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185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欧阳卫权:当归芍药散体质精讲
一、病案举例:痤疮我们来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这是一个痤疮的患者,通过四诊收集她的信息。通过问诊知道她痤疮反复2年,近1个月皮疹加重。通过望诊可以看到她面部的白头粉刺,暗红色丘疹,部分有脓疱、小结节,面部油腻。其他的都没有明显的不适。但是我们通过望诊同时可以看出她皮
6554
0
0
1
张仲景当归剂的证治特点
张仲景以当归命名的方剂见于《金匮要略》中,计有赤小豆当归散、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芍药散、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散和内补当归建中汤;见于《伤寒论》中的只有当归四逆汤一方。以上七张方子,从不同的病机、证候角度论述了当归这味药的治疗理论,明确了与当归相配伍的各药关系与特点,为后世医家运用
963
0
0
0
刘渡舟:试论心悸的证治
心悸,指的心律失常发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种病症。悸,《说文》训为“内动”,心悸,也就是心内动。有的医书也叫“心筑惕”,筑、形容心悸犹如物檮之状,惕、则指悸动而心神不安。心,是有节律搏动的一个脏器,而在人的不知不觉中进行,乃属于生理正常范围,而不以病论。“心悸”的搏动,乃是失常的
4710
0
0
0
从《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看六经实质及经方发展史
三阴三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模式之一。《伤寒论》所创立的三阴三阳辨证,后世也广泛称之为六经辨证,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至今对其本质的研究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代医家对此各有阐发,如有以经络立论的朱肱,以脏腑阐释的李时珍,以气化解释的张
2698
0
0
0
蔡长福:论寒热
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一、要我说天下就两个病:一寒一热。别把中医看复杂了,当医生一定不能小题大做,舍近求远。伤寒论写的是什么?写的就是衣食保暖,就
835
0
0
0
倪海厦:论情绪焦虑
汉唐19号情绪焦虑不安(如同西医之镇静剂类)这个处方与70号不同,汉唐70号是因肾脏受损所引起的焦虑症,这汉唐19号是针对气血两虚所造成的 焦虑而设计的,人之气受肺管,人之血受心管,忧伤肺,而过喜伤心,现代人都吃西药造成心脏受伤, 因此这两个脏同时受到损害时,也会产生焦虑的.
7538
0
0
0
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一剂见效
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2g,黄芩10g,干姜6g,半夏(洗)12g,大枣5枚(擘),黄连3g,人参(或党参)10g。方剂来源:《金匮要略》经方大师胡希恕、刘渡舟、黄煌、大塚敬节(日)用它来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症,一剂见效。以下内容摘自《冯世纶经方临床带教实录(第1辑
5781
0
0
0
李可:小青龙汤应用
—1—小青龙汤的组成处方:桂枝(去皮),麻黄(去节) ,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各三两(各45克),五味子半升(38克),半夏(汤洗)半升(65克),(生姜65克)(见半夏注)用经方大剂治病,今人颇多疑虑。今一一破疑解惑,拨乱反正,以利临证应用。1、剂量换算。据1
3854
0
0
0
以“大黄”为主复方的应用经验
01大黄与厚朴、枳实、芒硝合用,治急性热病阳明腑实证急性热病的病程中,出现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硬痛拒按,喘促、心中烦热,目不闭合,甚则出现谵语直视,循衣摸床。小便数或不利,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舌红苔黄燥或老黄,甚则苔焦起刺,其脉多见沉实或滑数有力。以上皆因燥屎
1235
0
0
0
陈雁黎:虚人解表建其中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胡希恕老师原话说:“虚人病表建其中,小柴胡汤中的参、草、姜、枣保胃气,存津液,扶正祛邪。姜枣必用为要,不能减去。”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改为“虚人解表建其中”。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供参考。小柴胡汤的适应证,一.有少阳病提纲三症:“口苦,咽干,目眩也。”(263)四个主
2937
0
0
0
五苓散对大便的双向调节作用
