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书籍
百科
工具
健康
赞助
发文章
方类
全部
经方
时方
验方
茶饮方
食疗方
分类
全部
入门
医理
医案
药论
杂集
其它
科别
全部
儿科
妇科
男科
骨科
耳鼻喉科
皮肤科
外伤科
共 152 篇文章
(已筛选)
清除筛选
筛选
越婢汤加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幼儿湿疹
金某,男,10岁,四川绵阳涪城区人,2019年8月6日就诊。患者因全身红色丘疹前来就诊。现症如下:体瘦弱,比同龄人偏矮,偏瘦。口唇红,口唇上有非常多的红色疱疹,鼻孔前面红赤,面白,晚上出汗很多,眠差,手脚心发热,大便干,口臭,小便黄,每天早上流清鼻涕,鼻子塞,打喷嚏,急躁
1012
0
0
0
小儿咳喘射干麻黄汤案
D某,男,11个月。初诊时间:2019年8月15日。。主诉:咳嗽伴气喘3天。现病史:缘于3天前受凉引起咳嗽,干咳无痰,咳如水鸡声,咳嗽频率高,伴气喘、流涕,涕清稀量多,汗少,不喜饮水,大便稀溏,小便正常,纳稍差,寐安。舌淡、苔白厚,脉浮数。处方: 3剂射干麻黄汤加减。
2321
0
0
0
生脉散儿科应用介绍
生脉散为董廷瑶老师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方中主药人参,扶元益气;麦冬甘凉,滋阴养液;五味子酸温,收敛生津。盖小儿稚阴未长,而生机蓬勃,故营液易亏;其若感邪较深,耗损肺胃阴津,或体气虚弱,心肾精气难复,均需首重顾及气阴。此时,生脉散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其方中,人参一般可投党
1032
0
0
0
生姜泻心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0例
生姜泻心汤载于《伤寒论》,主治水饮食滞互结,胃中不和所致的“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1985-1986年,笔者用本方加减化裁,治疗小儿消化道轮状病毒肠炎10例,均治愈。病例选择:共选择病例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最大5岁,最小3个月。腹泻时
942
0
0
0
黄煌儿科经方
绪言小儿体质的特点:多变,易愈。小儿诊断的重点:1、望诊——精神状态、心理行为特征、体型体貌特征、舌诊、咽喉诊;2、切诊——腹诊。服药问题:1、用量:小儿用量是成人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2、疗程:小儿服中药,中病即止,不宜长期服药,特别是那些味苦、具有
6231
0
0
1
经方在儿科夜啼中的应用
夜啼是指婴儿日间安静,夜间啼哭不安,每晚如是,似有规律的疾患。一般责之于脾寒、心热、惊恐等所致,治疗中以时方为主。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脾阳不足、心胃火盛、痰热、外感余热未清及伤食引起者亦非少见,均主用经方,随症出入,颇能得心应手。1、理中汤理中汤由人参、炙甘草、白术、干
534
0
0
0
林钦甫治疗小儿夏季暑湿发热经验
暑湿发热是外感湿热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入夏之后,天暑地热,且暑多挟湿,人在其中,暑湿之邪从口鼻而受,留恋气分,胆火偏盛,内干脾胃,暑湿互结。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饮食不能自节,寒温不能自调,暑湿之邪更易乘虚而入,导致发热。临床特点有:①高热(39度以上)朝轻暮重,寒少热多,或汗
562
0
0
0
消食导滞法在儿科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中,因饮食积滞所致疾病者,在儿科病中占有很大比例。饮食积滞是儿科病中最为常见的基本证型之一,或独立存在,或兼夹出现。消食导滞法作为中医儿科常用内治法则之一,主要用于消化不良、食积内停之证以及积滞引起的其他病。呕吐之乳食积滞证呕吐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证,很多疾病都可以
905
0
0
0
实践经方治尿床
小女五岁半仍常尿床,需要定时把尿,颇另外棘手。尝试过肾气丸、桂枝加附子汤等,均疗效不显著。但我观察到小女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就不尿床。去年在四川莲池寺住了十多年,山里空气好的很,虽然当时小女略有感冒,但是从来不尿床,自己会叫人小便。今年10份去美国玩,亦是不尿床,一觉睡到了天大亮
1618
0
0
0
小儿病用经方效果不好时,可试试钱乙方
