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185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对《伤寒论》五泻心汤的看法
《伤寒论》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证之剂。痞,《释名》谓“气痞结也”。金代伤寒学家成无己注“否而不泰为痞”。实乃升降失常、阴阳不调、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上下不能交泰而致。诸泻心方大多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而有和解阴阳、调
2124
0
0
0
郝万山:《伤寒论》下法诸方的临床应用
“经方国际联盟”现场实录主持人陶有强:很荣幸!我有机会在这里为大家介绍郝万山老师。郝万山老师也是我大学时候的老师,所以我觉得我今天非常荣幸啊!郝万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校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经典著作示
1607
0
0
0
一部《伤寒论》能治天下病
昔有言,一部《伤寒论》能治天下病。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伤寒论》的确是一部中医辨证论治论述精深的临床基础著作。学好它,无论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医工作者的必读书。但《伤寒论》内容涉及广泛,立论又精深,辨证施治细密
1355
0
0
0
胡希恕医论医案集萃·感冒证治
这里讨论的感冒,是一般的伤风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它们的临床表现有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声音嘶哑、咽干痒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以及恶寒、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倦、虚脱等全身症状;有的伴有食欲不振、呕恶、便干、腹泻等胃肠症状;小儿有时伴有惊厥。上述
2147
0
0
0
高手竟然这样理解和应用桂枝汤,差距在哪里?
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代表方剂,但不是唯一方剂。太阳中风证作为一个复杂的病证,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可出现多个不同的阶段性表现,从而形成若干个证,如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证、太阳中风兼水停三焦证、太阳中风表不解而见里证等。桂枝汤证仅是其中之一,其他还有五苓散证、小柴胡汤证等,
6578
1
0
2
倪海厦最佩服的经方大师竟然是他!我们来听听这位大师说过些什么
倪海厦先生推崇备至的大陆老中医唐容川先生,出生于约 180 年前,是清代著名的经方家,同时也是中西医汇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谈三焦发人所未发,以西医的形态结构印证中医气化。今天三鹊经方翻译了他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一篇重要的文章呈现给大家。
3930
0
0
0
《伤寒杂病论》中的外治法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中医学成就,其中尤以经方和辨证论治体系光耀千古,以至于书中其他医学成就不为中医学界熟知。实际上,张仲景在著作中还记录了丰富、实用、有效的外治方法,展示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 官窍外治法官窍也称“九窍”即耳、目、口
1988
0
0
0
伤寒质难:客邪区分有机无机篇
本文是《伤寒质难》(作者:祝味菊)中的一篇,对外感病的理解上,强调了无机邪和有机邪的区别,探讨了六气与细菌的相互关系。作者辩证分析了气候对细菌产生和繁殖的影响,提出了细菌栖息于世、适者生存的观点,同时纠正了只关注六气而忽视地理气候差异的不足。
1171
0
0
0
诊断痰饮水湿,牢记这些要点
痰饮水湿的论治需辨虚实、寒热、表里。从病位表里言,风水、溢饮、湿家从表论治,多取汗;痰饮、悬饮、支饮、留饮、伏饮多从里论治,使之从二便祛除。“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即是阴阳表里辨证之意,上下分消之法。以腰分表里上下,腰以上为阳、为表,故发汗
2326
0
0
0
千古名方小柴胡汤的退热妙用
小柴胡汤用于发热病人的指征有以下几点:(1)寒热往来;(2)口苦、咽干、目眩;(3)伴有恶寒症状;(4)体温很高而无大热、大渴、面红、烦躁等阳明病症状。上述四点但见其一,即可投以小柴胡汤,不必悉具。
2190
0
0
0
三方灵活化裁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佳
精神分裂症属中医“癫狂”范畴,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具有潜镇浮阳、开豁痰饮的作用;抵当汤具有活血逐瘀的作用,主治少腹硬满、瘀结至甚的蓄血发狂证;甘麦大枣汤具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效,主治脏躁。三方均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良方。
1117
0
0
0
江尔逊对付白厚腻苔的4种治法
本案证候症结在于心之阳气虚衰,脾之转输无权,肺之通调涩滞,肾之蒸化失职。而专主以温药和之,立补火生土以培土生金、温化痰饮之法,使诸症迎刃而解,白厚腻苔很快消退
1292
0
0
0
4味药的理中汤轻松解决胃寒怕凉
大病差后、久病:大病差后、久病不愈者,多有中气虚馁的病机,故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大便不调、面黄少华等为常有见症。如以脾胃阳虚,寒湿不化为主者,最适合用理中汤,温补脾胃阳气以善后。
1205
0
0
0
《金匮要略》活血化瘀之法全解
金匮要略》有瘀血之篇名,而治疗却散在于其他各病中,如疟病、虚劳、肝着、黄疸、妇人征病、阴阳毒、肺痈、肠痈等,用方有近二十首。揭示出,瘀血既成,病机已非单纯,往往气滞、寒凝、痰阻、水停、热郁等兼夹错杂,治法上也相应复杂
8745
0
0
1
《伤寒论》中主治便脓血的一首经方
下利便脓血者,实热证占十之八九,初起不可使用桃花汤,以防助热而留邪于里。若久利无热,确有虚寒滑脱之象,有用桃花汤的机会方中以收敛药赤石脂一斤,一半铿后煎汤,一半筛成细末,单放冲服,而以干姜温里,粳米和胃生津。
887
0
0
0
结直肠癌病变针药结合截断法
中医治疗肠息肉,要针药结合,用针刺合谷穴去排他的便毒。哪个药排便毒——僵蚕。为什么?蚕很特殊,它的大便和其他动物的大便不一样,蚕砂不臭。僵蚕更偏形质病。蚕砂更偏气化病、功能性疾病。形质损伤,用僵蚕,就是用它来排便毒。另外,除了排毒,还有穴位的引经。
733
0
0
0
温经汤可谓是方剂中的“天然雌激素”
温经汤适用于以月经量少、舌淡或闭经为临床表现特征的虚性体质人群。其病理基础是女性卵巢功能障碍或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本方能养血滋阴、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本方应用范围颇广,月经不调、漏下、下腹部冷痛、不孕症等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787
0
0
1
两个方子治疗咳嗽漏尿见效快
咳而遗尿,中医学称之为“膀胱咳”,“膀胱咳”的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1486
0
0
1
金匮肾气丸临床再认识
男,72岁于一月前自感右腰胯疼痛,不向下肢放射,遇冷加重,与走路无关。舌体胖,苔薄白,脉沉滑。 方用肾气丸。患者服上药三剂后,腰胯疼痛消失。服完五剂后,腰部感到轻松,精神也有好转。
3280
0
0
0
冯世纶:如何正确认识腹诊的临床应用
慢性荨麻疹:王姓,发病六年,近年加剧,伴恶风、身热、呕吐痰涎、腹痛、心下悸动痞硬等症。投桂枝人参汤合二陈汤温通寒湿痰浊,兼开太阳风寒为治半月治愈。
551
0
0
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