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185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节律辨证用药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著作中,在论述到论治时的方药组成、药物用量、服法中的冷热时,又专门列述了服药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服药方法中的节律性,并指出服药时的节律性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问题。例如: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列出除有的需要一日二次服外,而大量
453
0
0
0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茯苓饮的区别
前几天阅读《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证》文章,有同仁关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外台茯苓饮的区别,在此呢,也略做讨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3117
0
0
0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多种疾病
《金匮要略》说:“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右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饮服3丸,加至10丸。”古今文献对这条经文的看法,归纳起来不外三种:一是认为方证相符;二是认为方证不合,存疑,无法解;三是认为小便难应该是大便难之误。我认为,
2670
0
0
0
蔡长福:扶阳不如通阳,滋阴不如清肠
大肠热结旁流,热耗膀胱,膀胱热更急,常常得前列腺肥大,西医叫前列腺炎。为什么前列腺这么多?尤其是老人,有的痛苦半生,痛苦的带着前列腺炎过日子。他没有湿热这个概念,他不知道湿热下流,这个前列腺就算治不好了,开刀也开不掉。要是开刀的话,好比大树挖掉心一样,错上加错,不但这个热去不掉,
2273
0
0
1
倪海厦:论前列腺癌
汉唐82号下焦寒实之四逆症,(可比较西医学之摄护腺癌,前列腺癌)目前在美国各地对男人生命最大威胁的就是摄护腺癌,在中医的理论中,并无很详细的论述,本人依 据实务临床经验,领悟出许多病理分析并研究其治法,目前效果极佳,是很值得大家使用的药,且无副作用,无病亦可服用,可以 预防。
8655
0
0
0
黄煌各科常用经方合辑
肿瘤常用经方(部分)作者/黄煌经方治癌的优点:几乎无痛苦,副作用极少;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成本低廉 一、炙甘草汤理虚方——“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六)1、甘草疗瘦本经:长肌肉。《外台秘要》用小
3840
0
0
0
润下剂治疗肠燥便秘之证
润下剂,适用于肠燥便秘之证,能润燥滑肠,促使大便排出。若肠燥便秘因于热邪伤津或素体火盛,肠胃干燥所致者,常用润下药如火麻仁、杏仁等与寒下药大黄等组成方剂,代表方如麻子仁丸;因于肾阳不足,或病后肾虚,关门不利所致者,常用温补肾阳、润肠通便药如肉苁蓉、当归等组成方剂,代表方如
1492
0
0
0
阳明蓄血证与常用攻瘀方的学习和体会
一、阳明病篇架构 (一)、阳明病本证:1、阳明病经(热)证:栀子豉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2、阳明病腑(实)证:3承气汤;3、脾约证:麻子仁丸;4、津少便秘证:润导3方:蜜煎导、土瓜根导、猪胆汁导。 (二)、阳明病变证:1、蓄水证:
1917
0
0
0
王付:慢性腹泻分型辨治
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反复发作的非器质性疾病。本病发于各个年龄,男女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根据中医辨证与选方用药基本辨治准则,本节所论内容不仅能治疗慢性腹泻,还能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病证表现而符合慢性腹泻的基本证型
1427
0
0
0
蔡长福:足太阳膀胱经大论
大自然有太阳普照大地,温暖万物才能生长,乌云遮盖太阳,太阳不能发挥热量,万物不能生长,一旦风云突变,阴雨连绵,大自然中见不到阳光,这就叫大自然中的太阳病。 人是小天地,有五脏有六腑,有气有血,有元阳,元阳朝百脉,这叫生,元阳来源于父母,父母所生两肾,靠后天的脾胃纳五谷,化元
1901
0
0
0
从麻黄汤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暴盲引发的思考
1、蛛网膜出血并发暴盲案2000年秋,孙瑞琴乃一农妇,37岁,患原发性高血压 18年,暴怒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 48小时,醒后暴盲。寒战, 咳逆无汗。查见颅内血肿、水肿,双眼底出血、水肿。遵眼科名家陈达夫先生目疾六经辨证大法 :凡目疾,无外证而暴盲,为寒邪直中少阴,玄府
2166
0
0
0
倪海厦:论肾结石
汉唐26号石淋,砂淋,小便带血(西医学之肾结石)肾结石是很烦恼的问题,早期细砂时西医无法发现,必等到结石较大时,引起腰痛,或它在通过输尿管时, 造成出血,在小便中发现血,才知道肾结石,但往往都是结石长得很大的时候才知道,如果用开刀或超音波 来震碎,往往都是只顾大的,仍有许多小
24361
0
0
0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临床运用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原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该方有解表、散寒、利湿之功,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散、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然而临床上多数医家根据辨证施治、异病同治的传统理论,将该方的临床运用发扬光大,现说明如下: 1 皮肤系统疾
8064
0
0
0
治风痱急症用续命汤
诊断现场张某,男,36岁,农民,1986年 10月24日诊。病史摘要:患者素来体健,偶感外邪,发热,头痛,体倦,咳嗽。曾间断服用中、西药物,诸症已经缓解,未尝介意。谁知于14天前使用压水机抽水时,渐感双下肢酸软、麻木,约4小时后双下肢完全失去知觉(神志清楚),伴小便不通。
647
0
0
0
五苓散VS茯苓甘草汤:究竟渴不渴?
导读:千百年来,《伤寒论》无时不在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诠释纷争中,近年邢斌、娄绍昆等医家重提康平本《伤寒论》研究,并有一些新的论著,读来令人耳目一新,颇有茅塞顿开之感。(编辑/王里)太阳病中(节选)作者/邢斌“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3478
0
0
0
乌梅丸衍化三方及运用
一、乌梅固肠汤药物组成:乌梅、当归、地榆、白术(土炒)、白芍、党参各15克,川黄连、黄柏各10克,炮干姜、熟附片、炙甘草各8克,炙黄芪30克(即乌梅丸去细辛、桂枝、蜀椒,加白术、白芍药、地榆、黄芪、甘草)。煎服方法:上药混合,加水600ml,以文火煎至250ml左右
1053
0
0
0
刘力红:理解太阳病提纲
1、太阳病机条文太阳病提纲这个内容我们主要讲太阳篇的第1条,即:“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条历代都把它作为太阳篇的提纲条文,而清代的伤寒大家柯韵伯则将它作为病机条文来看待。在他的《伤寒来苏集》中这样说道:“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病机一条,提揭一经纲领,必
1125
0
0
0
学用经方的思路与方法
学好经方的最佳思路与方法是研究探索经方的基础方。基础方是指辨治病证主要针对脏腑病变属性具有普遍性的方剂。研究用活经方的第一要领是务必学习用活基础方,基础方既具有固定性、稳定性和特定性,又具有规律性、普遍性和可行性。只有重视深入研究基础方,才能为应用经方奠定扎实的辨治用方思维;只有
461
0
0
0
三泻方病机探究
就三方证病机而言,诸多医家认为系“寒热相结”,或曰“上热下寒”等,今日诸多版本《方剂学》亦持此种观点,概因其三泻心方药为寒热并用,所主又是痞证,病位以中焦为主,故得出“寒热相结”中焦之结论。是论看似有理,实则将其引入了玄学。试想寒热如凉炭,岂能相结一处?而今之医家又总结出“上
629
0
0
0
《神农本草经》常见病名汇总
贲豚(bēn)贲豚,又称奔豚、奔豚气,病名,出自《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难经》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寒热往来,病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少气等。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 躄(bì)①跛脚。②〔
1208
0
0
0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