前言:前段时间,一个同学给我反馈,我开经方治疗的两个孩子发热,腹泻,效果不好,病人家长找到了他,他开的七味白术散,效果很好。因此,小编找到了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钱乙方选用及体会作者/来春茂笔者习用《小儿药证直诀》 方,多年用于临床,效果确切。因此深刻体会到钱乙组方配
554
0
0
0
小孩子常见疾病的发展演变及经方治疗
今天的话题是小孩子的病:小孩多动、抽动、鼻炎、咳嗽、哮喘、皮肤病、面瘫、癫痫病……身心同调,任何疾病如果从这两方面入手,往往会收效迅速。下面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一下小孩们常见疾病的发展演变及经方治疗方法/步骤 小孩子疾病的产生原因,先天的携带、后天的护理、生病后的治疗等这几方
1240
0
0
0
儿童过敏性哮喘,小青龙汤收速效
9岁男童,因“咳嗽半年多”于2018-01-26来诊。 病史介绍患儿半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外院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原体抗体高,诊断为过敏性哮喘,给予阿奇霉素、开瑞坦、顺尔宁及中药等治疗好些但反复。现仍咳嗽,阵发性咳剧,卧位咳甚,咳甚伴喘,痰少难咳出,手汗,身难汗出
650
0
0
1
我用中医治好了女儿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指以小儿手、足、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黏膜部位出现小水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且多伴见发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症状。从中医来分析,本病当属于“温病”范畴,亦属于“痘疹”。手足口病有四个突出特征一则,发病于春夏之交。春天阳气处于升发状态,夏天阳气则旺盛
1607
0
0
0
关于小儿感冒的问答
1问:高热不退的患儿可以直接用白虎汤吗?答:不可以!感冒发烧的治疗具体可参见前文:如何“特效”治疗儿科常见病?2问:婴幼儿感冒不能用艾灸怎么办,比如不听话、不配合?答: 可以用热水泡脚代替艾灸,温中散寒以发汗,效果也很好。 用药后,也可以厚
491
0
0
0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流涎症
小儿流涎临床多见,无论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流口水常常打湿衣襟,容易引起小儿感冒和其他并发症,有的不经治疗常常数年不愈。笔者采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小儿流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生理性流涎组:男30例,女16例;就诊年龄均在5个月3岁。起病年龄26个月15例,
777
0
0
0
小儿感冒后忌口的问题
小儿脏腑娇嫩,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感冒后忌口尤为重要! 仲景怎么说?《伤寒论》第12条方后论: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264
0
0
0
如何“特效”治疗儿科常见病?
认识儿科常见病(一)感冒发烧1、发烧不出汗,并且怕冷的 —— 发热、无汗、恶寒(太阳伤寒)2、发烧伴自汗出,也怕风怕冷的 —— 发热、汗出、恶风(太阳中风)3、高烧不退 —— 反复高热,汗出热不退(太阳温病)(阳明病)(二)咳嗽1、寒咳 —— 咳嗽白
615
0
0
0
柴胡桂枝汤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统计
柴胡桂枝汤出自汉代中医古籍《伤寒论》,原文用于下面的场合: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应该说,柴胡桂枝汤在外感病中使用的定位稍嫌模糊,造成历来使用偏少。近些年来,日本医家在过敏性疾病、神经疾患,特别是癫痫上将这张方子发
1186
0
0
0
黎炳南先生治疗小儿哮喘经验用药9则
黎炳南先生治疗小儿哮喘的用药经验,从下述药物的运用中可略见一斑。 麻 黄本药辛温入肺,善于宣肺平喘,为定喘要药,而临床上常被畏忌而不敢多用。其一是怕发汗,因哮喘发作时,患者往往喘而多汗,惟恐用之而汗出不已。其实喘而多汗者,是肺气闭塞,表卫空虚,津液不摄而外泄为汗。
841
0
0
0
小儿挑食长不胖,针四缝穴
中医有取象比类的方法,把手指看做人体,四缝的位置刚好是人体中部的位置,所以能治疗中焦有积滞所导致的:消化不良、顽固咳嗽、腹泻等。且手指为神经终末,反应灵敏,治病的疗效很好。
1048
0
0
1
4
5
6
7
8