一、用方心法五苓散为医圣张仲景所创,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对本方的研究,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有无表证,只要辨证为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均可用本方加减。余在临床中发现,用五苓散治疗泄泻或便秘,具有很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1、温阳化气,健脾止泻
3048
0
0
0
小柴胡冲剂能治多种疾病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面最著名的方剂之一,用途非常广泛,疗效也非常的好。小柴胡冲剂(或小柴胡颗粒)是根据小柴胡汤配制而成的中成药,是广受欢迎的居家常备药品。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少阳病的代表性方剂之一,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只要辨证正确,剂量得当,此方可以治疗很多很多的重大疾病。
1437
0
0
0
当归芍药散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编者按:关于当归芍药剂,仲景《金匮要略》原文涉及两处。一为“妇人怀妊娠,腹中㽲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方为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一为“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方为当归、芍药、川芎、白术、黄芩,方后仲景又云:“妊娠常服即易产;产后百病悉主之。”妇科名医徐志华将两方加减运
1548
0
0
0
蔡长福:论肺癌的病根不在肺
肺病其病症状在肺,病因在肾脾大肠肾亏之人,久亏得不到还原,那脾脏大虚,脾虚经气得不到再生,肺就得不到营养。脾越虚越寒,一切后天的营养就得不到转化,脾脏藏五脏六腑的膏脂,是主宰五脏六腑后天的源泉。一旦久虚受寒,脾气就不能升降,所以病人吃过就胀,这就是仲景在黄疸篇提到的,“风
1489
0
0
2
倪海厦:论皮肤病
今天讲汉唐十六号,皮肤干痒,它是一种癣类,就是身上长癣了,也就是属于是外科皮肤病。而这所谓的外科皮肤病实际上来说都是身体内部内脏的病变而在外形成的病症,我们首先看倪海厦先生的原文:此丸适用于四肢关节皮粗糙,局部皮痒,干硬结块,时痒时无感觉,不论病名为何均可适用 此方。倪海
18362
1
0
2
经方辨证论治手淫伤精、梦遗、阳痿、早泄、失眠
在网上有很多由手淫引起伤精、梦遗、阳痿、早泄、失眠的患者,这些患者四处求医,长期服用中药无果,在鱼龙混杂的中医界,治疗方法千差万别。我从行医至今治疗此类男科患者太多,能够深切感受这些患者求医之路的艰辛,很多患者二十七八岁,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却因为这不能启齿的疾病而一拖再拖,现将
4972
0
0
1
跳出虚寒瘀,解锁月经病
女性是伟大的,女性往往又是疼痛的。月经病时常困扰着女性,尤其是在“生冷寒凉”盛行的今天。但月经病的治疗,即使在西医占主导的今天,中医往往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几千年来,先贤对气血、人体不懈探索,给后人留下的深厚福祉。相信每一位中医临床大夫对妇科病都有自己的一套手段,无论是当
615
0
0
0
朱良春运用经方治疗肾脏疾病经验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之所以成为经典,被历代医家广泛地推崇,是因为它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经典,能指导实践,能起作用。所以我们在跟师学习过程中,朱良春老师首先强调的是先读一些经典,再读一些经典,然后精读一些经典。临证时,应用一些经方,就愈能够体会经方的价值。朱
1077
0
0
0
刘渡舟:从临床出发,要巧妙结合经方与时方
前言:刘渡老不愧为大医!“方虽有古、今之分,亦有同气连枝之义。《伤寒论》为方书之祖,是源,而时方乃是方之流也。有源才能有流,有流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把经方、时方有机而又恰如其分地形成‘古今接轨’,既开创伤寒学科向前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方剂学的一大进步,实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开拓
442
0
0
0
熊继柏:中医辨证的关键
我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无论是哪本书:内科、外科、中基、中诊等等,都告诉我们要辨证论治,而在临床治疗时却应用不多。一是忘了,二是临床上我们不知道如何辨证。我们学过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法则,当临证的时候,我们用哪条来辨证呢?如果今天八纲辨证,
609
0
0
0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