故体质为本,证候为标,辨别体质是第一位。经长期的临床研究,黄教授发现某些药物、方剂与特定的体质或混合体质有对应关系,因此提出“药人”与“方人”学说,用以描述患者异常表现,同时密切结合
2071
0
0
0
刘保和:谈用经方如何“抓主症”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谈用经方如何“抓主症”》。按照关键词,一个是“经方”、一个是“抓主症”,中间还有个“如何”。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在《扶阳论坛》第二集),冯世纶老师和刘观涛老师写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摘一下,大家听一听:无数中医学习者、临床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对于
1128
0
0
0
《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程序 :与《方证是辨证的尖端》一文商榷
识证是感性认识,把错综复杂的证上升为理性认识,做到“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则需定位、定性、立法、处方,这一过程就是辨证论治。一、按部定位 辨证之初,先辨病位,分清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这是辨证论治的第一步。《伤寒论》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
584
0
0
0
邓铁涛:谈谈“辨证论治”
近年来,“辨证论治”成为讨论的一个亮点。有人认为无证可辨,如何辨证论治?有人认为辨证论治应改为辨病论治。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对此问题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辨证论治之精神,来源古远,但加以提倡宣扬,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医学院成立之初。第二版中医学院教材编写之时,郭子化副部
971
0
0
0
40条临床经验汇编
1、水蛭王为兰认为:1、水蛭为治瘀血而不伤正气之药!2、口服水蛭面比煎服疗效显著!3、水蛭面配清热解毒凉血散瘀药治疗风湿性结节性红斑不易复发!余常以水蛭1:3三七共为细末,入胶囊,每日三次,每次六丸,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2、硫黄王琦用桂枝加附汤合玉屏风
626
0
0
0
跟岳美中学习如何辨别瘀血证
血液瘀滞体内某个部位,便成瘀血。《金匮要略》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当有瘀血。”《医宗金鉴》注谓:“表实无汗,胸满而喘者,风寒之胸满也,里实便涩,胸满烦热者,热壅之胸满也;面浮肿而胸满,喘不得卧者,停饮之胸
577
0
0
0
金匮要略对水饮论述
水饮,痰应该是水饮的一种状态,水为毒,导致人体患病,就这三种:湿、水气、水饮。先看看原文:1、痰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对于这条我的感觉,好像现今之糖尿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俺的感觉,此条应该是“水饮”的治疗总原则。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
3175
0
0
0
十味温胆汤 平惊定怯责胆心
在方剂中,温胆汤系列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以“温胆”冠名的方剂有几十个,这些方剂都含有一个相似的基本组成和主治方向。在这里我们要介绍的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十味温胆汤。十味温胆汤出自元代医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由半夏、枳实、陈皮、白茯苓、酸枣仁、大远志、北五味子、熟地黄、条参、粉草
5075
0
0
0
娄绍昆针灸与经方合治腰椎间盘突出
就这样,不到几个月,每天放学以后来学校找我看病的人慢慢地多了起来。当然有治愈的,也有治不愈的。因为不收诊费,医疗态度好,所以治愈的正面影响比治不愈的负面影响大。当然也经常会碰上棘手的事。1、一大早就怒气冲冲来找我的患者家属有一天早晨,天还蒙蒙亮,学校的大门就被人敲拍得震天
1044
0
0
0
临床60年观舌、诊脉绝技总结
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是著名脾胃病专家,从医60载,专研脾胃病30余年,在脾胃病的诊治上颇有造诣,曾提出了著名的“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学说。他经过不断积累,刻苦钻研,反复临证,总结出一套“观舌识病”及“以脉测症”的理论。我在近一年时间里有幸随侍李老身旁,获益良多,现将师翁诊治脾胃病之
761
0
0
0
体表“压痛点”,如何精准诊治内脏疾病?
