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185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刘渡舟:辨治乙肝的四期、八大关系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7000万。乙肝是我国当前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复杂,具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的特点,同时也是肝硬化、肝癌等的重要发病基础。刘渡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终身教
1320
0
0
0
吴茱萸汤深度解析
吴茱萸汤在《伤寒论》中所治包括阳明、少阴、厥阴三. 经病证。即“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的阳明病证;“少阴病, 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的少阴病证和“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生之”的厥阴病证、虽病在三经有别,症状亦有差异,但其见症均有呕吐,皆与胃
8474
0
0
0
话说中药配伍的“去性存用”
中药方剂的配伍理论有很多种,在君臣佐使的基本框架下,有性味配伍、七情和合、去性存用、升降相因、五行配伍等配伍形式,共同构成方剂配伍理论。其中的“去性存用”配伍法,从字面上理解,即是去掉其寒热温凉之药性,存留药物的某种作用,发挥其独特的、难于被取代的功效。
6050
0
0
0
伤寒论六经病证治纲要
太阳病证治纲要 一、太阳本病(经证)(一)主要内容:1.性质:表病、热病。2.证候提纲:脉浮,头项强痛,恶寒。3.病机:外邪侵入肌表,营卫失调。4.病变脏器:膀胱、三焦。5.病情特征:恶寒。6.热型:发热恶寒。7.治则:解肌、发汗。
1478
0
0
0
王三虎治疗脑肿瘤的经验
脑肿瘤是指生长在颅内的各种肿瘤,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临床上,脑肿瘤中2/3为脑原发性肿瘤,1/3为脑转移肿瘤。原发性脑肿瘤中最常见的为胶质瘤和脑膜瘤,分别占50%和20%。
2408
0
0
1
关于六经实质
真正关于六经的实质一些相关的问题。咱们讨论的重点是什么呢?如果说经方理论里边的六病辨证,不是像历代的学者所总结的那样,它是经络发病或是脏腑发病,如果说不是那样的话,在中医理论里边这又是一个特殊的论述方式。跟《内经》理论不是一个体系。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历代
389
0
0
0
牢记伤寒实战心法要诀
伤寒心法要诀卷一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原委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注】六经,谓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也。为病尽伤寒,谓六经为病,
608
0
0
0
刘渡舟:经方实战乙肝16方证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复杂,具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的特点,同时也是肝硬化、肝癌等的重要发病基础。目前我国人群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sAg阳性率在10%左右,全国约有1.3
2732
0
0
0
宋柏杉:持说药没效果的患者如何调方?
1、学会调方换药:为什么“不效亦不更方”?讲到了颈部的肿块结节,我们讲一个在北京灵兰医馆,治疗的一个南方的小姑娘。长得白白净净 ,很清瘦,颈部巨大的甲状腺肿块,按之实硬,很硬,她通过当地的大夫介绍,来北京找到我。我们用的柴桂姜
804
0
0
0
从温病方银翘解毒丸悟经方思维
今天要讲的这个药,叫银翘解毒丸,出自温病大家吴鞠通之手。吴鞠通出生在容易流行热病的南方,是江苏人。乾隆五十八年,也就是1793年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疗不当而死亡,类似现在的“非典”、“甲流”的爆发。吴鞠通用他创立的“辛凉解表法”抢救并奏效,于是名声大振。“银翘散
1149
0
0
0
刘渡舟:小青龙汤与大青龙汤的区别
大青龙汤: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9)
7027
0
0
0
门纯德:小建中汤的扩展用法
《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上言:“建中者,建中气也。名之曰小者,酸甘缓中,仅能建中焦营气也。前桂枝汤是芍药佐桂枝,今建中汤是桂枝佐芍药,义偏重于酸甘,专和血脉之阴。芍药、甘草有戊己相须之妙,胶饴为稼穑之甘,桂枝为阳木,有甲己化土之义。使以姜、枣助脾与胃行
880
0
0
0
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急慢性中耳炎
大柴胡汤,系仲景治少阳兼里实之主方。有不少临床业医者,常用本方加减治疗胆道疾患收效满意。然少阳胆和三焦之脉皆循耳前耳后入耳中,若因邪郁少阳,壅阻脉络而成为中耳疾病者,予以本方加胆草、甘草治之屡见良效,现分析如下
1843
0
0
0
肠胃经方合集:胃痛4方、腹泻6方、腹痛7方
肠胃病17首经方,其中,胃痛4方,腹泻6方,腹痛7方。几乎可以治疗常见的肠胃病,值得反复揣摩。 胃痛4方一、人参汤又名理中汤(丸)方药:党参10g 白术10g 干姜10g 甘草6g病症:胃寒。献曝语:此方为我热爱和用于临床的第一经方,以
11932
0
0
1
温兴韬:我的经方之路
我自八四年进入安徽中医学院,一直酷爱中医,特别于经方由最初的课堂学习到临床实践,再由进修提高反复探求,共经历三个不同的时期。现将自己的学习经历总结如下,就教于广大同仁。一、初学困惑期因受家父影响,我一直对经方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的《伤寒论》考试成绩是各门课中最高分。
963
0
1
0
王三虎:治疗肝癌的经验
王三虎教授治疗肝癌经验丰富。强调中西医结合,防治并重。抓住肝癌肝郁脾虚,湿热蕴毒,枢机不利的主要病机,将肝癌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分而治之。在经方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创制了“软肝利胆汤”、“保肝利水汤”等行之有效的方剂,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3909
0
0
0
深究《伤寒论》组方用药之法
通过学习《伤寒论》倍觉选方用药配伍其旨深奥。前人云:“千方易得,一效难求”。选方并不是执一方以治一病,而是要深究其旨,慎思选用。“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效”。那么开方用药,做到药简精妙,恰到好处,就是明确辩证,灵活运用,
2263
0
0
0
中医人不能不知的腹证10纲
腹证十纲即痞、满、硬、结、紧、软、动、音、痛、不仁十个胸腹部主要症状。十纲是辨腹证论治的依据之要,是构成腹诊——腹证——论治的肯綮。腹证的表现尽管是复杂的,变化是微妙的,但基本内容可用十纲归纳,纲举目张。腹证的辨证亦要参合中医四诊和基本理论,
2363
0
0
0
《伤寒论》中腹证的治法
腹证的治法,除上述腹证方药相对应的法则外,仍然是应用中医八法中的吐、下、温、清、补、和、消七法。因腹证大多已脱离于表,故汗法不常用。以《伤寒论》为例,讨论腹证的治法。 一、吐法《内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伤寒论》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手足
1591
0
0
0
听名师讲四逆辈方剂的临床应用
所谓四逆辈,是《伤寒论》中讲的四逆、理中、附子等方。《伤寒论》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已经明确讲到应用四逆辈治疗的原则,即脏有寒者,用温法治疗。《医宗金鉴》注解:“四逆辈者,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也。”
4582
0
0
1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