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185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中医能否治急症
中医诊断急症,在望闻问切之中,要善于抓特点。只有抓住特点,才能弄清疾病的本质和病证的关键所在。而抓特点不仅仅要全面仔细诊察,尤其要注重舌脉合参。因为舌象和脉象往往最能反映疾病的本质和真相。
596
0
0
0
《伤寒论》一方二法初探
细读《伤寒论》原文,体现一方二法的方证还是很多的,如桂枝汤证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桂枝汤证与小建中汤证、葛根汤证和葛根加半夏汤证、越婢汤证和越婢加术汤证等,皆属于一方二法的变化。可知,整部《伤寒论》是许多个一方二法变化组成,亦可知,经方的发展,是古代用方证经验的总结。
1211
0
0
0
颈项僵硬疼痛可能是风湿痹症
女,53岁,颈痛10余天。这个病人来诊时,脖子疼的很厉害,左右不敢回头,表情十分痛苦。处方如下:半夏40 黄芩30 干姜30 人参30 炙甘草30 黄连10 大枣12个 桂枝40 附子10 羌活15 四付水煎服。这个病人,吃了四付药,她妹妹到诊所来诊时告知,已经痊愈。
789
0
0
0
黄煌经方小课堂——大建中汤
大建中汤【适用人群】消瘦,面色苍白,唇舌暗淡;有慢性腹痛,为阵发性肠蠕动亢进,腹部常有隆起包块或蠕动波;腹部扁平软弱,可呈现舟底状,以脐为中心的腹部冷感、皮温低下;脉空大无力,或细软。
4095
0
0
0
经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抑郁症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 IBS)。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一组综合征;而与IBS相关的抑郁症尚有情绪抑郁、疲乏、不欲饮食等肠外症状,临床治疗IBS往往多注重肠道症状的改善,
954
0
0
0
风引汤
男,52岁,素患高血压病,半月前与人口角后,头晕头痛,烦躁易怒,有时感到左上肢抽动,唇战。面红如醉,油亮发光,诊断为高血压,方用风引汤加生石决明、双钩各30克,5剂。上方连服月余,血压一直维持在130~150/85~90毫米汞柱之间。
3054
0
0
0
《伤寒论》——禹余粮丸
病人久患慢性肾盂肾炎,腰痛,小便已阴疼,上午轻而下午重,持续约半小时自止,阴中灼热而尿色多清白(有时服药后色黄)。过去夏月病情加重而冬令减轻,今年则冬夏均剧。投以《古本伤寒论》禹余粮丸方加减,连服2剂。腰痛及小便已阴疼大为减轻,尿后阴中痛持续时间缩短到3分钟左右。守上方再进14剂
2880
0
0
0
各类肿瘤的经方治疗
本文参考王立芳《抗肿瘤经方临床应用手册》整理
3292
0
0
2
《伤寒论》——大结胸证治
结胸是一个证候,可以出现于许多疾病中,如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腹膜炎等,临床表现上腹部或全腹疼痛、压痛、硬满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辨证属实热病邪结聚于胸腹部,均可按结胸辨治。
2740
0
0
0
通过脉诊治疗阳痿
男,30岁阳痿3年,前医频用补肾壮阳之汤丸与西药治疗不效。审其除时有感冒之证外,别无所苦,脉弦缓。因思仲景营卫失调者用桂枝汤,“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宜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勉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不料却10剂而愈。
1852
0
0
1
用肾气丸治疗顽固性便秘
当下焦无火的时候,脾胃系统便没有办法运化,锅中水谷就煮不熟,所以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呃逆等症状。而中焦一旦运化不佳,也便有了生痰,生饮,宿食的基础,痰饮宿食阻隔,气降不下去只能反向冲上,所以患者就往往失眠头晕。
1131
0
0
0
方证对应学经方
患者,女,66岁。右上腹反复疼痛40 余年,复发10天,伴畏寒,发热,呕吐(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经西医保守治疗无效,急行手术。但行硬膜外麻醉时,迅速出现急性循环衰竭,被迫终止手术。乃投大柴胡汤合金铃子散,一剂热退病减便通,呕苦止。
1416
0
0
0
《伤寒论》中“热利三方”的辨别运用
白头翁汤《伤寒论》第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条文解读:热利下重,即里急后重,以白头翁汤祛湿清热。胡老临床运用本方多加6g大黄,便血者,可加阿胶;若所下皆是血水,可服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2598
0
0
0
走近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系列(4):体用是什么意思?与补泻是什么关系?
前两期我们试着从汤液经法图角度,分析了桂枝汤这个具体的方子。结论是,桂枝汤为经典的补肝之方,药用辛-酸-甘的配伍,其中,辛补肝,酸泻肝,甘补肝。有人说,咦,金老师,在汤液经法图里面,左下角的那个肝木的区域,并没有写着辛补肝和酸泻肝,而是写着体、用和辛、酸啊。这个怎么理解呢
3720
1
1
1
走近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系列(3):桂枝汤与岐山臊子面的神交
在上一节课里,我们讲了“汤液经法图”给出的疾病诊疗思路。什么思路呢?就是通过虚实认识疾病,通过补泻治疗疾病。再准确一点说,通过五脏虚实认识疾病,通过五味补泻治疗疾病。有人说,这只是内伤病的辨治大纲吧,外感病也适用吗?我们认为,无处不阴阳,无病不阴阳,外感内伤都是人
1878
0
0
1
从气郁和血瘀论治失眠
气滞血瘀患者每多情怀不遂,肝失疏泄,初则气机郁结,日久必致气滞血瘀,凝滞脑气,神明受扰而失眠,即使入睡,也乱梦纷,兼有情志郁郁不乐,时喜叹息,胸胁胀痛,舌紫,脉弦或涩等。余以为血府逐瘀汤能平衡气血,调整阴阳,治疗瘀血失眠者,常可获显效。
2468
0
0
1
伤寒杂病论——宋本和桂林本的差别
太阳篇之后有一个炙甘草汤症。宋本它的症状是,脉结代,心动悸。桂林本写,脉结促,心动悸。桂林本对宋本做了很多修正,而且桂林本修正的地方都是宋本严重有问题的地方,为什么桂林本只允许写脉结促,而不写脉结代呢
1569
0
0
0
伤寒病初起辨阴阳的要点
历代医家对病发于阳、发于阴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尤氏及张路玉认为阴阳代表三阴与三阳,病发于阳是发于阳经,病发于阴是发于阴经。〈医宗金鉴〉及喻氏认为阴阳代表风寒之邪与营阴卫阳,病发于阳是指太阳中风,风邪伤卫;病发于阴指太阳伤寒,寒邪伤营。张隐庵认为病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
651
0
0
0
冯世纶教授辨治冠心病的思路
冠心病多有胸闷、胸痛,认为是痰饮瘀血阻滞的认识颇为一致,而怎样从整体上看待本病的标本虚实尚有分歧。有人根据患者多有气短、四逆等末梢血液循环不好、心肌供血不足的表现,认为冠心病多属虚证,其治疗应以益气养血活血为主。
1392
0
0
0
经方治疗皮肤病的方法
当归四逆汤适用病证如湿疹、银屑病、毛周角化、痤疮等。见局部皮肤干燥脱屑,遇冷加重;手冷、有冻疮史;皮肤有淡紫色网状青斑者。应用参考适用本方者大多寒热夹杂,除四肢冰冷外,多有牙龈出血、口腔溃疡、便秘、关节肿痛等,可以合用黄芩汤、泻心汤、黄连阿胶汤
5300
0
0
0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