01 肝脏(1)黄疸型肝炎:右曲池上方约二寸许有压痛。(2)无黄型肝炎:右攒竹、右肩贞(向膊骨压)、右股骨外下端小头上方相当于阳关穴处(向股骨压),右踝上方一寸处的肝经循行路线上处,背部第六胸椎上均会出现压痛。(3)肝痈(肝脓疡):右期门穴(乳头向下之六七胁间
348
0
0
0
胡希恕经方医学:经方的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
第一节 怎样判定少阳病半表半里和表、里一样,于同一病位上,而有阴阳两类不同的为证反应,其阳证《伤寒论》谓之少阳病,其阴证《伤寒论》谓之厥阴病。《伤寒论》有关少阳病的概念论述较详,今分述于下:主提纲: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是说热郁于半表半里
1863
0
0
0
乌梅丸证病机通识
《伤寒论》厥阴一篇,病理深邃,最难疏解。乌梅丸为厥阴篇之总方,历代医家皆喜研习,其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 安蛔论蛔虫有“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的特性,而乌梅丸酸苦辛同用,治疗蛔厥确有良效,因而后世奉为治蛔良方。然而据此把乌梅丸作为治蛔的专剂,则失之局限。陈元犀曰
5581
0
0
1
逍遥散的临床解析及应用
传承千年,逍遥散的疗效之好无可辩驳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逍遥散的现代运用,逍遥散在古代经过历代医家的千百年来的反复应用,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它的疗效非常好。那么我们现代运用的时候,加了一个“现代”,这个意义是怎么样的?就是古代人说的那么多种病,和现在所说的这些病有什么关
5677
0
0
0
颜德馨用益心汤治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属“痹胸”“真心痛”等范畴,临床以胸部闷痛,短气,喘息不得卧,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为主症,其病机仲景用“阳微阴弦”概括之。此病之本为心气不足,胸阳不振;病之标为痰瘀交阻,气血逆乱。临床治疗用药要诀有三:一为益气培本,气行血行,宗气贯于心脉而行气血,气虚则血滞
792
0
0
0
厥阴主风病机与乌梅类方活用
讨论几个问题首先一个,就是厥阴主方是什么?这直接牵涉到厥阴病机的问题,就像小柴胡汤为少阳主方一样(当然,也有讲小柴胡汤为少阴主方的,这里头实际上是有些误解,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做讨论),主流专家基本上是认定乌梅丸是厥阴主方。乌梅丸和小柴胡汤这两个方证,可以说都是寒热虚实
2388
0
0
0
经方也能这样用:经方改良雷火灸
陶有强按语:洪雷师兄是我读大学时结识的好友,当时一起参加校内学士沙龙年会,师兄妙语连珠,奇思不断,印象特别深刻。毕业十年后,今春专程拜访,师兄创办诊所与养生馆,实践中医于一方,造福民众于一方,同样给我极大触动。经方与雷火灸的结合,是来自实践中的创意,也为实践所印证,特予推荐分享。
807
0
0
0
补脾十四法漫谈
补脾法为《脾胃论》中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它不仅适用范围广泛,且运用得当,收效确甚显著。兹将临床所得提出研究。 一、助运脾主消化食物和输布精微。如脾气虚弱,不能健运,可出现消化呆滞,纳减腹胀,肠鸣泄泻,脉濡弱,苔白腻等消化功能低下症状。久则眩晕倦怠,面色萎黄。治疗时应先健
1126
0
0
0
加味散风止痒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本方系山东省著名老中医张皆春先生创制的专门用以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经验方,临床疗效甚捷。因考虑到变态反应性鼻炎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有相类似的病理基础,解剖位置亦较接近,试用于本病,临症加减稍加变化,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编辑/闫奇峰)自1992年7月至1996年12月,我们试
746
0
0
0
治疗郁证性虚劳,别一味进补
虚劳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作虚、劳、劳伤、劳损、虚怯、虚损等,属于虚证范畴。虚劳由先天禀赋薄弱、后天饮食起居失调、劳倦过度、情志失调、大病久病、失治误治所致,其中由七情五志所致的虚劳,相当于现代医学之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疲劳、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神经症,同郁证性
991
0
0
0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